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苏定方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突厥,总管,公元苏定方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苏烈,字定方,生于公元592年,冀州武邑(今属河北省)人,后迁居始平(今陕西兴平以南)。历任唐朝左武侯中郎将、左卫中郎将、左骁卫大将军、左卫大将军之职,封邢国公,加食邢州、巨鹿三百户。他从一员普通战将,靠战功累迁为禁军高级将领,并以其先后灭三国、擒三主的非凡战绩和正直的为人而深受太宗和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屡委以重任,是唐初朝廷的一员得力干将。,
苏定方 - 基本资料
姓名:苏定方
生卒:公元592年--667年描述:唐朝著名军事将领籍贯:冀州武邑(今河北省武邑县)人
苏定方 - 个人概述
苏烈,字定方,生于公元592年,冀州武邑(今属河北省)人,后迁居始平(今陕西兴平以南)。历任唐朝左武侯中郎将、左卫中郎将、左骁卫大将军、左卫大将军之职,封邢国公,加食邢州、巨鹿三百户。他从一员普通战将,靠战功累迁为禁军高级将领,并以其先后灭三国、擒三主的非凡战绩和正直的为人而深受太宗和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屡委以重任,是唐初朝廷的一员得力干将。苏定方 - 职业生涯
苏定方少时以勇猛闻名,十五岁随父上战场,原来是窦建德的部下,后归李唐。公元六三零年,他随李靖突袭东突厥,定方率两百骑兵为前锋,乘天大雾,直冲进敌军统帅的帅帐,杀得颉利可汗猝不及防,仓惶逃走,为阴山之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以后,又随程名振东征高丽,得胜归朝,授右屯卫将军,临清县公。 公元六五六年,西突厥进犯,苏定方跟随葱山道大总管程知节征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唐的大部队与西突厥四万精兵遭遇时不支,苏定方率五百骑兵冲入敌阵,斩敌千余人。副总管王文度妒定方的功劳,千方百计阻其继续追击敌军。他对程知节说:“敌军虽退,我死伤也不少,现在应巩固阵地,加强防卫工作,等敌军来犯再歼,才是万全之策。”定方得知,立即找到程知节,坚持己见说:“天子下令讨敌,现在反倒惧攻自守,如何立功?你是大将军,不应该受别人左右。”他建议先把王文度囚起来等皇上的命令,程知节不听,这次西征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公元六五七年,苏定方升伊丽道行军总管,率领万余唐兵和回纥兵组成的混合军团征讨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先击木昆部,破之。部队到了曳�A河西,贺鲁率军十万将他们包围。苏定方命步兵持矛环据南原,自率骑兵列阵于北原。西突厥军三冲南原未逞,苏定方率骑兵乘势反击,大败西突厥军,追击三十里,斩获数万人。接下来前进的途中天降大雪,苏定方说服部众昼夜兼程,继续追歼,在双河时与南路唐军会师又长驱二百里,直抵金牙山贺鲁牙帐,把西突厥的老窝端了,破其数万人,悉归所部。又派了一队人马继续追击逃亡的贺鲁父子,最终生擒阿史那贺鲁。此战,苏定方对西突厥实行分化和重点打击相结合的方略,攻守兼施,及时反击,穷追猛打,连续作战,终获大胜。战后,因功拜左骁卫大将军、刑国公。 公元六五九年,西城思结部酋长都曼勾结疏勒等三部叛离唐朝廷,唐高宗诏令定方为安抚大使,率兵征讨。定方选精卒一万,劲骑三千,立即出发,昼夜兼程行三百里,迅速抵达都曼劳地,都曼没想到唐军这么快就到达,大惊失措,全军乱成一团,大败而逃。定方跟踪追击,把都曼团团包围起来,迫其投降,俘献于朝。 公元六六零年三月,新罗王上表求援,诉百济进扰新罗,唐高宗任命苏定方为神邱道行军大总管,率十万大军分水、陆两路进军百济。至熊津江口,正值百济派兵前来防守,定方下令不待整列,立即向敌军冲击。百济兵不但没站住脚,连喘息的功夫都没有就遭到进攻,立即大乱奔逃,数千人被杀,所余兵卒拼命逃走,唐军在后步步追击,迅速赶到百济首都。百济王倾力相拒,被唐军一阵冲杀,损失万人,抵当不住退回城内。他们刚进城,唐军已跟踪而入,城门都来不及关,只好退守内战。定方乘胜猛攻,守城将士陆续投降,百济王父子无路可走,最后也只得面缚投降。战后,朝廷任命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公元六六七年,苏定方病卒,享年七十六岁。苏定方 - 少年悍将
隋炀帝大业末年,黄河流域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苏定方之父苏邕率乡里数千人组成地主武装,协助当地郡守镇压农民起义军。其时,还只是一名少年的苏定方便以作战悍勇而闻名乡间,史载“定方骁悍多力,胆气绝伦,年十余岁便随父讨捕,先登陷阵”。苏邕死后,苏定方奉郡守之命指挥起这支队伍,“讨捕”之事很快便有了起色,“定方领兵破贼首张金称于郡南,手斩金称;又破杨公卿于郡西,追奔二十余里,杀获甚众”。其后,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英雄逐鹿中原,隋朝统治土崩瓦解。苏定方又先后投于窦建德和刘黑闼的帐下,为建德部将高雅贤之养子,斩将夺旗,“攻城陷阵,定方每有战功。”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消灭了割据势力,刘黑闼兵败身死,苏定方遂回归乡里,过起了隐居生活。
苏定方 - 从征东突厥
贞观初年(公元627年),苏定方被人所说动,离开家乡,效力于朝廷。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苏定方随李靖出征东突厥。两军大战于碛口(碛,音器,今内蒙古二连浩特市之西南),“定方率二百骑为先锋,乘雾而行”,离敌军一里许,突然雾散,定方当机立断,挥军掩杀,歼灭突厥数百骑,突厥首领颉利(颉,音鞋)及隋公主狼狈逃走,余众皆伏地而降。由于在此次征服东突厥的战争中,苏定方表现突出,班师后即被提拔为左武侯中郎将。高宗永徽年间又迁为左卫中郎将。
苏定方 - 初战西突厥
显庆元年(公元656年),苏定方随左卫大将军程知节征讨西突厥贺鲁部,苏定方任前军总管。此次战争,西突厥出动了大批精锐骑兵。唐军至鹰婆川,“突厥有二万骑来拒,…突厥别部鼠尼施等又领二万余骑续至”。两军展开恶战,唐军前锋苏海政部受阻不进。此时苏定方正率部在山间休整,无意中发现突厥主力就在对面山岭上,便“率五百骑驰往击之,贼众大溃,追奔二十里,杀千五百人,获马二千”,突厥人马遭受突然袭击,死伤惨重,所弃军需物资“绵亘山野,不可胜计”,战况出现了转机,开始变得对唐军有利起来。但是由于副大总管王文度的嫉妒和大总管程知节怯敌,致使唐军没有乘胜追击,扩大战果,而是整日在原地操演,致使“马多瘦死,士卒疲劳,无有战志”。对此定方心如火焚,进言道:“本来讨贼,今乃自守,马饿兵疲,逢贼即败,怯懦如此,何功可立?”最终唐军无功而还,大总管程知节、副大总管王文度等人皆因胆怯畏战和参与杀俘谋财被撤职查办,唯苏定方却因主战有功而被提升为行军大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