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卡诺莎之辱(卡诺莎之辱视频)
亨利,教皇,格里卡诺莎之辱(卡诺莎之辱视频)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格里高利逃到意大利南部的萨莱诺,请诺曼人发兵帮助他复仇,讽刺的是,中途阿拉伯人居然也加入了进来,联军赶走了亨利四世,但在罗马城纵火劫掠,无恶不作。一场兵灾过后,始作俑者格里高利的人品也算是碎了一地,他再也无颜见江东父老,1085年就在了萨莱诺。
亨利四世打败了格里高利,但却打不破强大的教权势力。1090年,在新任教皇乌尔班二世的支持下,德意志南部反亨利的贵族势力再度叛乱。亨利四世不得不再次南下意大利平叛。
僵持之下,贵族们拥立亨利四世的长子也是继承人康拉德为意大利国王,共同对抗亨利四世。这种事情出在欧洲,还真算不上莫名惊诧,反正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是以上帝的名义,儿子造老子的反,妻子革丈夫的命,还真是屡见不鲜。
终于在1097年,众叛亲离的亨利四世狼狈逃回德意志,第二年就宣布废黜康拉德的即位资格,改立小儿子小亨利(没办法,父子同名,就是这么彪悍)为继承人。谁知道,这个小亨利居然也在背后出刀,发动叛乱把老爸囚禁了起来,1106年,由美因茨大主教加冕即任了帝国皇帝。
要说老亨利这一生,也真是跌宕起伏,自6岁即位,曾经被劫持、被绝罚、受过奇耻大辱、报过深仇大恨,不但被自己终生的信仰所抛弃,还两次被亲生儿子背叛。不过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头子还是越狱逃了出来,在边境小镇列日组织军队,准备卷土重来,但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05 床头吵架床尾和都说屁股决定脑袋,看来一点不假,小亨利推翻了老亨利,成为亨利五世,却又全盘沿袭了老爹的政治路线,两次入侵意大利,继续着王权与教权的纷争。但在国内贵族的掣肘之下,1120年,亨利五世还是与教皇达成和解,签署了《沃尔姆斯宗教协定》。核心内容就是,皇帝不再拥有主教的任免权,凡德意志境内的主教和修道院长,由教士会议推举,皇帝只在纠纷时有裁决权;凡意大利境内的主教和修道院长,任免权统归教皇,皇帝不得干预。
就如夫妻纷争一场,终于扭转了家庭决定权,但生活也就此改变了。
从此之后,神圣罗马帝国日益陷入国内纷争,德意志人愈来愈受到教会的盘剥,最终沦为“教皇的奶牛”。教权则一路走高,到13世纪时达到顶峰,罗马教皇成为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当时的教皇英诺森三世在欧洲纵横捭阖,自称“万皇之皇,万主之主”,公然宣称“这世上的一切,都逃脱不了教皇的关注与控制”,多次任命或废黜各国君主。
美国众议院的英诺森三世浮雕
与此同时,一边的法兰西王国悄然崛起,在历代国王的努力下,逐渐向中央集权发展。到1303年,局势突然大翻转,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召集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在新兴的市民阶层的支持下,迫使教会向国王效忠,还出兵抓捕了时任教皇卜尼法斯四世。此后70多年间,继任的教皇都不再驻跸罗马教廷,而是栖身于法国小城阿维农,成为了法王的傀儡,史称“阿维农之囚”。
这一次,教权一落千丈,罗马教廷挑动和利用各国内部纷争,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的时代,一去不返了。此后,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一波又一波的冲击,欧洲民族国家逐渐兴起,教权风光不再,而王权则是先复兴,后来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下,随着教权一同衰落。
由是,夫妻二人床头吵架床尾和,再相拥着,一同走向了没落。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