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维寿
(1892~1937) 一・二八事变 1932年
毛维寿(1892―1937)字祺勋,号考三。江西省峡江县巴邱镇毛家村人。1912年入陆军第八师三十团当兵。次年团队遣散,归峡江与新余李素白等人集资做药材、杂货生意,往来于滇黔湘粤之间。后因经营不善,资本全亏,流落于湘西洪江县。时见告示招兵,遂报名入伍。1921年,随-战至粤,适其师毛世俊在驻粤赣军指挥部任秘书长,遂转入赣军特务连任见习官。次年1月,入粤军第一师任见习官。6月,随军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两……[详细]
|
区寿年
(1902~1957) 一・二八事变 1932年
区寿年(1902―1957),字介眉,罗定县罗镜墟人。 1931年夏天,十九路军增编第七十八师,区寿年被委任为中将师长。1932年1月下旬,七十八师布防于京沪铁路沿线的吴淞、宝山、虹桥及漕河泾等地。日军在上海不断制造事端,甚至提出要中国驻军撤退15公里。国民政府屈从,派何应钦赴上海要七十八师撤出南翔一带。区寿年极力反对,表示如要撤退,宁可辞职回家。1月28日,日本侵略军大举向闸北、虹口、杨树……[详细]
|
俞济时
(1904~1990) 一・二八事变 1932年
俞济时(1904―1990),字良桢,浙江奉化县城奉南村人。据说是蒋介石的外甥。早年在县城永丰店当学徒,1921年在慈北鸣鹤场当民信局信差,次年任福建浦城县政府庶务。后投身到族叔、黄埔军官学校军需处长俞飞鹏处,得保荐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任蒋介石侍卫。1926年任侍卫大队排长、连长。次年,侍卫大队扩大为警卫团,任营长、团长。1928年复扩为警卫第一旅,任旅长兼南京警备司令。1930年再扩大为……[详细]
|
戴戟
(1895~1973) 一・二八事变 1932年
戴戟(1895~1973),原名光祖,字孝悃,原籍旌德,祖父因经商迁居江苏,后定居苏州。幼年时,家境开始衰落,读完小学,父母先后去世,不得不到一家商店去当学徒。不久,因不堪老板的-,离开家乡,去上海参加了学生军,时年15 岁。民国5 年(1916 年),戴戟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被派到安徽军阀倪嗣冲军中任见习官。蔡锷组织护-讨袁,南方以广东为中心成为革命的策源地。戴戟深受鼓舞和感召,……[详细]
|
翁照垣
(1892~1972) 一・二八事变 1932年
翁照垣(1892~1972),名锦,字辉腾,惠来县葵潭镇人。少时读过两年多私塾,14岁随父操石匠业。为人豪爽,喜拳术,广交游。 16岁,为抱不平,痛打当地恶棍,被悬红通缉,逃生外地。民国元年(1912)翁到潮阳峡山参加新军。从此成为职业军人。民国6年(1917)孙中山在广州成立革命政府,委任陈炯明为粤军总司令,翁参加粤军,随军东征援闽,西征援桂。民国11年(1922)春,翁时为营长,在武鸣高峰坳一……[详细]
|
谭启秀
(1892~1949) 一・二八事变 1932年
谭启秀(1892―1949),罗定县黎少区龙九村人。1931年夏升任十九路军七十八师少将副师长。1932年1月,“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2月7日,日陆海空三军联合进攻吴淞要塞,击毁炮台。吴淞要塞司令邓振铨弃职潜逃,蔡廷锴令谭启秀兼任要塞司令,谭即日上任,竭力整顿炮合防务,坚决抗击日军。2月中旬以后,日本军舰10余艘、飞机10余架向吴淞炮台轮番攻击和轰炸,以掩护步兵登陆,均被击退。至3月3日停战,……[详细]
|
张炎
(1902~1945) 一・二八事变 1932年
张炎(1902~1945),又名巨炎,字光中,吴川县樟山村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张炎出生于越南海防。民国初年随父归国,童年在故里就学发蒙,因家贫仅读三年私塾便辍学,到广州湾(今湛江市)与人打工度日。民国8年(1919年),张炎经其堂兄张世德引荐参加粤军,开始戎马生涯,深受孙中山-影响,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斗争。由于勤奋好学,作战勇敢,很快从士兵逐步晋升至营长。民国20年张炎任第19路军第122旅旅……[详细]
|
钱伦体
(1892~1978) 一・二八事变 1932年
钱伦体(1892-1978年),中国浙江嵊县人,钱�后代。一・二八事变时中央军旅长,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1936年2月4日授陆军少将衔,1946年7月31日授陆军中将衔。1940年夏,任军委会军训部第9补训处司令(正师级)。1931年任警卫第2师4旅旅长,1932年1月相继任第5军88师264旅旅长、262旅旅长,1935年任87师副师长,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2月初,钱伦体与俞济时……[详细]
|
宋哲元
(1885~1940) 长城抗战 1935年
宋哲元,(1885―1940)字明轩,山东省乐陵市赵洪都村人。宋哲元自幼勤奋好学,常早起就读熹光下,至昏黑不忍释卷。四年读完“四子书”、《诗书》、《三礼》、《左传》等,不但能背诵,而且能通释其义。七年熟读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书经》、《礼记》、《左传》等,而且还广泛涉猎了汉高祖、唐太宗、明太祖及管子、晏子、诸葛亮、岳飞等帝王将相的英雄业绩,萌发了建功立业,卫国……[详细]
|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