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马海德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麻风,麻风病,中国马海德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文化大革命”中,他曾遭到“四人帮”的迫害,但他没有动摇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定信念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他主动到北京阜外医院担任皮肤科门诊工作。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马海德精神振奋,加紧了消灭麻风病的工作。1981年,经过周密的调查和论证,他提出“中国要在2000年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奋斗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他积极开展中外医学界的合作与交流,在他的不懈努力下,1985年在广州召开了中国第一届国际麻风病学术交流会。1986年,为进一步落实各国麻风基金会给中国的援助,他出访十几个国家,为中国争取了价值上千万美元的援助。
马海德根据中国的国情,将麻风病传统的住院隔离治疗办法改变为社会防治,并于1980年把国外治疗麻风病的新技术――强杀菌联合药疗引进了中国,大大提高了疗效。
马海德历任卫生部顾问,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麻风病防治中心主任,中国麻风病防治协会理事长和中国麻风病福利基金会主席,中国肿瘤基金会名誉主席等职务。
马海德 - 防治性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性病对中国人民的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边远地区的5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人患有性病,不少地方因此而人口锐减。马海德一开始就指出:“性病不是单纯的一种疾病,而是社会病。这种病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与社会主义制度极不相称。”为此,他下决心为在中国的国土上消灭性病而奋斗。1953年,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性病研究所前身)筹建时期,马海德就担任了该所的顾问。他亲自参加研究、决定皮肤性病研究所的方向、任务、发展规划、科室布置和人员配备等,为把该所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所做了大量的工作。1954年皮肤性病研究所正式成立后,马海德就主管性病和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并兼任麻风病研究室第一届主任。此后,在卫生部的领导下,他不仅参加制订了全国性病的防治规划,还负责规划的贯彻落实。他亲自制订下乡计划,确定下乡路线以及选点和分组等具体措施,还安排、编写讲义教材和绘制图谱等诸多的工作,为中国消灭性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马海德 - 治疗梅毒
50年代中期,为了彻底消灭梅毒,皮肤性病研究所需要制订出一套从发现病人、确诊到治疗方法等都符合中国国情的消灭梅毒的措施,马海德担任这项科研工作的总指挥。在治疗梅毒方面,当时担任皮肤性病研究所顾问的其他外国专家提出要用“914”和铋联合使用的长期治疗方案。这种办法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不符合中国的国情。马海德同国内专家都提倡用青霉素10日疗法。这种办法在国外曾经使用,证明方法简便、节省人力、物力,但在国内还没有远期疗效的观察资料。为此,从1954年起,马海德每年都用一半以上的时间带领科研小组到边远的农牧区,复查1950年和1951年医疗队用青霉素治疗梅毒的远期疗效。在普查性病时,群众对抽血化验接受不了,马海德亲自示范,让医务人员在自己身上抽血,以此来取得群众的配合。他非常重视基层防治机构的工作质量,不惜花费时间逐项检查病人的病历、化验结果、治疗记录以及统计表格等。他常常在基层举办性病学习班,并亲自为学员讲课,作示教等。他说:“要搞好一个地区的性病防治工作,必须依靠当地的干部和医务人员。”马海德很注意同当地的干部搞好关系,每当一个点的工作结束时,他都和当地干部一起总结工作,并将书面总结材料留给当地干部一份。他还教育皮肤性病研究所的同事们,要注意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在基层工作时,马海德和大家同甘共苦,同吃同住,一起爬山、涉水,从不搞特殊化。他住过蒙古包、破庙,睡过临时旅店的土炕,也曾和4个人合盖过一条粗布破被。他还常常带病坚持工作。尽管条件艰苦,但在工作之余他还和大家一起跳舞、聊家常、说笑话,始终保持着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
在幅员辽阔的农牧区,对梅毒患者要一个不漏地进行复查,困难是很大的,常常为了寻找一个病人,他们要跑很远的路程。有时做实验,水质不好,不能保证血清试验的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马海德总是自己动手,教大家就地取材,做简易的沙滤缸,保证实验用水的质量。平时,从病损中检查梅毒螺旋体,需要用暗视野显微镜,可是这些地方没有电,马海德就对显微镜进行了改造,用干电池作电源,这样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活动的螺旋体,从而保证了诊断的准确性。他们就这样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保证了各种化验数据的可靠性。经过四、五年的努力,马海德终于从理论和科学数据上证实了,在中国使用青霉素治疗梅毒的效果是好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此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这种办法,对大量的梅毒病人进行治疗。在人民政府的组织下,经广大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1964年,中国取得了基本消灭性病的震惊世界的成就。
马海德 - 麻风防治
60年代初期,在中国基本消灭了性病之后,马海德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消灭麻风病工作中去。麻风病在中国流行了几千年,人们对麻风病普遍存在着恐惧心理,对患者又存在歧视态度。当时,中国的基层防治力量相当薄弱,因此,要想控制乃至消灭麻风病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面对困难,马海德以大无畏的精神,勇挑重担,亲自带领研究室的人员拟定了以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和保护劳动力为目的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在马海德的主持下,分别在江苏省海安县和广东省潮安县成立了麻风病综合防治研究基地。他会同研究室的人员与当地防治人员一道先后在这两个县进行了长时期的现场防治研究。他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网的作用,注重社会防治,综合已有的有效技术措施,在患病率高的县控制麻风病的发生,并对此进行了研究工作,很快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这个经验被推广后,全国的麻风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明显下降,许多地区达到了控制或基本控制的指标。这项现场研究尽管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但是海安县和潮安县的麻风患病率仍然分别由1959年的1.18‰和1960年的2.31‰下降到1980年的0.17‰和0.‰。从中可以看到马海德当时的思路和制订的综合防治措施带来的巨大效果。1978年,这项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成果荣获了全国科学大会的集体奖。马海德 - 扭转偏见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年近古稀的马海德领导开展麻风流行病学、治疗学、病理学、免疫学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以提高中国的麻风病防治水平。针对社会上由来已久的恐麻思想和对麻风病人的歧视和冷遇的现象,他认真地研究了麻风病的传染原因和传染源,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科学地分析和研究了国内麻风病的实际情况,最后提出:“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学论断。他强调宣传有关麻风病防治的科学知识,用以消除社会上歧视麻风病人的心理,并向群众宣传:麻风病菌离开人体后不易生存,传染性很小。病人经过服药后,麻风菌就会失去活力。人们是因为生活条件差,导致抵抗力降低,同时长期密切接触有传染性的患者才被传染上麻风病的,而不是通过食物和简单的接触被传染的。从理论和实践上去宣传群众,说服群众。他言传身教,在进入麻风区时不穿隔离服,并主动和病人握手,在病人家中,和病人同桌饮茶,甚至把病人的脚放在自己的腿上检查足底的溃疡。为了引起全社会对麻风病人的重视,马海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提议把每年第一个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作为中国的麻风节。这一提议很快得到了人民政府的认可。1988年,中央和有关部委的领导亲自参加了中国麻风节建立大会。此后,在几家全国性的报纸上也分别对麻风病的防治工作作了宣传报道。在马海德的影响下,现在每年的春节和麻风节,各级的领导都主动看望麻风病人,这已形成一个制度。全国的麻风防治人员为病人查病时,大都不穿隔离服。许多麻风病人在家里接受治疗。治愈的病人有的当上了小学校长、民兵队长,有的还成了万元户。麻风病的防治工作得到了顺利的进展,人们对麻风病的恐惧和偏见得到了消除。上一篇:南希・佩洛西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