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洋 无产阶级革命家
(1889~1923)
施洋(1889~1923年),原名吉超,号万里,字伯高。竹山县麻家渡镇双桂村人。1889年6月13日生于湖北省竹山县施家湾。为寻求革命真理,1914年考入湖北警察学校,期满毕业。次年,又考入湖北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本科学习法律。1915年,施洋就读于湖北私立法政专门学校。1917年毕业后,他与武汉法学界人士组织法政学会,主张律师是保障-,伸张公理的工具。1920年秋,施洋在武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同时,他还深入产业工人居住区,了解工人疾苦,参与创办工人夜校和工人子弟学校,宣传“劳工神圣”和社会主义。1921年10月,参加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详细]
|
熊远著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
(1930~2017)
熊远著(1930.7.8- )动物遗传育种专家。出生于湖北省竹山县。1959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现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动物遗传育种特别是猪育种工作。主持育成瘦肉型母本新品种湖北白猪及其品系。10余次引进世界名优猪种资源,主持培育的杂优杜湖猪,80年代成为畅销港澳的名优瘦肉猪。80年代初提我国出专门化品系选育的技术路线与方法,主持培育出多个专门化父母本品系。建立了PCR-RFLP等快速准确检测猪氟烷基因型的分子生物技术,提出RYR1基因多重效应的利用途径与方法,培育出瘦肉猪抗应激新品系。90年代组建猪的资源家系,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猪重要经济性状QTL定位及后选基因的研究,同时分离、鉴定了……[详细]
|
陈杰祥 [清]
(1799~1879)
陈杰祥(1799~1879年),宇瑞征,竹山县得胜镇庙垭人。周岁丧母,19岁丧父,祖母养育成人。11岁受业于李东山,后随伯父陈愚谷在江汉书院深造。因乡试不第,弃学经商,被奸商蒙骗,变产还债,家境遂衰,但仍关顾乡里。1832年(道光十二年)春,拐卖妇女盛行,杰祥要求官府严令禁止,又劝导乡里捐钱赎回被拐妇女,使被害者夫妻团聚。他在自撰“生基牌序”中写道:“颓风败俗之习,若贩人口、委-、逞横暴诸端,毕力挽回,期归醇正。”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起,领导竹山文庙、两斋书院、考棚、兴贤馆、文笔峰诸建筑工程的兴建。十余年竭尽心智,功绩卓著,获绅缙赠“正谊明道,劳谦有终”的匾额,官封八品。1852年(咸丰……[详细]
|
杜子翼
杜子翼(?~1930年),名光翰,兄弟五人中排行第四。杜家世居竹山城关,清末时为竹山屈指可数的富豪之家。杜子翼之父名树勋,清末两任陕西商南知县,民国初在京任议员与段祺瑞、徐世昌、曹锟等政要有私交。民国初年,竹山政局不稳,社会动荡。杜子翼凭借财力与父亲在京城的关系,出任一区团总,拥有地方武装100余人。其中有1个武术队专事随身护卫,内有唐得胜、黄坦、傅炳炎等一批亡命之徒。为巩固根基,杜与县境四乡的万云亭、朱家齐、袁璜卿、吴希载等实力派人物结交,互为依托,彼此利用。1913年正月初二,杜借给县知事张冠斗拜年之机,打了张的一个门卫,意在显扬威风。张冠斗受辱后与杜争执,官绅权势之争遂发展成杜的团练与县……[详细]
|
朱家齐
