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林乐知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万国,公报,中国林乐知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林乐知字荣章,生于美国乔治亚州。清代进士,基督教美国监理会传教士。咸丰十年(1860年),偕夫人来上海传教。同治三年(1864年)3月经冯桂芬介绍,担任上海广方言馆首任英文教习,聘期6个月。期满后参加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书工作,后又再次受聘担任英文教习,直到光绪七年(1881年)。期间,他上午教书,下午译书,16年中译述了《欧罗巴史》、《万国史》、《格致启蒙化学》、《格致启蒙天文》、《列国陆国制》等10余本有关外国历史、地理及自然科学的著作。
,简介
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旧上海著名的 翻译家和教会 教育家。美国监理会传教士 。字荣章。生于 佐治亚州伯克县。1858年毕业于埃默里学院。1860年到上海,曾从 王韬治汉学。1863年在清政府办的上海广方言馆任教习。1868年 江南制造局内设翻译馆,广方言馆移入局内,他兼译书。同年创办并主编《教会新报》(周刊)。1874年9月更名《万国公报》。1882年于上海创办中西书院并任监院。1887年林乐知加入同文书会工作。1889年2月《万国公报》复刊,并改为月刊,仍由其主编。 中日甲午战争前后,他宣传中国变法维新。主要编著有《中东战纪本末》与《文学兴国策》。1907年在上海去世。
生平
林乐知于1836年出身在美国佐治亚州,年幼时就失去双亲,由姨父母抚养成人。少年时代就信仰基督教,参加基督教美国南方监理会。1858年大学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860年6月受基督教美国监理会的派遣,携家眷前来上海传教。他在四处布道的同时,还努力学习中国文化,广泛结交社会名流。
1864年林乐知经人介绍,担任上海广方言馆教习1年。1867年重回广方言馆任西学教习,并兼任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翻译,前后共16年,由于工作努力,曾被清政府授予五品顶带官衔。
1868年林乐知在担任《上海新报》编辑期间,创办了中文教会期刊《教会新报》。1874年9月,他将该期刊从第301期开始改名为《万国公报》(周刊)。1883年后因其忙于中西书院事务,无法兼顾而停刊。
1881年林乐知为了实现把办教育作为宗教渗透、推进中国政治改良、扩大西方国家影响愿望,辞去上海广方言馆教习和制造局翻译职务,在上海法租界八仙桥创办了“中西学堂第一分院”,当时置办工料费由监理会承担,书籍等费用,由募捐而来。第二年,林乐知又于虹口吴淞路开设了第二分院。为谋发展,林乐知在“西国劝捐,历四五年”,购得吴淞路分院旁地皮35亩,合分院,共41亩,另建新校舍。落成后,两分院一并迁入,学校正式命名为“中西书院”,他自任院监。
林乐知对中西书院的教学体制作了精心策划,提出了完整的“三级教育体制”,即初级、中级、高级三等,使学生各得其所,循序渐进;在教学内容上他十分强调“中西并重”,它的西学科目包括数学、科学、地理及政治等各门知识,于当时或只重西文,或仅学兵艺的西学堂相比,比较接近现代的学制及教育理想;宗教科目在教学内容中所占的分量很少,没有规定的经课,学生也无须成为教徒。中西书院创立后,深受上海新兴资产阶级的青睐,很多官吏绅商大力捐助它,因而经费能够自足。中西书院于1911年迁往苏州,并入东吴大学。
1887年林乐知参加威廉臣所改组的上海广学会的编辑工作,译述西书10余种,其中最著名的是《中东战纪本末》,在其译著中要中国“敦聘西国贤臣”作为政府的“宾师”来策划中国的新政。他长期从事书刊出版,自己可作著作也很多,主要有《文学兴国策》、《新治安策》、《中国历代度支考》、《五洲女俗通考》等。广学会成立后,《万国公报》恢复出版,并成为广学会的机关刊物,仍由林乐知主持,一直到1907年他去世为止。该报“多记载泰西各国地理、历史及社会风俗等,我国人多读而喜之,每月销行四千余册”,对当时的维新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
