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献公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秦国,魏国,奴隶主秦献公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秦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64年),献公下令秦军攻魏,夺取了秦国的故土河西地,一直打过黄河,深入魏境到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斩首六万,取得了秦国前所未有的大胜利。献公把这些土地赏给了地主和贵族,国内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周显王向献公祝贺这一胜利,献公被赐予了与秦穆公一样的伯(是霸主的意思)的称号。
秦献公二十三年(公元前362年),秦国在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大败魏军,俘虏魏相公叔痤,攻取了庞城(今韩城东南)。公叔痤早年在魏国对秦献公不薄,献公在盛情款待一番后,将公叔痤放回魏国。不久,秦献公就去世了。太子渠梁即位。
秦献公 - 个人评价
秦献公嬴师隰的领导艺术 阵前艺术
身先士卒
这一点,我们在《大秦帝国》的电视剧中多处可以发现这个场面,另外从秦献公嬴师隰身中毒箭这一关键场面也可以得知,秦献公嬴师隰是一个马背国王,不仅执政而且也执戈天下,可以说是一代武王,另外,还有书上提到的石门大捷,也能证明其赫赫武功,为了使穷困潦倒的秦人不惧大魏方阵,竟也身先士卒鼓舞士气,使弱秦能敌强魏,其英雄浩气永世长存。其过人之志,也是令后人敬仰不已。
善操士气
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粮草官之死,与粮草官之葬这两点可以看出,在王命未履之时,为正王命,为示王威,为维护制度法规之尊严,铁面无私毫不留情,立即要斩杀粮草官。这一点作为一个行军打仗的统帅,是要起码要做到的。但是当得知粮草官饥困劳累而死,立即放下身段。作为一个亲民爱兵,慈祥有情的一国之父,立即命军前厚葬以示昭章。这一高一低之间,能不让军前士卫感动流涕?所以秦献公嬴师隰不仅能打仗而且善度人心,善操士气。
不累细节
在赢渠梁提出秦兵必须休息,而且指出秦国必败之时,秦献公嬴师隰并未一蹶不振,而是仍然坚信自己,秦军也未因此有所士心动摇,那都是秦献公嬴师隰藐视魏军,自己坐怀不乱,镇定自若所致。虽然少梁失败,自己也命赴黄泉,后来孝公也不得不割地求和,但是大家想一下,要是没有秦献公嬴师隰不幸中箭,那么少梁之战,最终结果还未知。很有可能秦献公嬴师隰赢得这场战争。不知道其他人高见如何,我本人认为如果秦献公嬴师隰不死,此战必胜。所以秦献公嬴师隰这个人稳重深沉,不漏玄机,也是我们值得借鉴的。不因战前小节动摇其雄心壮志,这是何等的气魄。
内藏外显
这一点和第3点类似,在赢渠梁和秦献公争吵之后,在后来秦献公和他的将军们开作战会议的时候,献公就像没发生任何事情一样。同时将这么严重的问题,并没有说给他的将军们,难道献公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吗?显然不是,而是秦献公将这万斤重负深深的藏在了自己的心里,然而表现出来的仍然是一往直前的勇气和大无畏的精神。
秦献公 - 选择接班人
艰难选择
其实按照孙老的描述来讲秦献公在少梁战役的时候已经有54岁了,这个年龄在古代已经是地道的老者,应该早已经有后世安排。当然孙老的书中要交待,是怕两子出现隔阂,但是我个人认为秦献公嬴师隰更为难得是两个儿子那个更能带领秦国走下去的选择。其实两个儿子都很有特点,秦献公嬴师隰在两者之间不断的在犹豫,犹豫的原因就是他和其他国王不一样,他不是仅仅想找一个像自己的,而是他要找一个能领导秦国走向富强的接班人,如果他只是找一个像自己的,答案就很简单,那就是赢虔,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个性脾气,都是赢虔莫属,但是他还是在犹豫,这说明秦献公嬴师隰心思不简单。
广征意见
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到,秦献公嬴师隰为了选定接班人,他什么人的意见都听,家内争取王后,甚至是黑伯的意见都听。庙堂之上听臣子,特别是重要臣子,如甘龙等的意见。更重要,也是更能说明问题的就是征求老百姓的意见,包括老兵在内,都一一询问。更有意思的是征求两个儿子的意见,这个意见也让他踏实,甚至成了确定人选的关键参考。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善听独断
这一点让人警觉秦献公嬴师隰是一个机警善断,粗中有细的人。 其中有这么一幕是这样的,甘龙有事面见秦献公嬴师隰,事毕,秦献公嬴师隰有意探寻甘龙对后继者的意见,当然甘龙也是老奸巨猾,在这之前,他力推长子赢虔为后继君主,但是又觉得秦献公嬴师隰迟迟拿不下主意,心中猜测可能秦献公嬴师隰还在犹豫,为了不得罪后继者,将皮球又踢给了秦献公嬴师隰,对后继者自己不置可否。这时候秦献公嬴师隰已经想到甘龙的身上找不到权衡两个儿子的砝码了,但是秦献公嬴师隰还是想在这个举足轻重的大臣身上寻找些许答案,还是让甘龙做了对两个儿子的分析和评判,但是到甘龙要下结论的时候,秦献公嬴师隰忽然睡着了,这一细节安排的实在是精妙,秦献公嬴师隰这时候不想听结论,是因为怕甘龙的结论影响自己的判断,但是甘龙的分析也许可以做到旁观者清的作用和目的。所以从秦献公嬴师隰忽然假装睡去这一细节,可以看出秦献公嬴师隰这个人善听而又有主见。
谨慎彻底
这一点,可以从最后他对待赢虔的态度和手法之上,虽然他对赢虔很了解,但是还是做了以防万一的做法,在清理法理规章制度上双重保证了赢渠梁的领导地位,这时候他才撒手而去,可见秦献公嬴师隰这个人,不只是能打仗,而且做事细致入微,谨慎小心。
