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英林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河南,自己的,河南省秦英林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993年6月,秦英林从郑州和南阳买来22头良种猪,梦寐以求的事业起步了!乡亲们马上就发现,大学生养猪与农民养猪的确不同。秦英林招聘的饲养员都是职高毕业生,他还经常给他们上课;他有一套隔离和防疫制度,一般人不能接近猪舍;他用营养学理论配制饲料,猪一天能长1公斤肉;给猪做肠道切除手术,他用手把猪粪掏出来;从国内到美国、法国、巴西等国的养猪场、兽医站和实验室,他四处学习…… 秦英林的事业迅速壮大,创业第4年,他的资产就达到400万元。随后,他主持了国家级星火项目―――瘦肉型猪的产业化开发,年创社会效益上亿元,使数千人就业。
秦英林:要做“天下猪倌第一家”
"20年前,他毅然放弃了保送"重点大学"的机会,选择考农业大学,为了养猪;13年前,他果断地抛开"铁饭碗",东拼西凑的借钱盖猪舍、买猪仔,亲自当起"猪保姆"; 他成功了,但他离"成功"还远。因为他立志做世界猪倌"第一家"!
觉醒:父亲养猪失败,我要从这里爬起!
秦英林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因为家里穷,经常吃红薯,甚至因此落下了胃玻有趣的是,儿童时代的秦英林学习成绩非常差,在初二留级了三年才学会除法,但初三那年,他却突然开始努力学习并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当时本地最好的高中。
当时秦英林家里一直都是靠务农维持生计,生活的艰辛让他小小年纪就考虑起"脱贫致富"了。几经对比,秦英林认为养猪兴许能让家里人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于是把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把父亲。
出于对"知识分子"儿子的信任,父亲第二天就去拉了砖开始修猪舍。这一次父亲总共投资了800多块钱--在80年代这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是笔"巨款"了--父亲买来了20个小猪仔喂养,满怀希望的看护这些小家伙,但不久这些猪仔除了一头“长白猪”(猪的一个品种)外,其他的19头全部病死了。这对父亲和整个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秦英林至今还清楚的记得,一向坚强的父亲指着唯一幸存的"长白猪"苦笑着说:"还是"长白猪"好……"这一变故使他产生了弃学养猪致富的念头。当他悄悄对母亲说"妈,我想回来养猪,我爹太辛苦了"时,母亲那复杂眼神令秦英林至今无法忘怀,那是一种欣慰,更是一种酸楚。
在母亲的劝说下,秦英林又背着包回到了学校。他要做个硬汉子,要从跌倒的地方重新站立起来!这一次的挫折也令他真正开始了"养猪"的研究,他抓住一切机会从各个方面搜集学习相关知识。这也是他走上养猪致富之路的人生起点……
抉择:为学养猪放弃保送,我要走自己的路!
在学校表现优异的秦英林,临高三毕业时被学校推荐去河南大学。那个年代推荐一名学生要经过各个方面调查讨论,非常不容易,刚接到这个通知时秦英林也着实兴奋了一把。但当他静下来,他就一遍遍的责问自己:"我到底要做什么?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好的猪倌,到河南大学我能实现我的理想吗?"
抉择是痛苦的,但秦英林很确信自己内心的答案。当他告诉老师自己要放弃保送报考农大,老师都愣住了,所有人都愣住了。大家都以为他犯了傻。
凭着优异的成绩,秦英林如愿拿到了农大的通知书。可这个结果却并不令父母高兴。一次一个大叔就问父亲:"你儿子学习那么好,考到哪个大学拉?"父亲说"农业大学。"大叔笑着说:"那就顶于(方言:等如,和什么一样)没考上。"父亲也不做解释,摇摇头就回来了。这件事还是母亲后来讲给秦英林的。他不怨父亲不理解他,因为他知道,父亲是不甘心学习如此优秀的儿子放弃了那么好的机会……
就这样,秦英林开始了自己的人生征途……
因为有着学习目的明确,秦英林非常刻苦,他还拿到了当时学校“解剖学”自创建以来的最高分--92分。与此同时,他对于学习养猪知识的渴求几乎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先是向师兄借高年级关于养猪的书,等把课本都看完后,他又天天泡图书室,图书室关门了,他就去通宵教室继续看。只要关于"养猪"的不管什么书他都看,就连当时图书室仅有几本国外养猪的杂志他也没“放过”。
大学里的艰苦学习,为他以后的科技养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拼搏:东拼西凑、起早贪黑,为自己的理想鼓帆航行
89年毕业后,秦英林被在一家公司工作了4年,并在90年结婚,这时他也算是一个让人羡慕的技术人员了。可他并不痛快:工作和自己目标差的太多,也无法发挥自己的专长。他总是念念不忘自己从未放弃的理想―“养猪”。
"我不能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不能让4年自己的所学附之东流。"就这样,他再次拾起了自己专业。最开始条件不成熟,他就用下班时间帮一个朋友办猪厂,同时他还开始研制猪饲料,没想到吃了饲料的猪长的真的更快,当时他真是高兴坏了! 这时又正逢邓小平南下讲话,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浪潮,意气风发的他也决定为实现自己理想的鼓帆航行。他从哥哥那里借了8000元,又把弟弟准备盖房的1万多块全拿来了。尽管如此,当猪舍盖到一半的时候,兄弟们的血汗钱已经被花完了。秦英林记得很清楚的是,一天哥哥拉着他,掏着心窝子地说:"兄弟,现在把这些东西能卖的都卖了,亏了的,哥不怨你!"哥哥的话和眼神真的让他伤透了心。但从不认输的他还是努力的坚持了下来,到最后,他终于有了自己的"猪厂",虽然最初的猪场只有22头猪……
看着自己亲手喂养的小猪一个个长的又飞又壮,秦英林更加自信了。他相信自己的养猪技术能带来巨大的价值,所以他从不忘记给自己充电。在上班期间,他一直都是白天联系业务,晚上和业务员门一起讲课学习,并且经常通宵看书。他总是说:用知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致胜之道!
规划:要做"天下猪倌第一家","这个行业没人能和我竞争"
自己的"猪宝贝"三年后、五年后甚至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秦英林一直都有着自己非常明确、又非常富于激情的目标。他说,在公司规模上,他希望未来能达到22万到24出栏量,在国内达到第4位;同时,他还希望牧原养殖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育种公司。他强调说,"目前我国养猪在全球确实是霸王,但我们的猪种却是从国外进口进来的,所以我做梦都想做中国的育种公司。"据悉,7月份牧原养殖有限公司将从加拿大进口500头种猪(1.8万猪),目的就是为了做育种公司。 在工作中,秦英林也越来越深刻的体验到"做学问"的好处,经过自己和工作人员苦心研究,2003年的时候,公司每头猪的饲料成本下降了128元!2004年,秦英林开和工作人员一起研制了"早期隔离断奶技术",猪一般21-28天断奶,而他们把这个数字改写到了14天!同时,他们还自己制造了液体饲喂仪器,使用效果也非常好。
上一篇:喜莲娜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