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白日勋章,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期的军职勋章,此勋章的颁授对象是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有功军职人员。 其等级仅次于国光勋章,截止2013年获颁人数计有210人。此章于1929年5月15日由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公布《陆海空军勋章条例》时颁行。 |
相关人物
张学良
(1901~2001) 中东路事件 1930年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陆军一级上将,汉族,祖籍辽宁海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民国四美男子之一。求学经历1917年在其父张作霖军中服役。1919 年就读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在校内结识战术教官郭松龄,两人成为忘年之交。1……[详细]
|
王树常
(1885~1960) 中东路事件 1930年
王树常,字庭五,1885年9月1l日(清光绪十一年八月三日)生于今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肖寨门乡南三台子村的一个地主家庭。王父锡珠,兄弟两人,迨至王锡珠支撑门户时,家道开始中落。王树常兄弟五人,他适其中。王树常自幼丧母,幸遇家中贤慧女工李周氏悉心照料,不致孤苦无依。童年的不幸使他养成不苟言笑的内向性格和矢志不渝地奋发读书、希冀出人头地、显赫门楣的抱负,因此才有后来两次负笈东渡求知于异国并获取较高学历的……[详细]
|
胡毓坤
(1895~1946) 中东路事件 1930年
胡毓坤(1895-1946),字凌尘,辽宁海城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早年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1925年任直隶第四混成旅旅长。1926年任安国军第四方面军团第十六军军长。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胡毓坤任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参议。1929年,张学良强行接收中东铁路,奉系和苏联发生纷争。胡毓坤出任防俄军第2军军长,同苏联红军作战失利。1930年,因在中东路事件立下的战功,与张学良等人同受青天白日……[详细]
|
于学忠
(1890~1964) 中东路事件 1930年
于学忠(1890―1964)字孝侯。蓬莱县(今蓬莱市)于家庄人。他生于旅顺,少时就读于黄县崇实中学。1908年(宣统元年)考入通州速成随营学堂步兵科。1911年入毅军任排长、连长。1917年,任北洋陆军十八混成旅炮兵营长。1921年秋,川鄂战起,提任团长,后任十八混成旅旅长、第二十六师师长、长江上游副司令、第九军军长兼荆襄警备区总司令等职。1926年,北伐军攻克武昌,吴佩孚主力被歼,他于次年6月返……[详细]
|
邹作华
(1894~1973) 中东路事件 1930年
邹作华(1894-1973),字岳楼,吉林永吉人,东北军出身,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保定军校第五期炮兵科,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十二期炮兵科毕业。国民党炮兵权威,擅长炮兵部队训练,编装与作战指挥。1920年投奔奉军,任炮兵营长。1922年2月,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因功升任炮兵团长。1925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升任炮兵旅长,1926年因平定郭松龄叛变有功,升任奉军炮兵司令,1927年5月,任奉军炮兵军长。19……[详细]
|
沈鸿烈
(1882~1969) 中东路事件 1930年
沈鸿烈(1882~1969年)字成章,湖北天门人。1926年,率东北舰队进驻崂山地区的青山湾,1928年,修雕龙嘴至太清宫公路。1931~1937年,任青岛市市长期间,着力兴办教育。采取集资、募捐和政府拨款等方式,在区内先后建立了30所小学。21世纪初韩哥庄小学(现中韩成教中心)仍在使用。登瀛小学建校期间,他曾两次去工地视察,学校建成后,又亲题校名并出席落成典礼。当时所建的小学大都为四合院,多设在……[详细]
|
蒋介石
(1887~1975) 统一中国 1931年
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于浙江奉化,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总裁、-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蒋中正受孙中山赏识而崛起於民国政坛,在孙去世后长……[详细]
|
蒋光鼐
(1888~1967) 一・二八事变 1932年
蒋光鼐(1888―1967),字憬然,广东东莞虎门镇南栅乡人,是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政治活动家,功勋卓著的抗日名将,民革卓越领导人和创始人,新中国纺织工业的主要领导人。 参加过辛亥革命,曾任国民革命军师长,第十一军副军长,参加中原大战。1930年任第十九路军总指挥兼淞沪警备司令。1932年1月28日,率领十九路军抗击日军的侵略。1949年,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后又历任中国纺织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详细]
|
蔡廷锴
(1892~1968) 一・二八事变 1932年
蔡廷锴(1892~1968年),字贤初,广东罗定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到广东新军当兵。民国8年(1919年),在肇军陈铭枢营当排长。民国1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二十八团团长,参加北伐,后升任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副师长。“四一二”政变后,任第十一军第十师师长。民国16年8月1日,曾率部参加南昌起义。不久,脱离转拖京中央政府,恢复第十一军番号,仍任该军第十师师长。民国19年,所率第……[详细]
|
张治中
(1890~1969) 一・二八事变 1932年
张治中(1890-1969)安徽省巢县人,1890年10月27日出生于一个清苦家庭。读过私塾,当过学徒、备补兵、警察。1911年武昌起义后到上海参加学生军。1912年入陆军第二军官预备学校,期满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1916年毕业后分派到安徽“安武军”中当见习生,后去广州投奔孙中山,参加了0运动。后任川军第三独立旅参谋长,协助桂军建立桂军军官学校。1924年底起,任黄埔军官学校第三期入……[详细]
|
沈光汉
(1899~1972) 一・二八事变 1932年
沈光汉 (1899-1972),字无畏,国民党将领。历任粤军军职。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之团长、第二独立旅旅长、第六十师第一一九旅旅长、第六十师师长等,1933年,参加福建人民革命政府,任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失败后退出军界。抗战时期,曾任军事参议院参议;抗战胜利后,任国大代表。1949年后定居香港并在此病逝。沈光汉,早年曾入粤军第一师军官补习训练班受训。民国十四年(1925)由蔡廷锴推荐,任粤……[详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