朱家齐(?一1938年)祖籍四川,其父于清末经商遭变故后携家眷到竹山柳林居住。朱排行第二,长得五大三粗,性格狡猾凶悍,气力过人,枪法出众,赌技高超。清末,朱靠-赢得大量田产,兼营商业,家道从此发达。朱发财后,便蓄意扩充势力。他一方面借行医治病、“仗义疏财”骗得周围百姓的信任,另一方面巴结权贵以充当自己的“保护伞”,同时以红帮大爷的身份在川、鄂、陕边境地区收罗门徒,结交流氓匪霸,发展地方武装。民国初年,县府见朱势力急剧膨胀,便采用以匪治乱的办法,委任其为第八区民团团总。朱受封后,更加肆无忌惮地扩充实力。不久,朱的武装发展到近千人,拥有500多支长、短枪。时从河南、陕西流窜到竹山南乡的悍匪老王大、……[详细]
|
熊光文
(1913~1946)
熊光文,字佩钦(1913―1946年),竹山县柳林乡人。幼在当地读私塾,成人后在朱家齐民团中任区队副。其父熊辉曾被朱家齐聘为文牍,因精明能干而遭朱嫉恨,后被朱谋杀。熊得知其父被害-后即发誓乐朱家齐报仇。1938年,朱家齐密谋害熊,熊得悉后即先发制人,先后击毙区队长朱廷印、团总朱家齐。1940年冬县长蒋五伯以“军事犯”罪名将熊逮捕下狱,1943年6月保外就医。1945年春,县长李士魁到处抓丁扩充兵源,苛捐杂税日益增多,百姓受害尤深。熊光文目睹此状极为反感,加上县府欲再行追究杀朱一事使其深为愤怒,即组织队伍,公开打出抗丁、抗税、抗粮、抗捐、抗租的义旗,百姓称其队伍为“五抗军”。熊率人先攻破国民党柳……[详细]
|
范仁宝 [清]
(1821~1893)
范仁宝(1821~1893)浑号“油杂碎”,“范驴子”。原籍湖北竹山县,出身于耕读传家的富裕农户。因遇太平军起义,错过科举考试机会,拜湖北大觉寺聂瑞成为师学戏从艺。咸丰十年(1860),章瑞仁班社来安康,在三义庙搭台设园演二簧,并组织科班,收徒传艺。在安康从事戏剧活动三四十年,先后培养出“瑞、彩、方、盛”四科(派)弟子。工末丑的范大德为其第三代传人。数以十计的新秀涌现,开创安康汉剧艺术新生面。其间,咸丰、同治二帝死后,禁演好几年,范仁宝极力支撑危局,靠借0和变卖房产维持戏班生计,艺旗不倒。范仁宝是班社班主,又是享誉安康、商洛两地的名丑。在《赵义烤火》、《捉鹌鹑》等戏中以“邋遢丑”、“零碎丑”应……[详细]
|
张樾 [清]
(?~1913)
[清](?至一九一三)湖北竹山人。原名子维,字荫亭,又名荫兰,又字芸天,笔名樾(在《中华民国公报》写短文用)。肄业两湖师范,好读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三人书。先随牟鸿勋创办《中华民国公报》,为主笔人。后不满孙武、牟鸿勋与南京临时政府对立及拥袁(世凯)、黎(元洪)而抑孙(中山)、黄(兴),遂退出《公报》,与张振武在汉口合办《震旦民报》。一九一二年秋,张振武被害,报纸由同盟会接办,反黎言论益甚。终因触怒黎氏,报纸被封。以后生活困苦,于次年九月去世。由谢石钦等集资安葬。……[详细]
|
刘治平
(1904~1942)
革命先辈刘治平(1904―1942年),亦名刘英、刘胤,化名李麦麦、李建芳,竹山县潘口塘人。幼年家中清贫,随父亲在竹山县潘口塘开小药店,兄弟3人,排行第三。幼时聪明伶俐,在潘口塘私塾读书数年,后借族人刘胤的文凭到武昌考入商业学校,从此对外就使用刘胤的名字。在武昌读书时因家中困难,刘治平常受到施洋、董必武等经济上的帮助,并接受他们政治思想上的教导和培养。1925年,刘治平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后转人中国共产党。曾与陈定一代表湖北省学联赴北京出席全国学联代表大会,回汉后和陈定一发动和领导武汉各界举行反对军阀吴佩孚的大-。1926年4月,参加中共武汉区委(即湖北省委)迎接北伐工作会议,会后在董必……[详细]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