由于成功地创办了中西书院,林乐知建议监理会女子部在上海开办女学,招收上海上流社会女子,作为扩大基督教影响的另一途径。1890年监理会批准在上海设立女学。林乐知和海淑德遂在上海筹设中西学塾。1892年3月正式开学。中西女塾学制10年,虽自称“中西并重,不偏依”,实则以西学尤其是英文为主。中西女塾在教学过程中,举凡格致、算学、地理诸科以及宗教,只要学生力所能及,皆以英语教学,与中西书院不同的是宗教课程是必修课程之一。中西女塾开校时仅有学生5人,但随着风气渐开,学生日益增多,到20世纪,成为上海上流社会女性梦寐以求的“镀金”圣地。
到了19世纪90年代,因广学会和《万国公报》的工作越来越吸引林乐知的兴趣,他在1895年辞去了中西书院院监的职务,专事办报与译著。
1905年5月林乐知短期回国,受到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接见。1906年返回上海,1907年5月因病在上海逝世。
中国岁月
在近代中国,林乐知的形象,似乎更像是一位传播西方文化的使者,而非庄重的传教士。之所以如此,与林乐知对中国社会的了解以及他的传教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1859年12月,23岁的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同夫人及他们还不到5个月的女儿踏上了驶往中国的航船,经过210天的艰苦航行于1860年6月来到了上海,开始了他在中国长达40多年的生涯。
林乐知到中国后,起了个中国名字叫林约翰,后取中国名言“一物不知,儒者知耻”之意,更名林乐知,字荣章,有时常自称“美国进士”,显示出他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数年后,他的中文学习颇有进步,大致过了语言关。但这时美国由于爆发了南北战争,监理会无法顾及林乐知的生活,使他的经费无处筹集。不得已,林乐知为求生路,在冯桂芬的介绍下到上海广方言馆教书,还曾典卖教会财物,贩卖粮食、棉花和煤炭,当保险部门的经纪人。后受徐寿之请,到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译书。从《教会新报》的有关记述分析,林乐知译的书有《格致启蒙博物》、《格致启蒙化学》、《格致启蒙天文》、《格致启蒙地理》、《万国史》、《欧罗巴史》、《德国史》、《俄罗斯国史》、《印度国史》、《东方交涉记》、《列国岁计政要》、《列国陆军制》、《新闻纸》、《地学启蒙》等10余部。由于教书认真,译书勤奋,清廷赏以他五品顶戴的官衔。这一时期,林乐知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了解日益加深,他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适应中国文化,让基督教在中国广泛传播。 在晚清基督教新教派(Protestant Christianity)的传教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习惯上所称的“直接布道式”,就是涉足中国的乡村、城市,面对广大的平民百姓,宣讲教义,歌颂上帝,发布传单,广送宗教图书,选择合适地点建立教堂。也就是为传教而传教,较少触及中国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也不去办报、兴学、建医院等。从1807年马礼逊(Robert Morrison)来华后的多数传教士都是采用的这种方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收效并不显著。林乐知来华之后,采用的也是这种方法。1861年,他对南京的太平天国异乎寻常地感兴趣,企图由太平天国打开一个缺口,推进传教事业。他邀请同行好友,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南京,拜见了洪仁�,但太平天国忙于对付清军的围攻,并未对林乐知的传教要求发生兴趣。70年代之后,林乐知等个别传教士提出了一种新的所谓“自由派”(liberal)的传教方式。这种方式要求传教士一要认真了解和研究中国社会,针对中国的文化特点去改造中国;二要把基督教义和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巧妙地揉合起来,逐步以基督教文化代替儒家文化;三是以传播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为手段,如办教育、建医院、办报纸等,提高中国人的素质,扩大基督教文化的市场,吸纳更多的华人入教。
上一篇:杨超越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