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施佩尔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希特勒,佩尔,德国施佩尔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阿尔贝特·施佩尔,一译斯皮尔(Albert Speer,1905―1981)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建筑师,因其建筑设计特点再现了希特勒青年时期的梦幻,从而受到希特勒的赏识,成为他的密友之一。施佩尔从此飞黄腾达,先后担任希特勒的私人建筑师,德国建筑总监,军备与战时生产部部长,使德国的战争机器高速运转起来。因此,人们认为战时的施佩尔对德国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比希特勒、希姆莱、戈林、戈培尔和那些将军元帅们更为重要,他们或多或少都成了施佩尔的辅助者,因为事实上是施佩尔在操纵战争这台巨大的机器。
,建筑工程师
阿尔贝特-施佩尔(1905――1981)
施佩尔本是一名自命非凡的建筑师,但却一直没有人雇佣他。后来一次偶然的 机会遇到了Hitler,施佩尔为人正直,喜欢实话实说,不喜欢溜须拍马,在HITLEER 面前依然如此,HITLER 对他的印象很好。后来他为HITLER 设计了小室很和HITLLER 心意,希特勒就喜欢上这个正直的人。第三帝国著名的总理府就是施佩尔设计的 ,该建筑气魄宏大非同一般,希特勒看后对他大加赞赏。后来施佩尔就成了希特勒的心腹,并且部部攀升一直升到战时部长。在第三帝国对外侵略战争中,他作出了一切努力,使第三帝国的战时生产能力达到了最大限度,并且为希特勒提了很多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施佩尔很早就看出了德意志败局已定,并极力劝阻希特勒无奈希特勒并不听取。在的二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希特勒看到败局已定就下令实施“焦土政策”-炸掉当时德国的一切基础设施、军用设施、民用设施和工业设施。 施佩尔考虑到战争结束后德国人民面临的生存条件并没有执行希特勒的决议,并通过广播让其他狂热分子停止破坏活动。在希特勒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施佩尔冒着苏联的炮火到“狼穴”看望了希特勒――这个曾经令他狂热崇拜而如今却老态龙钟气息奄奄的元首!并且劝希特勒不要离开柏林,要抗争到底。希特勒听从了他的建议并且出人意料的原谅了他对他的被判!而后施佩尔含着眼泪离开了狼穴,不久希特勒就自杀了!
二战后,施佩尔作为战犯在纽伦堡北审讯,由于他认罪态度非常好最终被判刑20年!
之后,施佩尔出了战争回忆录《第三帝国内幕》来缅怀那段痛苦的会议!但他始终对希特勒保有难以言表的情感!
人物生平
神秘的纳粹战犯------施佩尔
我爱读书,尤其喜爱读一些文笔不错的历史知识方面的书。最近又研读了一套《第三帝国的兴亡》。这是由美国著名记者威廉.夏伊勒在战后翻阅了珍藏在各国档案馆里的大量珍贵历史文献用五年多的时间而写的,是对第三帝国的历史研究最权威的著作之一。
人们在谈论二战中希特勒的手下时,知道最多的是戈林、戈培尔、希姆莱,以及军队中的将军和元帅。在希特勒众多的追随者和帮凶中,有一个人却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就是施佩尔也有的书译为“斯佩尔”。施佩尔以一个民用建筑师的身份被希特勒看中并提拔到纳粹核心领导集团,在政治的崛起之快、地位之高,是史无前例的;他比希特勒年龄小,相差达16岁之多,而与希特勒却成为至交,私交之深在整个纳粹领导集团中无人可及;他是一个建筑师,可是在希特勒让他担任战时军备部长的职务后,从没有工厂管理经验的他竟然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极大地提高了纳粹德国军工厂的生产能力,为希特勒庞大的战争机器提供了物质保障;在希特勒穷兵黩武疯狂发动战争攻打别国时,他却想通过暗杀来结果希特勒的生命;在希特勒被盟军打败败退本土,他下达了炸毁德国基础设施命令时,施佩尔却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拼死阻止这些命令的执行;在希特勒穷途末路被困在柏林濒临死亡的时候,他又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飞到即将陷落的的希特勒驻地去看望他……。
