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陈丹青(画家)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他的,中国,油画陈丹青(画家)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曼舞线条
1978年初夏,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考场其中的创作考试,自由命题,限一日内交卷。陈丹青上午画出了四幅素描草图,下午又画了一幅油画,五幅构图中,场面殊异而人物众多,形象情意均极生动具体,浑如汗气未散之际,便活生生地涌进了他的画面。如此敏捷的才思,能如此凭空臆造的形象记忆力,实在令人诚服,丹青一举夺魁,传为考场佳话,当时他仅有24岁,是油画专业中年龄最小的考生。
陈丹青入学前自习绘画,初即以速写开端。但于速写之好,依然如初。陈丹青的资质,在其对“真实”的洞察力;在其对物象形态意味的特殊敏感;在其精确地把握与驾驭技巧的娴熟,可谓慧眼独具。他在纽约的速写,作风更见精当、扼要;手法更为酣畅、洗练。他的动态速写,尤似能捕风捉影,堪称一绝。看似简略粗率,实则精微妙要俱到,形神兼备。就速写的纯粹性而论,具有更为独立的欣赏价值。这便是线条的舞蹈,是线条假手音乐节奏在奏鸣交响,流露着一个东方画家骨子里特有的根性。陈丹青说:“线条之于我,是一种天性,对线条形式品味的敏感是我的本能,我的速写,无疑得之于民族传统的熏陶”,他对自己艺术的特色和渊源的认识,可谓知之甚明。(孙景波画家、教授)
文学特点
俊逸卓然
陈丹青是画画的;又在国外待了那么多年,有西式背景。但他的行文、遣词造句,包括他的态度,好像是一个相当典型的中国文人。不是说他首先是画画的,我们就觉得他的文字好,并不是这样。就从文字角度看,都是非常好的。(孙甘露作家)
陈丹青的文字非常有特色,读过以后会有大口吸氧的快感。就文字来说,他绝对是一流的。清新,没有框框,完全是一种没有模式打造的痕迹。令一些作家汗颜。(刘瑞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陈丹青的《退步集》纵横捭阖,言辞放达,痛而后快。他说,他喜爱五四时期的文体。所以陈丹青的文字里有说不出的飞扬和俊逸。(桑果)
诗意艺术
陈丹青的《纽约琐记》,根本不打算一本正经谈绘画,这是他的一贯作风:以日常经验谈艺术,以艺术谈日常经验。就像他拒绝任何“正式”的话语和话题,他甚至不以“艺术家”的身份谈艺。他只做他自己他让艺术这个职业在今天仍富有诗意。(兀鹏辉中央美院“自由交流”书店创始人)
陈丹青虽是个画家,但很多散文家也写不出他这样的文字。另外,读者们虽不是他本人,但这个海龟派笔下文化与语境的“隔膜”与“无助”,乃至“欲拒还迎”的心态每个人都不难感同身受。(黄集伟书评人)
人物评价
既见君子
人道情感和人格力量是陈丹青艺术中主要的艺术底蕴,这是他本人情感品格的自然体现,浸透了他的自身的经历,包含着他对底层人民的深切理解、怜悯和尊重。这种人道情感与人格力量赋予他的作品以辉煌和崇高的意义。(邓平祥画家、《论陈丹青》作者)
与丹青远别久矣,年复一年,依然梦见在一道写生的情景。我自来多病.丹青在侧时,伺护仿佛兄弟,或煨汤药、或做按摩,常等我安睡后,自己方去修憩,同室三年,时时可感觉他待人的情义,一如他观物的体贴,每当我观赏丹青作品时,总不免对往者友谊情不能禁的思念,以画品、人格、两相映照,或许这便是我对丹青有别于一般同业的认识。(孙景波画家、教授)
诗经上有“既见君子”。我有时在想,怎么这么容易就遇见陈丹青老师了。幸运之至,心中感激。虽没有考入陈老师的正式研究生,有幸得其教诲,受益匪浅,余韵终生。陈老师辞职清华,成为质问教育制度的大事件,全国人民都在关心。陈老师对我当年一分之差之事的不断提及,我除了感激,惟有惭愧,心头哽咽难言。我赴伦敦留学前陈老师与众师兄给我举行告别宴,席间陈老师嘱咐:一是要我多交朋友;二是要我向欧洲人学习穿着打扮,并要我学会克制多愁善感的情绪。陈老师发现学生的一丝优点便不吝夸赞,我自觉惭愧,可是赞美通常又是最高的要求。(吴雯 陈丹青学生)
