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魏国公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魏国,至元,元年魏国公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魏国公,“魏”,指国号,即为封地范围。但自唐以降,外姓封爵没有实际封地。国公,中国古代封爵名,位次郡王,为封爵的第三等,公爵的第一等。历朝封魏国公者,凡78人,其中不知名者3人。其中出名者有李密、房玄龄、李光弼、杨国忠、赵普、韩琦、范仲淹、史弥远、赵孟睢⑿齑锏取�
,北周
李弼
李弼(494年-557年),字景和,陇西成纪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将领,八柱国之一。李弼少时远大抱负,体力过人。永安元年(528年),为尔朱天光的别将,随尔朱天光西征,因功升任征虏将军,又与贺拔岳讨败万俟丑奴。作战时,李弼总是冲锋陷阵,所向无敌。尔朱天光前去洛阳,李弼隶属侯莫陈悦,任大都督。
永熙三年(534年),投靠宇文泰,任秦州刺史。后随宇文泰击败窦泰、收复弘农,征战沙苑,又与贺拔胜攻克河东,平定汾州、绛州。大统十四年(548年),平定北稽胡的反叛,官升太保,加柱国大将军衔。北周明帝元年(557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武,追封为魏国公,附祭于太祖庙庭。
李晖
李晖,李弼次子,初赐爵义城郡公,尝卧疾期年,文帝忧之,赐钱一千万,供其药石之费。魏恭帝二年,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出为岐州刺史。从文帝西巡,率公卿子弟别为一军。后袭赵国公,改袭魏国公。天和六年,进位柱国。
隋朝
王韶
王韶,字子相。后周时累以军功官至车骑大将军、议同三司。杨广镇守并州时,以王韶为行台右仆射。晋升为上柱国。秦王杨俊为并州总管后,王韶仍然当长史。一年多后,因劳累过度而去世,时年六十八岁,隋文帝诏命为他修建府邸。隋炀帝即位后,追赠他为司徒、尚书令、灵州豳州等十州刺史、魏国公。
王士隆
王士隆,王韶之子,袭封魏国公。略知书计,尤便弓马,慷慨有父风。大业之世,颇见亲重,官至备身将军,改封耿国公。数令讨击山贼,往往有捷。越王杨侗称帝,士隆率数千兵自江、淮而至。会王世充�c号,甚礼重之,署尚书右仆射。士隆忧愤,疽发背卒。
李密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 一字法主,北周魏国公李弼曾孙,父李宽,祖李曜。袭爵蒲山郡公。
大业九年(613年),跟随杨玄感谋反,失败后四处逃窜。大业十二年(616年),翟让在东郡发动农民起义,因以韦城瓦岗寨为根据地,故称瓦岗军。李密投奔翟让,自成一营,击败隋朝名将张须陀,名声大振。致使翟让把首领的位置让给李密,李密自封魏公。大业十三年(617年)十一月十一日,李密计杀翟让,真正地当上了瓦岗军首领。
大业十四年(618年),王世充等人拥立杨侗为帝,招降李密,封其为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
后来,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后,投靠李唐,不久又叛变,被盛彦师所杀。
唐朝
裴寂
裴寂(573年-629年),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人,唐朝宰相。
裴寂出身河东裴氏西眷房,隋末曾任晋阳宫副监,与唐高祖交好,后参与策划太原起兵,将晋阳宫物资充作军用。唐朝建立后,裴寂担任尚书右仆射,封魏国公,曾征讨宋金刚,虽大败而回,但仍深受宠信。此后升任左仆射、司空等要职。
629年(贞观三年),裴寂受僧人法雅牵连,被免官削邑,放归原籍,后流放静州,并率家僮讨平山羌叛乱。不久,裴寂病逝,追赠相州刺史、工部尚书、河东郡公。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房彦谦之子,唐初名相。
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秦王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是秦王得力的谋士之一。
武德九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进爵邢国公。贞观三年(629年)二月,房玄龄改封魏国公,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贞观十一年封梁国公;贞观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贞观二十二年七月廿四癸卯日,房玄龄病逝,谥文昭。
李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李楷洛之子,唐朝名将,契丹族。
公元749年(天宝八年)李光弼为朔方节度副使,知留后事,封蓟郡公。
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加司空、兼兵部尚书,仍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为魏国公。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八月,唐肃宗再次诏李光弼入朝,升侍中,改封郑国公。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镇压浙东袁晁领导的农民军。
公元762年(宝应元年),李光弼进封为临淮郡王,赐铁券,图形凌烟阁。
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素与李光弼不睦,光弼晚年为宦官所谗。病死徐州,年五十七岁。追赠司空、太保,谥曰武穆。
贾耽
贾耽(730年―805年),字敦诗。唐代著名地理学家、宰相,历仕玄、肃、代、德、顺、宪六朝。
天宝十载(751年),贾耽登明经第。乾元元年(758年),任临清尉,累擢汾州刺史,任内有异绩,后迁河东节度副使。大历十四年(779年),征拜鸿胪卿,旋即迁山南西道节度使。建中三年(782年),徙山南东道节度使。兴元元年(784年),召为工部尚书。贞元元年(785年),出任东都留守。次年,改义成军节度使。
贞元九年(793年),以右仆射职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拜相。任内虽无关于安危大计的建言,但他恭行温厚,被时人称为淳德君子。贞元十七年(801年),封魏国公。唐顺宗即位后,进左仆射。
永贞元年(805年),贾耽去世,年七十六,册赠太傅,谥号“元靖”。
杨复恭
杨复恭(公元?―894年),字子烙,太监。为唐天下兵马都监杨复光从兄。他通文墨,常监诸镇兵。唐僖宗时,因参予镇压庞勋起义有功,由河南监军升为宣徽使,旋为枢密使。后因黄巢起义军克攻长安,僖宗逃居兴元,杨氏代田令孜为左神策中尉。僖宗回长安,任观军容使,封魏国公。后定策立唐昭宗,专典禁兵,操纵朝政。昭宗大顺二年(公元891年) 被迫致仕,后为李茂贞擒杀。
崔胤
崔胤(853―904):唐清河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字昌遐,一说字垂休。右仆射崔从之孙,工部侍郎崔慎由之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进士及第,多次升迁后官拜御史中丞。景福二年(893),官拜宰相。与朱温相结,想要靠朱温掉除宦官。屡次被罢官,均因为朱温的支持再起,先后四次官拜宰相,当时人们称他为“崔四人”。光化三年(900年)扶危匡国致理功臣、特进、行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监修国史、判度支、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崔胤可开府仪同三司,进封魏国公,加食邑一千户,余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