施佩尔在战争中的作用之大,以及在战争后期的行为之怪异,在纳粹高层领导集团中是绝无仅有的。施佩尔是一道难解的谜:究竟是无辜的“好纳粹”,还是希特勒这个混世魔王的大帮凶? 他也是众多历史学家们为其在战争中罪行和作用争论不休的少有的纳粹战犯之一。
关于施佩尔这些问题,很难找到现成的答案,即使是专门研究二战历史的专家们也是如此。我又查找和翻阅了一些别的资料,对施佩尔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在这里写下来,供感兴趣的博友们讨论。
童年时期
阿尔伯特.施佩尔于1905年出生在曼海姆一个富有的建筑师之家,从小就希望成为他父亲那样的建筑师。 1923年施佩尔受父辈之命,在卡尔斯鲁厄、慕尼黑和柏林自由大学攻读建筑学。毕业后,他先后进入卡尔斯鲁赫高等专科学校和柏林―夏洛腾堡高等专科学校。 1928年毕业,成为学校最年轻的助教。
加入纳粹党
1931年1月,26岁的施佩尔在听了希特勒的一次演说,希特勒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遂申请参加纳粹党。1932年,施佩尔由于主持装修了戈培尔的官邸和制定了纳粹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场设计而引起希特勒的注意,成为希特勒的私人建筑师。此后,凡是希特勒要去的地方,施佩尔都是首席装饰师。
施佩尔搞的柏林城市模型设计,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火车站,长170米、高117米、进深119米的凯旋门,能容15万人的圆顶大会堂,能容40万人的运动场,有1.5万个床位的大宾馆以及各类巨型建筑。
他的设计,经常使希特勒激动不已,并把完成这一规划当成他活着的惟一愿望。希特勒还经常带领他的亲信来参观,向客人做详细讲解。而施佩尔的父亲看过模型后,只是耸耸肩说:“你们完全疯了。”1937年1月,施佩尔被希特勒授予国务秘书级振兴德国首都总监头衔。
受到赏识
1933年3月纳粹上台之后,施佩尔受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之托改建宣传部。施佩尔的组织才干受到希特勒的赏识,以后希特勒亲自指令施佩尔改建帝国总理府。在很短的时间里,希特勒与比之年幼16岁的施佩尔间建立了密切的个人关系。施佩尔从此飞黄腾达,先后担任希特勒的私人建筑师,德国建筑总监,军备与战时生产部部长,使德国的战争机器高速运转起来。有历史学家认为,战时的施佩尔对德国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比希特勒、希姆莱、戈林、戈培尔和那些将军元帅们更为重要,因为事实上是施佩尔在操纵战争这台巨大的机器。
二战期间
德国发动对法战争后,施佩尔开始承担空军的营建任务。1941年,他被任命为军备建筑的负责人。苏德战争爆发后,施佩尔组织了“施佩尔建筑班子”,主持了南俄铁道的修复工作。
1942年初,施佩尔被任命为第三帝国军备部长,主管军需工作。并被戈林委任为“四年计划范围内负责军备生产的全权总代表”。
在指导军备生产过程中,施佩尔创立了全面的“工业自行负责制”,使军备生产出人意料地飞速发展。他按不同的武器系统设立了3个“指导委员会”和与之相联系的“企业联合组织”,把战争初期军备生产的手工业方式变成了装配线型的工业化过程。施佩尔任军备部长半年后,军备生产的总产量就增加了60%。到1944年7月,在劳动力只增加30%的条件下,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他信任工业界的负责人,使他们积极主动,自觉负责,敢拿主意。在工作中,他喜欢令人不舒服的共事者,而不喜欢百依百顺的工具。
上一篇:夏嘉伟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