丹青是一个很正直正派的人,我们全家说话都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做人。我们从小要求他:做人是安身立命的根本,然后才能搞学问事业。他读书很用功,他的聪明超乎我们的想象。他的很多思想超过他的年龄,很敏锐。他感情丰富,对家长也很孝顺,对朋友很好。他小时就非常自信,送他去学游泳还没下水他就觉得自己一定会游。丹青从小就喜欢游泳、音乐、文学、绘画。(陈兆炽陈丹青父亲)
丹青老师画而优则文,口才也了得,他终洋溢着平易近人、博学幽默的人格魅力,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听丹青老师讲话。他是当代中国的鲁迅、亚里斯多德、苏格拉底,看了他的书,才发觉思想家、真理离我们这么近。(刘金陈丹青学生)
唯真而为
丹青的《西藏组画》造成了巨大轰动,在中国美术史上是具有开拓性的。那么年轻的人,有这样的追求。我很欣赏他的文笔,字写得也好,文采也好。一看就不是一般的人,是个有文化修养的人,在艺术上有想法有追求的人。在学校投票中,有好几次他都是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包括他的坦诚,学生们都很喜欢他。(袁运甫画家、教授)
舆论总是把丹青放进《西藏组画》的终极成就中予以定论,可是他的才华是活泼的,而且很丰盛。和他接近的好朋友都知道,他有超常的学习能力,实践范围甚广,品性纯真,富有正义感。平心而论,这几十年没有哪个同龄画家能比他更活跃多彩,涉猎通达,对周围有那么持久的影响力。从我识事以来,见过许多有才能、有学问的人,可是丹青却有许多过人之处,在他身上我看到造物主的奇妙。由于他的才大,常常不能自我,因着他的品性端正与良知,有些可以不说的话不干系的事,他又常常去说去做,为此招来不少误解,所谓明哲自保、言多必失的古训为他所不取,这也是人们从心里对他的敬意所在。(杨飞云画家、中国油画院院长)
陈先生是个非常可爱的人,很多见过陈先生的人都说他像30多岁的人。可是我觉得他的心态甚至比20多岁的人还要年轻。他对很多事情抱着像孩子一样的好奇心。性格爽朗,谈话有锋机,嬉笑怒骂,字字珠玑。和他在一起聊天是最大的享受。陈先生是个有大智慧的人,我认为他始终是一个文化追问者。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艺术问题,他反而会提出很多的问号,往往在这样的追问中让我们看到一副完全崭新的景象。我的新书《长喉结的美女》请他做序,他把一厚叠书稿带到纽约,大热天认真地看,序言写得很长还不厌其烦地反复修改。他说:“年轻人的第一本书马虎不得。”(尹大为上海电视台编导)
特立独行
陈丹青一贯地似乎带着点微笑,又似乎面无表情。自嘲说不会演讲,只会讲段子:带颜色的、政治的,他的手机里都很多。他在讲台上的时候,应该是听众最多,反响最热烈,无一人打瞌睡。单从唐装,老式眼镜,黄帆布挎包,时不时夹杂点脏话,还不能看出他的确不凡。不凡的是他的真知哲理,明人快言。他像一面镜子,让中国人更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艺术,就像他本人说出国是为了更清楚的看到自己。他的讲座没啥废话,句句精彩,通透彻底,掌声雷动。更不凡是他的一手好字,流利的中国地道的繁体字。有时会感觉“他是人物里的文物”,确实是个活宝。《西藏组画》也好,农民出身艺术家也好,不务正业二流子也好,好象完全不是他。他是谁,揭开这个谜可能需要了解他的画,了解他的书等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