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运昌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中共,辽沈,乐亭李运昌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李运昌(1908年9月21日-2008年10月24日),原名李芳岐,字凤鸣,曾用名李初学,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早年就读于乐亭中学,参加学生爱国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交通部常务副部长、中共党组书记,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专职),国务院司法部第一副部长等职。“文化大革命”中曾受到错误批判和关押。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给予平反,恢复名誉。2003年10月24日当选黄埔军校同学会第四任会长。李大钊研究会名誉会长,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司法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正部长级)。2008年,李运昌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人物介绍
李运昌(1908- 2008) 河北乐亭人。原名李芳岐。192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冀东抗日联军副总司令兼第二路军总指挥、八路军13支队司令员、中共冀热边特委书记兼行署主任、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冀热辽区党委书记、冀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晋察冀中央局委员等职,领导创建了冀热辽抗日根据地。1945年至1948年,历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副总司令、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副总司令、中共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委员、热河省委书记兼热河省政府主席、冀察热辽军区副总司令、冀察热辽行政办事处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交通部党组书记兼副部长,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专职常委。“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1978年恢复工作后任司法部第一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李运昌是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特邀代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常委;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委员;全国黄埔同学会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
生平事迹
李运昌(原名李芳岐。河北省乐亭县胡家坨镇木瓜口村人。早年就读于乐亭中学,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0月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同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毕业后转入第六届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同年11月任广东省农民协会潮梅海陆丰办事处农军部主任。1927年5月任广东惠潮梅农工救党军第二团党代表,率部转至湖南汝城反抗国民党右派的叛变,同年秋失败。12月起先后任中共乐亭县委书记、滦(县)乐(亭)中心县委书记,领导恢复当地党的组织。1929年1月任中共顺直省委秘书、代理秘书长,同年秋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1930年10月获释。同年11月任中华铁路总工会满洲办事处主任。1931年10月任全国铁路总工会特派员,先后到上海、天津、济南铁路工会巡视工作。1932年9月在乐亭、滦县主持成立京东御侮救亡会,担任主任。1933年6月任中共京东特委军事特派员,赴迁安组织农民暴动。1934年起在乐亭、哈尔滨、古冶、唐山等地从事地下工作。1936年4月任中共京东特委书记,领导冀东地区恢复发展党的组织。
开展抗日救国运动。1937年5月赴延安参加中共白区工作会议。6月至10月担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尔后任中共冀热边特委书记。1938年夏秋领导发动冀东抗日武装暴动,成立冀东抗日联军,任司令员,率部打击日伪军,扩大了抗日政治影响。1939年7月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十三支队司令员。1940年7月任冀东军分区司令员。1943年7月任中共冀热边特委书记兼冀热行署主任并兼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1944年9月任中共冀热辽区党委书记兼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率部开辟冀热边抗日民主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解放战争初期率部挺进东北,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副总司令员,并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委员。1945年11月任热河省政府主席。
1946年6月兼东北行政委员会冀察热辽办事处主任、冀察热辽军区副司令员、中共冀察热辽分局委员。1949年1月担任中共热河省委书记。参与领导解放热河的多次战斗和热河地区的土地改革及恢复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等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交通部常务副部长、中共党组书记,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专职),国务院司法部第一副部长等职。“文化大革命”中曾受到错误批判和关押。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给予平反,恢复名誉。他是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在中共十二、十三大上,连续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2003年10月24日当选黄埔军校同学会第四任会长。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0月24日19时4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传奇人生
[北支那方面敌情要图]昭和16年(1941年)
从这份重要的战略地图中可以看到,在抗战历史恢弘壮阔的舞台上,那屈指可数的十几个闪光的名字中,就有将军不朽的大名。只是奇妙而不可思议的是,将军的大名也成了地图上唯一一个具有传说色彩的名字,但却并不是将军的本名。看吧,那个孤悬敌后,铁血扼守整个华北和东北咽喉的“冀东军区李云长”,就是李运昌将军!
为什么李运昌将军的名字,在深谙情报工作重要性的日军战略地图中变成了“李云长”?嘿嘿,因为它完全是来源于中国民间对英雄传奇人物的叙述传统。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神出鬼没的将军被民间传说成天上星宿下凡,比天上的关公老爷地位还高。于是李运昌被传奇成了“李云长”,最后竟然连狡诈的日本人也信以为真了。可以说,在如此重要的战略地图上搞错主要对手的名字,这在日军应该是十分罕见的,但却从反面印证了李运昌将军神出鬼没的传奇色彩!那时关里曾有这样的民谣传唱:“李云长,大忠良,骑红马,挎大枪,打日本,捉豺狼。”就是在这样传说的流播中,“李云长”成了抗战期间苦难冀东人民心中的传奇,而侵华日军则把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李云长”的名字写在了他们的战略地图中,写在了整个北中国的咽喉上!
这是多么优美的传奇,并且是借着敌人的笔记录下来的传奇!如果不是那天偶然在网上看到了这张地图,并且碰巧自己粗浅了解一些这段历史,来讲给大家这段传奇故事,今天还能有多少人知道它呢?还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侵华日军的战略地图上,曾经记录着一个民族的抗日传奇?
纵观整部伟大的抗战历史,这样的传奇都绝无仅有。它美得让人屏息,令人敬仰!
军校学习
李运昌,原名李芳歧,1908年9月21日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1925年10月,经李大钊同志推荐,入广州黄埔军校四期学习。同年11月,17岁的李运昌被黄埔军校中共党总支转为中共党员,从此开始了他波澜壮阔、浴血奋斗的革命一生!
1926年,军校派他带领第四期一批提前毕业的中共党员骨干组成的干训队,去广州参加毛泽东同志主办的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专门学习研究农民运动问题,准备投入农军建设工作。
武装暴动
从农民运动讲习所结业后,李运昌被中共广东省委派到汕头彭湃同志处搞农军工作,并担任了广东省农民协会潮梅海陆丰办事处农军部主任。李运昌把学员们每个县分配一至两名,大力开展农民武装工作,按照黄埔军校的训练方法严格培训。从1926年11月到1927年4月,半年时间就在潮阳、潮安、揭阳、澄海、普宁、梅县等地组织起了农军模范队,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农民革命队伍,所到之处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上一篇:王中山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