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年
(1870~1946)
王鸿年(1870―1946),字世�,号鲁�,永嘉(今瓯海区永强)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考入湖北武备学堂。次年因喜议论时政,得罪湖广总督张之洞,畏祸避往日本。九月,以使馆官费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法科。毕业后,应聘办四川将弁学堂及山东法政学堂。三十二年,参加留学生考试,考取法政举人,以内阁中书录用,供职学部兼京师大学堂译馆教席。次年,调任外务部丞参厅主事,随考察-大臣赴日本考察。宣统元年(1909)后,曾任留学生考试襄校官。1912年,任外交部佥事。1913年,调充奉天营0涉员,其后迭奉部派,办理汉口、福州、铁岭与日交涉。1916年,署理驻日公使馆一等秘书。1920年8月,发生“庙街交涉”一……[详细]
|
潘国纲
(1882~1938)
潘国纲(1882―1938),字鉴宗,号鉴园,永嘉(今瓯海区北林�乡庙后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考入福建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江北督练公所委员等职。宣统元年(1909)进保定军官学校。三年八月武昌起义后,杭州新军成立军政府,国纲回浙任都督府参谋部科员,续任革命军司令部第一参谋。1912年8月,重回保定复学。1913年底毕业,授陆军中校参谋,南旋后任浙江督署上校参谋,不久调任第六师上校团长。其后六师和二十五师合编为第五军,任军部上校参谋,续升第六师参谋长。1915年,六师改称浙江陆军第一师,仍任参谋长。次年升任浙江第二师四旅少将旅长。张勋复辟,国纲率混成旅北上讨逆,张勋溃败。1918年,广……[详细]
|
胡赞华
(1904~1937)
胡赞华(1904―1937),字翊中,又名胡寿登。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上陈村人。高小毕业后,考取浙江省第十师范学校。1929年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七期,被分配到驻守南京的国民政府警卫2师担任排长。在淞沪抗战中,胡赞华任驻守在上海闵行的第五军88师524团连长,与日军血战三昼夜,不幸左眼中弹,治愈后不久晋升为营长。后升任88师524团少校团副。1937年,日军在上海制造虹桥机场事件,88师524团与上海军民一起奋起抗战,历时三个多月。上海沦陷后,524团除第一营外,余部撤往南京,驻守在雨花台一带。同年12月日军进攻南京城外围,524团坚守阵地,浴血奋战,全团官兵壮烈牺牲。胡赞华在战役中阵亡,尸骨下落……[详细]
|
郑馨
(1901~1932)
郑馨(1901-1932),原名景柳,字德甫,曾用名撼山、竹山、吕人望,瑞安县白门乡(今瓯海丽岙镇姜宅村)人。1924年考入北京俄文法政专科学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返回家乡,参加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的活动。尔后,他致力于加强“温独支”与党中央的联系、恢复和发展温州地区党组织等工作。1928年1月下旬,他在瑞安城关主持召开永嘉、瑞安、平阳等县党的主要负责人会议。会后建立永嘉、瑞安、平阳三个临时县委,他为省委特派员兼任永嘉县委书记。6月下旬,他参与组织领导永(嘉)、瑞(安)、平(阳)三县农-合大暴-动。9月,改任中共浙西特委书记。1929年1月,被选为省委常委,后兼任省委秘书长。同年……[详细]
|
张淼
(1908~1987)
张淼(1908―1987),号亦苗,永嘉永强寺前村(今属瓯海区)人。1925年考取北京大学预科。1928年自费留学法国,入国立图卢兹大学学习政治经济。1931年获经济学硕士。回国后,历任国民政府主计处专员、中央政治学校教授、财政部委员、浙江省直接税局局长、浙闽直接税局局长、南京地政研究所导师兼代所长等职。抗战期间在温州倡办私立建国高级商业学校,被推为董事长。1950年后,任上海商学院教授、副院长,上海财政学院、山东财经学院教授等。……[详细]
|
王季思
(1906~1996)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出生于永嘉梧埏上田村(今属瓯海区)一书香家庭。自幼熟读经史子集,爱看戏曲、小说。小学未毕业即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以反对“二十一条”、-被退学。后转入瑞安中学,与同村戴家祥一起借住孙诒让家,得览玉海楼藏书,受前辈治学严谨的熏陶。1925年,考入东南大学中文系,曾参加词曲大师吴梅的潜社,开始词与散曲的创作;并与外文系陈楚淮等组织春泥社,在闻一多老师指导下,从事话剧与新诗创作。1927年春,曾在温州瓯海中学任教;因宣传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反对-派,在蒋介石四一二-政变时遭逮捕。后经亲友保释,重返南京读书。1929年大学毕业后,初在浙江省立十中,后在江苏……[详细]
|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