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消费文化(消费文化理论)
社会,疫情,中国消费文化(消费文化理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消费文化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消费文化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记者 | 林子人
编辑 | 朱洁树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消费节奏。出于防疫考虑,大多数中国人足不出户地度过了一个前所未有之长的春节假期。往年的春节是一年当中难得的消费黄金期,但今年除了少数线上业务之外,线下业务基本停滞,特别是旅游、餐饮和电影行业。
许多人寄希望于疫情结束后的“报复消费”,也有分析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和非典疫情做比较,指出2003年非典疫情结束后中国消费市场再度繁荣,经济迅速恢复增长的情况有可能再次发生。然而财经作家孙骁骥认为,中国消费市场虽然有很大概率会出现反弹,但我们仍需警惕疫情反复对人们消费心态的长远影响。
孙骁骥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目前在香港工作生活,从事投资和财经评论工作。2019年,他出版了《购物凶猛》一书,从消费史的维度观察过去一百多年里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和社会变迁。
在接受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采访时,他指出,疫情爆发实际上给了我们反思消费主义的一个难得机会。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消费已然成为了某种社会共识、社会规则,但疫情爆发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提醒我们,在“买买买”之余需要关注其他方面的需求,比如个人安全、社会稳定和谐,和更人化的社会运作模式。
疫情反复的话,对消费心理会有一些冲击和改变界面文化:你是何时注意到新冠肺炎疫情的?
孙骁骥:香港这边1月中旬的时候就有“疑似非典”的说法,但当时不知道是新型肺炎。我当时就觉得这事比较严重,我跟一些内地的朋友说,他们还觉得不是什么大事。最后的发展超过了我的想象,现在已经变成全球事件了。
界面文化:作为一名财经作家,你对疫情爆发的第一感受是?
孙骁骥:第一反应是担忧人的生命安全。当这个信息持续一段时间后,你就会考虑这对中国经济来说肯定不是一个好消息。一旦确定是跟非典类似的传染病,经济活动就会减少。
这边的前辈跟我讲过,2003年香港的银行这些金融机构里,客户跟工作人员之间起码隔着一两米,戴着口罩,很少交流。现金放在密封塑料袋里,客户拿了迅速走掉。当人和人之间没有交流的时候,经济活动就降到很低的程度。
界面文化:在此次疫情后,你认为中国消费者的心态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报复消费”会出现吗?
孙骁骥:消费是一套仪式感的东西:我必须去购物中心,看看衣服鞋包,再看场电影,然后去KTV……这是一套流程。现在这套流程没法做了,变成基于基本需求的“买东西”。当然,一些个别行业是挺好的,比如医疗、生物科技、物资耗材。现在口罩、消毒水都卖得挺好的,但这是临时的。疫情走出来后我们还要看整个中国的情况。
疫情好转以后,人们之前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和欲望可能会反弹,但这个反弹跟过去相比是有限的,因为有能力大规模消费的人没有以前那么多了。有些积蓄和投资、疫情对其个人财务状况不会有太大影响的中产——我看过统计数据,有报告预测中国在2020年差不多4亿人可以算是中产,我们按照这个广义定义来讲,这些中间收入群体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个人财务的影响——在疫情过去后可能会(报复)消费。
我们也要警惕消费反弹、人群聚集的时候疫情是否会二次爆发。如果疫情反复的话,对人的消费心理会有一些冲击和改变,因为隔离的状态会形成习惯。不是有一种说法吗,一个习惯的形成需要三周,如果这个说法科学的话,说明隔离时间太长后人们不会马上习惯人群聚集的情况,可能网络消费会延续一段时间。那样的话,对餐饮业、电影院线、旅游业都会有很大的冲击。
界面文化:说到消费心态的改变,我看到最近有网友说其实父母辈的囤货习惯是非常好的,在这种紧要关头很重要,我们不能轻易断舍离。
孙骁骥:囤货的习惯并不好,你囤货,就意味着别人买不到货。当供应总量不变的时候,这就是一种零和博弈。我觉得不是说囤货好,而是需要计算一个科学的量。我建议大家买两三袋米,但不用买太多,要留一些给别人,自己能撑过一两个月就行了,生活必需品囤一点,这样万一紧急情况发生,你可以减少出门的次数,减少感染的可能。有些地方的供应真的出现问题,比如说湖北省有些城市小区封区,你如果不提前买好东西就没法出去买,这种囤货是有意义的。但如果你在一线大城市,暂时不用太紧张。
上一代人的囤货心理不是这个,他们本身成长环境和80后、90后不一样。因为他们真的饿过肚子,有过没有足够生活消费品的体验,是有这种切肤之痛的。他们就会对此很敏感,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很爱囤东西。特别愿意囤米、囤物资的年轻人就不是特别多,至少不像上一辈那么主动,那是因为他们的集体记忆里没有这些。
如果疫情持续比较长的时间,就会形成与上述类似的效果,形成一种集体记忆。我相信在疫情过去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戴口罩上街的人会变多,人们的卫生习惯会变好。一个习惯的形成会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就会形成一种新的消费文化。
无论消费升级与否,中国还是一个消费驱动的社会界面文化:从写作《购物凶猛》至今,你对中国消费市场有哪些新的观察?
孙骁骥:消费是末端现象,它的起始端还是宏观经济,尤其是货币和信贷的膨胀。这是很简单的一个互动关系。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据,中国GDP增速从2010年的10%下降到2019年的6%。2010年,消费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所占比例不到40%,2020年将占80%,可见消费在中国经济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果人们不消费,对经济的影响会更大。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希望拉动内需,希望人们消费,哪怕借钱给你去消费。
我们还可以从金融的角度看待消费。首先,在支付周期方面(支付周期指的是从决定购买到付款之间的这段时间),从2015年到2018年,中国支付周期的平均长度从56天上升到86天。这说明我们通过按揭贷款付款的时间变长了,因为老百姓兜里的钱不够用了,所以支付周期变长了。其次,据央行统计,中国家庭杠杆率上升显著。这项增长和支付周期的增长有关。据银行卡信用数据显示,选择最低还款额选项的人越来越多,这说明现金流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钱不够,只能延长还款期限。
再者,互联网消费类的贷款增速惊人。举例来说,微粒贷累积投放贷款已超过3000亿,蚂蚁金服消费者贷款总账是6000多亿。此外各种小额贷款更是难以统计。这些消费贷款周期非常短,显然不是用来买房的,而是用来买消费品的,比如鞋、衣服、手机、包等。
界面文化:近几年中国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这让很多人质疑前些年热炒的“消费升级”是不是一个伪命题。你对此怎么看?
孙骁骥:2008年奥运会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房贷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成为很大的负担,消费开始受到抑制。对于消费的升级与否,不是单纯数字的比较,而是一种心态:我还想消费这么多,还是要满足虚荣心,但我不用买那么好。它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消费主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