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郝柏村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台湾,郝柏村,国民党郝柏村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一九七二年的上海公报,就台湾问题而言,美国的立场,可归纳为四个结论:
一、海峡两岸的人民,都是中国人。
二、两岸中国人都说只有一个中国,美国对此不持异议。
三、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四、海峡两岸问题必须和平解决。
这个公报在各说各话中,涵盖了战略模糊,但总算终结了国际间的“台湾地位未定论”。但是,今天还有少数人,以时间和空间,切断国共内战的脐带,引用过时的“未定论”,权充台独的法理依据,诚不知意义何在。
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卡特政府宣布,美国与北京正式建交。北京同时宣布,停止对金马外岛炮击,亦即片面宣布停火,两岸关系进入新的阶段。当然,这是中共呼应美国,和平解决两岸争端的重要姿态,也许是卡特同意建交的条件之一。
身为交战一方的“中华民国”政府,并未参与谈判,自无停火协议,但就政治和军事现实而言,停火是对我们有利的。由于美方并未告知台方讯息,我们在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原则下,无法公开宣布同意停火,只能由内部发布命令,规定外岛指挥官,从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非奉“国防部”命令,不得对大陆炮击。
这个没有谈判、没有文字协议,双方各自采取措施的停火状态,持续了三十年以上,这就是战略模糊的功能。如此就可正式签订和平协议吗?根本不可能,因为这涉及旗帜鲜明的问题。
至于以处理军售为主旨的八一七公报,更是典型战略模糊的文件。我们终能运用模糊的空间,突破了公报所示的质与量限制,完成了“国军”来台后二代武器的更新。
一九九○年,两岸红十字会在金门,有了形诸文字的协议,使得金门由交火的战场,转为交谈的议场。对触及敏感的政治符号,最后各自以西历和“中华民国”纪元,注明年月日,这是最具智慧的一中各表。一九九二年,海基、海协两会在香港,就一中原则各自表述的口头协议,成为今日两岸和美国的共识。有人要找一中各表的证据,金门协议所注的年月日,可能有帮助。
我的解读,一中各表,是旗帜鲜明与战略模糊并立的政治智慧。
自金门协议及海基、海协两会的成立,至一九九三年两会在新加坡的会谈,都以一中各表为基础,号称白手套的两会,则是旗帜鲜明的表征。可惜的是,在两国论的破坏下,两岸关系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所幸二○○八年,马英九执政,台北、华府和北京,共同以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改善三角关系,并开启两岸和平发展的新页。
旗帜鲜明就是“国家认同”,世界上的民主国家,尽管政党分歧,但国家认同与效忠是一致的。台湾内部的危机,在操弄“国家”认同的模糊,以致陷入无时、无地、无事不是政治恶斗与内耗,折损了两岸和平发展的软实力优势。
“中华民国”一百年来,持续存在与发展的法统,是不容以时间或空间切割,充为台湾独立的历史及法理基础,或予以冒用的模糊空间,战略模糊不可移用于旗帜模糊。
台湾内部必须团结在鲜明旗帜之下,那就是“中华民国宪法”法统,而以理性与务实,发展两岸和平交流的关系。
反共不是反中,“中华民国”就是中国,台湾人就是中国人。“中华民国”的英文国名The Republic of China,说明了这一切。
台湾的前途,与“中华民国”的前途是不可分的,更不是对立的。确保台湾人民的安全、自由、繁荣与尊严,才是真正的爱台,这是“中华民国”六十多年来最大的成就。
台湾人民善良敦厚,且开创进取,是中华民族的精英,凡具有良知与爱心的政治人士,不应以虚幻的口号,模糊的文字游戏,误导甚至欺骗人民,从事无止境的内斗内耗。须知“国父”的思想,绝对居于历史长河的主流。
台湾要和平、繁荣与尊严,制度是软实力的战略优势。中华民族要富强、康乐与发展,两岸人民应共同致力:终结中国人打中国人,终结枪杆子出政权。
大选又快到了,我企盼所有候选人,高举“中华民国”的鲜明旗帜,展现民主的风范,凝铸高品质的民主制度,在两岸和平发展中,这是台湾人民最具威力的优势,也是终极解决两岸问题的唯一途径。
这才是台湾共识和核心价值,以台湾为主体的政治人物,如果组成中国民主党或中华民主党,不仅在台北有执政的机会,有朝一日也会到北京执政。这是全体台湾人民,对制度应有的自信。
人物评价
反独大将
民国八年生,江苏盐城人。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十二期炮科、陆军大学二十期、三军联合参谋大学、美国陆军炮校高级班、美国陆军参谋大学毕业。
曾任总统府侍卫长,陆军第一军团司令,国防部作战参谋次长,陆军副总司令,国防部副参谋总长兼执行官,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总长任职期间兼任中山科学研究院院长;曾获选国名党中央常务委员;卸下总长职务後,出任国防部长,行政院长,总统府资政,国民党副主席等职,现任王阳明文教基金会董事长。著有“郝总长日记中的经国先生晚年”。
郝柏村率领20多位高级退役将领奔赴广西桂林,其中包括5名上将、多名中将和少将。这是台军最高级别的退役将领集体访问祖国大陆,因而格外引人注目。
郝柏村号称岛内的“反独大将” 郝柏村生于1919年7月,江苏省盐城人,是台湾任职时间最长的“参谋总长”(长达8年之久),深受蒋氏父子的器重。1990年初,他公开支持林洋港、蒋纬国搭档竞选“总统”,成为国民党非主流派的核心人物。同年5月,李登辉任命郝柏村为“行政院长”,乘机解除他的军权。1993年2月,受李登辉和民进党的双重排挤,郝柏村被迫辞职。 因坚决反对“两国论”,郝柏村被台湾舆论誉为“反独大将”。陈水扁上台后,他婉拒“总统府资政”一职,要求当局承认“九二共识”,因而遭到陈水扁记恨。
2012年02月21日,郝柏村投书《联合报》,指出台湾康轩出版的课本存在各种问题,比如他质疑作者偷渡“台湾、中国,一边一国”之意。他指出,教育、经济与“国防”,是“立国”的三个支柱,缺一不可;立国精神的传承,是“国家”生存发展的首要课题,故教育乃“立国”的最根本,历史教育的主旨即在于此。所以,“欲亡人国者,必先亡其史。”
郝柏村说,我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教育学者,仓促阅读了一些中学的史地课本,结论是:一、失去了“中华民国”的“立国”精神,模糊了“中华民国”的“国家”目标。二、暗示“台湾、中国,一边一国”,“中华民国不是中国”,“台湾人不是中国人”,误导了“中华民国国民”的国家认同。
“教育部”对此认真看待,还订出原则,像中小学社会领域教科书被要求应回归“宪法”和“法令”用语。“教育部”主要根据一份民众建议意见,要求修改台湾史的“历史定位”,藉此纳进中国史范畴。该份民众意见要求凡提及大陆地区时,不应简称“中国”,应改称中国大陆、大陆。另在涉及政治层面与国际关系,应避免以“台湾”来取代“中华民国”的正式名称。此外,不应该提及“台湾地位未定论”,凡提及台湾地位时,应明确说明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并阐明此事实从1945年起国际间无任何异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