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运昌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中共,辽沈,乐亭李运昌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广东的革命形势受到严重冲击。广东军阀开始大肆逮捕、屠杀共产党人,白色恐怖开始蔓延。李运昌此时恰好在普宁检查工作,也已成为反动派抓捕的重点对象。面对严峻的形势,李运昌和杨石魂、林�d、陈魁亚等主要领导同志商议对策,决定举行武装暴动,并立即派人去向中共海丰地委请示。1927年4月23日,中共海丰地委书记张善铭批准暴动,他们立刻成立了潮普惠三县军事委员会,推选18岁的李运昌(当时仍用名李芳歧)为主席,杨石魂为副主席,下设前线指挥部,由李运昌任总指挥,何石任副总指挥。在普宁县附近的塔脚,李运昌宣布举行武装暴动,这是中国共产党打响的反抗“四一二政变”的第一枪!
李运昌指挥5000多农民军,猛攻国民党反动派据守的普宁县城,并乘机围点打援,消灭了增援之敌600余人,夺取了农民武装暴动的第一个胜利。此后由于敌众我寡,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暴动农民军主动转移。5月3日,他们在新田区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汕头前方委员会,并建立“惠潮梅农工救党军”(后改为革命军),黄埔二期学员吴振民任总指挥兼第一团团长,钟彭任第二团团长,李运昌任第二团党代表。这是当时党领导的第一支新整编的农民武装。这支队伍先后转战广东、江西、湖南边界,与反动军队周旋战斗,同时积极与党中央取得联系,并获得中央军委和周恩来及湖南省委的指示,要求他们在湘南举行暴动,建立工农武装割据。周恩来并指示他们与湘南工农武装合编成湖南工农革命第二师,准备参加秋收起义。
然而就在接到中央指示后不久,他们遭到了反动军队的残酷围剿,部队损伤惨重,总指挥吴振民同志壮烈牺牲。李运昌带领部分队伍突围,并将其整编为湖南革命军第二师独立第一团,继续转战江西左安、蛾兴、营前一带打游击。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爆发。李运昌于是率部向井冈山靠拢,但再次遭到敌人围攻,部队被打散。辗转联系八一南昌起义部队未果,只得于1927年11月返回北方。
重建组织
1927年冬,在反革命政变的残酷镇压下,中共乐亭县特支党组织已经完全瘫痪。返回故乡的李运昌先与村里党组织接上了组织关系,然后开始着手恢复党的组织,并同中共顺直省委取得了联系。1928年2月,李运昌领导建立了中共乐亭县委,并担任县委书记,宋匡我任宣传委员,徐运步等任县委委员,初步恢复了全县的党组织。
在此期间,李运昌多次组织领导了鞋业工人罢工和农民的反霸斗争。他积极贯彻中共“六大”的精神,大力组织农民协会,发动农民开展抗租、抗捐和反霸斗争,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1928年10月,李运昌又到滦县组建了中共滦乐中心县委,李运昌任县委书记,把滦县、乐亭两县的地下党工作统筹管理,重点抓党的组织建设。此后,一度瘫痪的冀东党组织在李运昌的努力工作下,有了相当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为党开展工作、领导人民斗争奠定了组织基础。
1929年1月,李运昌调任中共顺直省委,任省委秘书。这年夏天,中共顺直省委、天津市委因叛徒出卖而遭到严重破坏。危急时刻李运昌代理了一个多月的省委秘书长职务,及时通报中共中央,配合党中央很快重建了顺直省委,重新开展工作。8月,他在执行“飞行集会”撒传单的任务中被敌人逮捕,判刑1年零1个月。1930年9月,经组织营救出狱,并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在全国特路总工会任特派员,先后在唐山铁路南厂、铁总满洲办事处(沈阳)等地工作。1935年春,组织任命李运昌为中共京东特委特派员,创建京东特委机关。这期间为了掩护身份,他开始使用“李运昌”这个名字。1936年4月,李运昌被任命为中共京东特委书记。7月,李运昌又帮助唐山建立了中共唐山工作委员会,在冀东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了学校教职员工联合会、农民齐心会、反帝同盟、抗日救国十人团、劳工会等组织,积极开展革命活动。1937年4月,李运昌接到北方局通知,前往延安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白区代表会议。5月初他到达延安后,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随后又参加了中央召开的白区工作会议。会议期间,李运昌把冀东地区的基本形势和冀东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及汉奸的斗争情况,向中央作了系统的汇报,并在中共中央主办的《解放》周刊上,以“鹿鸣”的名字发表了《日寇汉奸统治下的冀东人民》一文。
在延安期间,周恩来单独接见了李运昌,对他在冀东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并请他为毛泽东主席作工作汇报。在听取了李运昌的汇报后,毛泽东对冀东的工作表示满意,并鼓励他回去之后继续努力工作。在离开延安之前,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刘少奇又单独找李运昌谈话,传达了中央的指示,并任命李运昌为中共河北省委书记,要求做好游击战的准备工作,进行武装抗日斗争。中央还专门选派了两名团级红军干部李润民、孔庆同,随李运昌一起返回冀东开展工作。
亮剑冀东
敢打一联队关东军的八路
作为讨论日军训练水平的例子,本书中专门用了一节叙述马家峪之战。这次战斗中关东军和《亮剑》一样遭到了八路军的伏击。不过,被伏击的关东军不仅仅两个中队,而是作战兵员两千多名的整整一个联队。在日军“春兵团”,即独立混成第八旅团的作战纪录中曾经提到这次战斗,本书中对此则有更充分的描写。很遗憾,除了日军自己分析可能是遭遇了八路军李运昌部以外,在中文资料中没有找到相关的材料。因此,关于这支和关东军大打出手的八路军部队,至今无法确定它的番号。
大宅壮一这部书中提到马家峪之战,是以此战为例说明针对八路军独特的作战方式,日军训练也需要相应的调整,单纯的正规操典式作战在八路军面前即便是关东军这样的精锐,也难免吃到苦头。
马家峪,是个常见的地名,华北地区至少有三个马家峪,而且非常巧,个个都和八路有些关系。第一个马家峪在今山西黎阳境内,1938年八路军129师徐向前部为配合徐州会战从这里出击,发动响堂铺之战,歼灭日军辎重部队四百余人;第二个马家峪在山东费县,一度是115师聂荣臻司令部驻地;关东军遭遇八路伏击的这第三个马家峪,地点在河北省抚宁县,时间是1944年4月中旬。
战斗的开始毫无悬念,几乎和所有八路军作战的老套路一样。日军发现一支人数不多的八路(此书中记载约三百人,春兵团作战纪录中,提到约一百人)在自己辖区招摇过市,自然是立即出击,试图一举围歼。八路掉过头来就跑,一来二去皇军抬头一看,嗯,怎么四面全是山了?
这种战术八路军已经玩得熟练已极,这样的小股八路多为地方武装,目的就是钓鱼,把日本兵钓进包围圈让主力部队收拾,人称狼诱子。
人物评价
“ 全国解放没有冀东, 冀东没有李运昌不行”――毛泽东
注:下面的简介主要参考《中共党史人物传(84)》中央文献出版社
辽沈战役纪念馆
上一篇:王中山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