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左宗棠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左宗棠,伊犁,光绪左宗棠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沙俄闻讯,火速增兵坚守伊犁,并派出舰队游弋在海上,中国沿海省市天津、奉天(今辽宁)、山东先后警报,都处于戒备状态。清廷在此情形下,召回左宗棠,左宗棠交棒刘锦棠,踏上回京之旅。当时正值俄土战争结束后不久,沙俄相对虚弱,加之其他的种种考虑,不欲开战,闻知左宗棠入京,反而担心中俄全面决裂,在谈判桌上终于让步。
1881年(光绪七年)2月24日,曾纪泽与俄方代表订立了《中俄伊犁条约》和《陆路通商章程》。较之《里瓦几亚条约》,中国虽赔款增加,并仍割去了伊犁霍尔果斯河以西之领土,但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一带地方,在领事等问题上也收回一些利权。同日左宗棠抵京。他对这一条约态度复杂,一面说“界务无损”、“商务亦尚相安”,对曾纪泽也赞扬道:“�赂沾诵校�于时局大有裨益,中外倾心,差强人意也。”然而,他一年多后致信刘锦棠时又说:“伊犁仅得一块荒土,各逆相芘以安,不料和议如此结局,言之腐心!”
总督两江
1881年,左宗棠应诏至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管理兵部事务,在此期间参与练兵、治河、禁烟等事。但他与同僚不和,自己也不习惯于任职中枢。1881年(光绪七年)10月,左宗棠调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两江总督任上,左宗棠兴办水利,改良盐务,支持洋务,重视海防。1883年(光绪九年),他还曾赴山东镇压王觉一起义。
1882年(光绪八年),沙俄正式交还伊犁,左宗棠第五次向清朝政府奏请新疆建省,提出乘新疆收复伊始和西征大军未撤之威,不失时机地建省设县。这样顺应民心,有利于百废待举,恢复元气,实行切实有效的管理。左宗棠恳切陈词说服了清朝政府,同意着手在新疆建省。时任新疆巡抚的刘锦棠,制订了建省的具体方案。省会设于迪化(今乌鲁木齐市),下设镇迪道、伊塔道、阿克苏道、喀什噶尔道及以下设府、厅、州、县。伊犁仍设将军府,但不再统帅全疆的军政事务,政治中心移至迪化。1884年(光绪十年)11月16日,户部奏请添设新疆巡抚、布政使各一人,除刘锦棠任巡抚外,又调甘肃布政使任新疆布政使。由此,新疆省正式建立。
中法战争
1883年(光绪九年),越南局势恶化。左宗棠上奏分析局势,自请赴边督军,并令王德榜招募士兵组成恪靖定边军,准备作战。清廷同意了左宗棠的部分请求,但未同意左宗棠亲赴前线。
1884年(光绪十年)1月,左宗棠因目疾请求回籍调治。4月,左宗棠因中法战争战事紧张提前销假,6月,左宗棠入京任军机大臣,并管理神机营事务。8月,孤拔所率法军于在马尾海战全歼驻扎福建马尾的中国海军(习称福建水师),破坏福州船政局。9月,坚决主战的左宗棠奉旨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闽海军务,挽救战局。12月,左宗棠抵达福州,积极布防,并组成“恪靖援台军”东渡台湾。
1885年(光绪十一年)3月,黑旗军、恪靖定边军等在镇南关得胜,夺取了谅山。清政府“乘胜即收”,令前线各军停战撤军,与法国议和。左宗棠不满,上《密陈要盟宜慎防兵难撤折》,但没能改变清廷的方针。他并批评主和的李鸿章:“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李鸿章恼怒之余,拿左宗棠的下属开刀,指使亲信潘鼎新、刘铭传等陷害攻击“恪靖定边军”首领王德榜,并诬告台湾道刘�H十八款,使他们失去兵权。左宗棠上书朝廷为属下鸣冤叫屈,并称病求退。
抱憾而终
1885年(光绪十一年)7月29日,病重的左宗棠连上两折,其一请求专设海防大臣,其二请求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不久,清廷成立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台湾设省也终于实现。
1885年(光绪十一年)9月5日(七月二十七日),左宗棠在福州病故,享年七十三岁。他在临终口授遗折时先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又说:“而越事和战,中国强弱一大关键也。臣督师南下,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怀恨平生,不能瞑目!”他进而指出中国“西域初安,东洋思逞”的危险局势,请慈禧及光绪帝重视海军、铁路、矿务、船炮等问题。他还规劝皇帝发愤图强,“移不急之费,以充军实”,“节有用之财,以济时艰”,“上下一心,实事求是”:如此则“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朝廷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入祀京师的昭忠祠、贤良祠,并建专祠於湖南及他所立功的诸省。
主要成就
参见:洋务运动与清军收复新疆之战
人物评价
史书评价
《清史稿》:①宗棠为人多智略,内行甚笃,刚峻自天性。……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门者,成德达材不及国�O之盛云。②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过人。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待将士以诚信相感。善於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
名人评价
胡林翼:①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②精熟方舆,晓畅兵略,在湖南赞助军事,遂已克复江西、贵州、广西各府州县之地。名满天下,谤亦随之。其刚直激烈,诚不免汲黯太戆、宽铙少和之讥。要其筹兵筹饷,专精殚思,过或可宥,心固无他。
潘祖荫: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曾国藩: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李鸿章:周旋三十年,和而不同,矜而不争,唯先生知我;�j耀九重诏,文以治内,武以治外,为天下惜公。
彭玉麟:公是诸葛第一流,膺专阃廿有八年,旋乾转坤,最难得不矜不伐;我道汾阳再世,历中书二十四考,忠君爱国,直做到全始全终。
曾国荃:①佐圣主东戡闽越,西定回疆,天恩最重武乡侯,实同是鞠躬尽瘁;惟贤臣生并湖湘,位兼将相,地下若逢曾太傅,庶无负以人事君。②幕府封疆,书生侯伯,孝廉宰辅,疏逖枢机,系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魂魄常依帝左右;湖湘巾扇,闽浙楼船,沙漠轮蹄,中原羽檄,壮圣主威灵于九万里,声光远烁海东西。
翁同��:其豪迈之气,俯仰一世。
光绪帝:大学士左宗棠,学问优长,经济闳远,秉性廉正,莅事忠诚。由举人、兵部郎中带兵剿贼,迭著战功,蒙文宗显皇帝特达之知,擢升卿寺。同治年间,剿平发逆及回、捻各匪,懋建勋劳。穆宗毅皇帝深资倚任,畀以疆寄,��陟兼圻,授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运筹决胜,克奏肤功。简任纶扉,优加异数。朕御极后,特命督师出关,肃清边圉,底定回疆,厥功尤伟。竭谋赞画,悉协机宜。旋任两江总督,尽心民事,裨益地方,扬历中外,恪矢公忠,洵能终始如一。
《御赐祭文》:①东平浙水,南靖闽都,西极昆仑,北清畿甸。②书勋则钟鼎千秋,论治而堂廉一德。
林世焘:绝口不提言和事,千载独有左文襄。
唐才常:左、彭(彭玉麟)二公之直烛巨奸,不顾身家,绝无附会。
裴景福:左文襄佐骆文忠(骆秉章),仅一幕职而得行其志,似愈于曾文正(曾国藩)之为相;奉命出征,发谋出虑,朝廷亦从不牵制,此老一生际遇,文正不如也。
上一篇:蔡小豆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