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波普尔(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
人类,知识,波普尔波普尔(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波普尔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波普尔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批判理主义创始人:卡尔·波普尔。
有人说,在人类历史上,科学的进步给人类的自尊带来了三次重大打击。
第一次打击来自哥白尼,他告诉人类:你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也只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一颗行星,而人类只是生活在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埃;
第二次打击来自达尔文,他告诉人类:你不是万物的灵长,和其他动物没啥区别,说不定还是猴子变的。这两次打击使得人类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不过,人类最起码还可以安慰自己说:虽然我们不是宇宙的中心,我们和猴子没什么大不同,但起码我们是理的,我们有智慧。这个时候弗洛伊德站出来说:“你想多了,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我们的所有心理和行为都是由原始的欲望所驱动的。人类一辈子只做两件事,选择交配对象和成为伟大的人”。
就像大哲学家休谟所说的那样:理只是激情的奴隶。
在西方思想和科学的进化史中,从苏格拉底开始就有着悠久的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传统,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绝对真理和所谓科学知识的攻击,就像苏格拉底说的那样: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毫无疑问,正是这种批判和质疑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推动了人类认知,以及科学的不断进步。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哲学家家波普尔正是他们之中的一员,他被誉为是20世纪伟大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也是批判理主义思想的创始人。那什么是批判理想主义?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观点?
01在我们讲解波普尔的思想观点之前,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他的一生。
卡尔·波普尔,1902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犹太裔中产阶级家庭。波普尔可谓是学术天才,一生都与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同行。他10岁就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17岁时就成为了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弟子,还和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一起工作过。1928年从著名的维也纳大学毕业,并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1930年至1936年间在中学任教,但他在此期间并没有闲着。
1932年完成《知识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的手稿。1934年在德国哲学家石里克的推荐下,手稿的压缩版《研究的逻辑》以德文出版。后来两年中,波普尔访学英国,结识了著名经济学哈耶克、哲学家罗素和伯林等知名学者,又到哥本哈根会见了著名物理学家玻尔。1936年,在反犹太主义浪潮的压力下,波普尔计划离开奥地利。他向英国学术资助委员会提出申请,希望在英联邦地区的学术机构获得工作。他推荐人当中包括:爱因斯坦,玻尔,李约瑟,罗素,卡尔纳普和摩尔等一大批伟大的科学家。委员会批准了他的申请,在剑桥大学为他安排了一个临时教职,但波普尔同时获得了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的一个永久职位。1938年到新西兰任教,开始写作《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和《开放社会及其敌人》,这两本著作也奠定了他的学术地位。
1946年波普尔迁居英国,在伦敦经济学院讲解“逻辑和科学方法论”,1950年应邀访问美国,在哈佛和普林斯顿大学演讲,期间与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会面讨论。1959年出版英文版《科学发现的逻辑》,1963年出版《猜想与反驳》。1969年波普尔放弃在伦敦经济学院的全职工作,专注于研究和写作。1972年发表著名的《客观的知识》一书。1976年当选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1969年从教坛退休后,他仍活跃于知识界,于1994年去世。
02波普尔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他也是批判理主义创始人,那什么是批判理主义呢?在之前,人类的理来自于严密的逻辑推理,认为我们的科学知识来自于总结与归纳。天文学家通过日月星辰的运动变化,总结出了天体运行规律;生物学家通过生物的繁衍生息,总结出了生物进化规律;我们祖先通过观察天气变化,总结出了农耕时节,并指导农业生产。这看起来,人类的知识和认识都是建立在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与归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波普尔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经验观察必须以一定理论为指导,但理论本身又是可证伪的,因此应对之采取批判的态度。在他看来,可证伪是科学的不可缺少的特征,科学的增长是通过猜想和反驳发展的,理论不能被证实,只能被证伪,因而其理论又被称为“证伪主义”。
所以,批判理主义的核心就是:科学知识具有可证伪,这是科学和非科学的真正区别。也就是说,普遍有效的科学知识并不来自经验归纳,科学知识是通过不断的证伪、否定、批判而向前发展的。波普尔的这种证伪主义学说,对归纳方法提出了批判和质疑。比如那个著名的“火鸡的例子”就是典型的归纳方法,说的是火鸡在感恩节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都会得到主人精心照料,如果从火鸡的角度,他们永远也无法归纳出,在感恩节的那天,它会被主人宰割,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另外,著名的“黑天鹅”的故事,也指出了归纳方法的问题。人类通过数千年来的观察归纳得出,世界上天鹅都是白色的结论。但是直到有一天,人类发现了一只黑色的天鹅,我们过去的通过归纳获得的认知就完全被推翻了。
在可证伪基础上,波普尔进一步对当时盛行的“科学决定论”进行了批判。受当时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尤其是开普勒的三大定律和牛顿的天体动力学的影响。科学决定论在18、19世纪基本上统治了科学界。在这种思想下,科学界普遍认为,一切世界的运动都是由确定的规律决定的,世界就像钟表一样精确运行,这种决定论也被称为机械论。这种观点甚至得到了当时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许多科学家的支持。爱因斯坦在给物理学家波尔的一封信中写道:你信仰投骰子的上帝,我却信仰完备的定律和秩序。
后来演变成了爱因斯坦的那句名言:上帝从不掷骰子。
但波普尔说,世界并不是像钟表一样运行,我们对未来无法预知,而这种不可预测,真正的根源在于知识的增长。他对世界的不可预测做出了精彩的论述。关于知识的增长和未来的不可预测,波普尔有一个著名的三段论:
首先他说:哪怕是那些坚信人类的未来已经被决定了的人都会同意,人类的知识、人类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的行动都会有所影响。
其次他说:人类的知识本身是增长的,总有一些事情是明天才知道,今天不知道的。否则,知识就没有增长了,总有一个知识的增量吧。
最后他说:这个只有明天才知道、今天不知道的知识增量,也对人类的行为有影响,而它就不可预测,所以人类未来就不可预测。
那可能你会问,为什么我们不能预测自己的知识增长呢?波普尔说,我们的新知识包括两种。一种是从我们当前已知的科学知识,在一些条件下演化出来的新知识,比如在达尔文的物种进化理论的基础上,演化出了系统的生物学,遗传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另一种新知识是我们还不知道的,一些新的科学理论。比如物理学中是否存在量子力学和弦理论之外的,我们尚未发现的新理论呢?显然我们并不知道。所以我们无法对未来的知识增量做出预测,更谈不上这些新知识对未来的影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