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马海德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麻风,麻风病,中国马海德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马海德(1910年9月26日――1988年10月3日)男,出生于美国,原名乔治?海德姆。性病和麻风病专家。他早年即投身于中国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协助组建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致力于性病和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他毕生为这些病的患者解除病痛,其研究成果为在中国消灭性病和在2000年全国争取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作出了贡献。,
马海德 - 人物简历
1910年9月26日 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1927年 进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读医学预科。1929年 到黎巴嫩贝鲁特美国大学继续学医。1931―1933年 到瑞士日内瓦大学攻读临床诊断,毕业时获医学博士学位。1933―1936年 到中国上海考察当时在东方流行的热带病。先后在上海广慈医院和雷士德医院工作,后来和两位同学合开诊所。1936年 到中国工农红军的临时驻地保安。1936年6月,被宋庆龄推荐前往苏区考察。1937年 随部队到陕北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随部队到山西五台山八路军总部工作。年底回延安筹建陕甘宁边区医院。同年担任中共中央外事组和新华通讯社顾问,帮助新华社建立了英语对外广播。1942年 调延安国际和平医院工作。1946年1月 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的医疗顾问参加了在北平成立的由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和美国三方代表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的活动。1949年 加入中国国籍。1950―1953年 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顾问。1953―1966年 协助组建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后改称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性病研究所)。该所成立后,他主要从事对性病和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1969―1976年 在北京阜外医院皮肤科工作。1977―1988年 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并在协和医院皮肤科工作。1978―1988年 任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第六届和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79年 获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突出服务奖”。1982年 获美国达米恩-杜顿麻风奖。1985年 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参议院颁发的国际公共卫生及麻风病防治成就证书。任中国麻风病防治协会理事长、中国麻风病福利基金会主席和中国麻风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1986年 获黎巴嫩国家勋章和美国艾伯特-腊斯克医学奖。1987年 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名誉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 获印度甘地国际麻风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授予他“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荣誉称号。1988年10月3日 在北京病逝。
马海德 - 生平概况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于1910年9月26日出生于美国。其父是黎巴嫩移民,在美国布法罗市一家钢铁厂当工人。马海德在该市读完小学。童年时家境贫困,有一次,全家6口人患流行性感冒,无钱医治。有一位老医生为他们免费治疗,并捎给他们急需的食物。这给幼小的马海德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立志长大后也要当一名医生,给穷人治病。后来,马海德随家迁居北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并在当地上中学。1927年,他靠勤工俭学进入北卡罗来纳大学读医学预科;1929年获奖学金,去黎巴嫩的贝鲁特美国大学继续学医;1931年转到瑞士日内瓦大学攻读临床诊断,1933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马海德为了考察当时在东方流行的热带病,便和两个同学一起来到中国上海。他们原计划只停留一年,然后回美国,但当他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华民国政府的腐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后,通过考察热带病和工人营养不良的状况,发现平均年龄只有14岁的童工,双手因终日在电镀操作中被烧成溃疡。通过调查他认识到,中国工人需要的不仅是药物,更需要吃的、穿的,这是他作为一个医生无法解决的。只有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的社会结构,才能彻底改变中国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这时,他结识了宋庆龄和在上海的外国进步人士史沫特莱、艾黎、格兰尼奇、希伯等人。在他们的影响下,马海德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和研究中国革命问题。从他们那里,他知道了中国还有另一个世界,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他开始投身于革命活动。他开的诊所常常成为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联络、开会的地方。他还在美国《工人日报》和当时在上海出版的进步刊物《中国呼声》上发表介绍中国工农红军和揭露中国社会的黑暗和国民党腐败的文章。
1936年春末,中共中央想邀请一位公正的外国记者和一名医生去陕北,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情况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宋庆龄推荐了斯诺和马海德前往。6月他们到达中国工农红军的临时驻地保安,毛主席接见了他们。在周恩来的安排下,他们到保安和苏区各地参观、访问。后来,马海德随红军第一方面军南下甘肃省迎接在长征途中的第二、四方面军。10月,红军三个方面军在甘肃省南部胜利会师后,他又先后随第二、四方面军行动。1937年1月,他随红军队伍回到陕北延安。他以满腔热情一边紧张地投入诊疗工作,一边作调查研究。在一个多月中,他巡视了陕北各地卫生医疗单位,掌握了大量材料,写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提出了改进苏区医疗事业的建议。毛泽东很欣赏他的这份实事求是的报告,任命他为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卫生顾问。
1937年2月,马海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说:“从此,我能够以主人翁的身份,而不是作为一个客人置身于这场伟大的解放事业之中,我感到极大的愉快。”为了更好地接近陕甘宁边区人民,他不仅很快学会了中国的普通话和陕北的方言,而且把自己的美国名字改成了中国名字――马海德。
1938年,宋庆龄在香港成立了保卫中国大同盟以后,马海德受宋庆龄的委托,经常向该同盟报告陕甘宁边区的情况,通过宋庆龄的保卫中国大同盟向海外呼吁,争取国际援助。边区因而获得了许多急需的医疗器材和药品。1942年,他被调到延安国际和平医院工作。在抗日战争时期,马海德曾先后接待了白求恩、柯棣华、巴苏华、米勒等外国医生,并协助他们去各抗日根据地开展医疗救护工作。仅在1944年到1947年,马海德就曾诊治伤病员4万余人次。由于出色的工作,他受到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多次奖励。
马海德在延安时期,还曾担任中共中央外事组和新华通讯社的顾问,积极参加外事活动和对外宣传工作。1937年11月,他帮助新华社创立了英文部,开始向国外播发英文消息。他还经常为当时中央出版的对外宣传刊物《中国通讯》撰写稿件。
1946年,马海德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医疗顾问,参加了在北平成立的由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和美国三方代表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他和代表团的同事们一起揭露了国民党发动的内战阴谋。不久,他又作为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医疗顾问,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和美国红十字会的人员进行接触,积极争取他们对解放区的援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马海德立即申请加入中国籍,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外国血统的中国公民。1950年,他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顾问。
1953年,他协助组建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性病研究所前身)。该所成立后,他主要从事对性病和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在卫生部的领导下,他会同有关专家首先制订了消灭性病计划。他先后到内蒙古、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江苏、江西、西藏和新疆等地,为消灭那里的性病付出了卓有成效的劳动。接着,他又确立了新的奋斗目标――消灭麻风病。
上一篇:南希・佩洛西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