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配第克拉克定理(佩蒂克拉克定理)
科技,科技创新,领域配第克拉克定理(佩蒂克拉克定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未来,这些卡脖子清单,都会转化为机会清单,而“机会清单”就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突破口。
其中,包括:光电芯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等技术。
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光学博士米磊将上述称之为“硬科技”。
现在,随着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兴起,“硬科技”已经崭露头角。
三、硬科技,破局而出
1.硬科技概念与意义
硬科技是个新概念吗?
是,也不是。
是,就在于它是为了区别于传统的“互联网”这样的“高科技”。
不是,就在于从“硬科技”的本质与内容来看,科技属更加聚焦。
所谓“硬”就是关键、核心,特殊内涵就在于它的支撑,重点关注的是过去有些忽视的“产业化需求”。
米磊等人认为:“硬科技”就是那些事关国家战略安全和综合国力,能够驱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点产业链上的关键共技术。
与以往“硬科技”注重内涵和理念宣传不同的是,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融合吸收布什范式、巴斯德象限理论、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等的精髓,对硬科技理论渊源和内核进行了详细阐释。
当前,硬科技的代表领域包含:光电芯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
(硬科技树)
米磊认为,硬科技是“骨头”,实体经济是“肌肉”,虚拟经济是“脂肪”,金融是“血液”。
国家经济健康发展核心在于强肌壮骨,血液则是强肌壮骨的重要基础,设立科创板就是从宏观建构上将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统筹起来。
简单来说,硬科技就是科研与产业的融合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和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和纽带,最终用于解决人类社会重大问题。
以1995年NASA发布的《技术成熟度白皮书》来看,从科学原理到形成产业,技术被划分为9个等级:1-3级属于科研范畴,4-6级属于转化范畴,7-9级属于产业范畴。
由于我国缺失4-6级范畴,缺乏理论转化为应用的能力,进而无法形成规模化市场,于是形成了“亡之谷”。而硬科技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硬科技具有两大意义。
战略意义: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优化技术供给体系、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现实意义:新时代科技创新理论的新实践,扩大新基建、助力双循环新格局,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强链”互动发展,助力国家高新区硬科技聚集地建设。
2.硬科技发展的现状
从数据上来看,创新型国家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普遍在70%以上。当下,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01年的39%一路攀升至2020年的60%,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从全球硬科技发展来看,发达国家在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技术设备领域竞争日益激烈竞争态势将持续,传统工业强国仍是智能制造的领军者。
反观我国,硬科技大量聚集在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底层技术上,虽然存在差距,但整体来说已经缩进不少。
举几个例子。
案例一,芯片。
从国际情况来看,我国大陆的芯片企业在晶圆代工、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和半导体设备等细分领域与行业领军企业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本土芯片设计上市企业汇顶科技、紫光国微、兆易创新、金智科技和圣邦电子2019年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都不低,但是研发投入最多的汇顶科技也只有10.8亿元。
根据半导体行业观察统计,在晶圆代工领域,台湾企业台积电是绝对的王者。台积电为保持先进制程,近年来其研发投入不断攀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7%,高于多数同行,且毛利率一直维持在50%左右。
中微半导体在2019年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218%,高于一般竞争对手,但在规模上与国际巨头有一定差距,仍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
综上所述,在国际上,芯片及硬件技术的创新发展实现了持续的增长,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芯片领域各大企业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的结果。
米磊,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光学博士
案例二,5G。
珠穆朗玛峰实现5G视频通话、2021春晚依托于5G+8K技术进行首播、通过“云监工”5G实时直播观看火神山雷神山的搭建进度、借助于5G手机5G网络畅玩游戏......
从2019年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加入到5G建设的队伍中,争相抢夺这块“大蛋糕”。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建成5G基站81.9万个,占全球70%以上;5G在工业领域和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示范项目已经超过1万个。
在政策牵引下,我国运营商广泛布局,华为、中兴等通信老兵带头冲锋,我国5G已经领先全球。甚至引发外国的联合围堵。
当然,创新药、航空等“硬科技”领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一言以蔽之,硬科技领域汇聚了一系列能够引发产业革命,引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技术。
3.硬科技创新,已成为必然趋势
前文业已提出,随着人口红利和要素驱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
其次,科技创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正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之间架起一条快速转化的通道。
特别是原创、重大、期覆研发成果,在往是通过成立新企业的方式进行转化的。
为了破除长期以来对西方的“依赖心理”,我国在底层技术上不断投入人才与资源进行突破。比如,华为在半导体方面的投入,以及最近发布的鸿蒙系统。
第三,硬科技创新始终与商业模式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商业模式的创新离不开硬科技技术应用转化。在“AI+IOT”时代,硬科技作为基座,能够更好地放大一切商业模式。
当前,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新的科技领域,每一个新的领域或者学科之间正在相互融合。
比如,人脸识别与安防产业的融合;小米将智能硬件上下游打通,通过股权收购、产业孵化等形成战略联盟,构建了“小米生态链”的商业模式。
最后,随着“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5G”技术逐渐普及,数字化逐渐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这就需要“芯片”、“新材料”、“新能源”等“硬件”支持。
比如,除了欧美大国外,新加坡、荷兰等新兴国家在2019年正式加入AI竞争行列。
同样,中国各大城市也不甘落后,上海正在打造全球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深圳正在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西安正在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
总结一下,硬科技发展已成趋势,而米磊博士等人总结为以下六点:
第一,发展硬科技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普遍选择;
上一篇:季昌群(南京丰盛集团季昌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