秦献公 - 相关事件
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元年),献公废除了秦国自秦武公以来实行了三百多年的以人殉葬制度,受到了秦国民众的赞扬。 秦国地多人少,献公鼓励多生,奖励多生儿子的人。献公还吸引周边国家和部族的人到秦国种地、放牧,与本国人一视同仁,不许歧视这些外来户。通过这些措施,秦国的人口数量明显提高,原来的很多荒田得到了开垦。 公元前383年(秦献公二年),献公将都城从位于秦国西部的雍(今陕西凤翔)迁到了秦国东部、地近河西地的栎阳(今陕西临潼北)。献公迁都一方面是向国人表明他要夺回西河之地重振秦国国威的决心,另一方面是要摆脱奴隶主聚集的旧都雍的束缚。 秦献公主要是靠奴隶主贵族夺得政权的。但在夺取政权后,又要靠地主和自耕农的支持来变法图强,因而要平衡好他们之间的关系。 秦献公对对地主和自耕农兑现了自己的行政纲领,继续推行初租禾,得到了地主和自耕农的支持。秦国在公元前四零八年开始实行初租禾。所谓初租禾就是按照土地占有者实际占有的土地面积,征收农作物实物税。这项制度的实施,就是在法律上承认了土地占有者对所占土地拥有所有权,使大批占有私垦田地的地主和自耕农成为土地的合法主人。秦国的初租禾在东部边防地区推行得比较顺利,在奴隶主聚集的以雍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则受到了很大的抵制。秦献公把都城迁到东部的栎阳,就是要得到在那里占优势的地主集团的支持,而对西部的奴隶主贵族则没有硬性改变他们的生产方式。为了稳定地主和奴隶主贵族两大集团,秦献公采用了一国两制的折中办法。 秦献公在夺取政权后,从地主中选拔了一批有才能的人担任国家大臣,允许地主和自耕农从军,使他们靠立功获得爵位。这就给了地主和自耕农从政的出路,使他们能够通过合法的途径来满足自己的政治需要。地主和自耕农此时已是一个重要的利益集团,是献公夺取政权后富国强兵的重要支持者,是秦国重要的兵源和税源。 秦献公知道奴隶主贵族是建立君主集权制度的障碍,是国家实力的分裂者。但由于秦国的贵族是献公夺取政权的主要支持者,更主要的是他们的势力依然强大,秦献公采取了笼络贵族势力的办法。为了稳定国内的贵族势力,献公娶了他们中最有势力的一家的女儿为妻子。 在献公的领导下,秦人看到了秦国复苏的希望,许多人都追随献公建功立业来到了栎阳,栎阳很快就成为秦国新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代替了雍的地位。 公元前378年(秦献公七年),秦国初行为市,开始对工商业进行规范管理,抽取营业税。初行为市与初租禾为秦国的国库带来了大量的收入,国家的经济实力倍增。 公元前375年(秦献公十年),秦为户籍相伍,把五户人家编为一伍,农忙时互相帮助,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如果有人犯法,实行连坐。因而人人自危,互相监督,秦国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秦献公取得政权后,就埋头改革、励精图治,不参与其他国家间的争斗,秦国的国力渐强,人口也增加了不少,军队的军事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秦人对恢复秦穆公时的荣耀也越来越强烈。对于献公的一系列改革,秦国的地主十分支持,而奴隶主却越来越有意见。奴隶主获取土地的主要方式是靠国君的封赏,地主获取土地的主要方式是靠开垦荒地和购买。献公的政策无疑是支持地主经济的,而献公本人很少将土地赏给贵族。秦国的奴隶主们受到了很大的抑制,其中一部分人转化为地主,采取地主经济的生产方式,献公对这些人的做法很支持。但毕竟秦国的奴隶主势力是一个传统势力,尤其是在秦人早期活动的中心,秦国的西部,依然很强大。奴隶主控制的西部与地主控制的东部的矛盾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因为秦国的土地数量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而使他们对现有土地进行争夺。当然,还有对权力的争夺。尽管对于土地和庄园的经营,奴隶主明显不如地主在行,但他们对土地的渴望却是同样强烈的。献公决定用战争来转移紧张的国内矛盾,抢夺邻国的土地来缓解国内对土地的强烈需求。秦人对与中原的交流有着强烈的愿望,这也是献公一直就有的梦想。献公晚年,秦国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 公元前366年(秦献公十九年),献公见韩魏两国威胁周天子显王,便决定以此为借口,起兵勤王。秦军在洛阳打败了韩魏两军,得到周显王的赞赏,秦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秦人仿佛看到了往昔的荣耀,国内的注意力转向外战。秦国又开始参与中原的事务了。 公元前364年(秦献公二十一年),献公下令秦军攻魏,夺取了秦国的故土河西地,一直打过黄河,深入魏境到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斩首六万,取得了秦国前所未有的大胜利。献公把这些土地赏给了地主和贵族,国内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周显王向献公祝贺这一胜利,献公被赐予了与秦穆公一样的伯(是霸主的意思)的称号。 公元前362年(秦献公二十三年),秦国在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大败魏军,俘虏魏相公叔痤,攻取了庞城(今韩城东南)。公叔痤早年在魏国对秦献公不薄,献公在盛情款待一番后,将公叔痤放回魏国。不久,秦献公就去世了。太子渠梁即位。
上一篇:沙晓岚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