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左宗棠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左宗棠,伊犁,光绪左宗棠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876年(光绪二年)1月,左宗棠援引沈葆桢为台湾防务借款之旧例,请求借洋款一千万两。不料遭沈葆桢反对。几经波折,清廷最终下诏,令户部拨款200万两、各省协饷300万两而准左宗棠自借洋款500万两。但经费仍为不足。左宗棠后又曾于1877年(光绪三年)、1878年(光绪四年)、1881年(光绪七年)三次为西征军借洋款,总计于1874年(同治十三年)至1881年(光绪七年)间向洋商借款1375万两,另向华商借款846万两。
准备物资
左宗棠此前已在兰州建立“兰州制造局”(亦称“甘肃制造局”),为西征军修造枪炮。为了对付阿古柏军的洋枪洋炮,并由广州、浙江调来专家和熟练工人,在兰州造出大量武器,还仿造了德国的螺丝炮和后膛七响枪,改造了中国的劈山炮和广东无壳抬枪。
左宗棠事先命西征军前锋部队统帅张曜,驻军哈密兴修水利、屯田积谷。1876年(光绪二年)一年收获粮食5160余石,基本上可以解决该部半年军粮所需。然而毕竟缓不济急,为运输军粮,左宗棠又建立了四条路线:一是从甘肃河西采购军粮,出嘉峪关,过玉门,运至新疆的哈密;二是由包头、归化、宁夏经蒙古草原运至新疆东部的巴里坤或古城(今奇台);三是在新疆东部采买;四是向俄国人购买,1875年左宗棠曾接待俄国索斯诺夫斯基一行并与之订立购粮合同,一说这部分粮食实际来自伊犁。此外,左宗棠广设运粮台站,并于官运之外借用民力,节节转运。
克复北疆
1876年(光绪二年)4月,左宗棠在肃州祭旗,正式出兵。此时,左宗棠指挥的西征军有刘锦棠所部湘军25个营(后迭增至32营),张曜所部嵩武军14个营和徐占彪所部蜀军5个营,金顺的部队整编为40营,加上担任防守任务的清军,共有马、步、炮军150余营,兵力总数约7、8万。但真正开往前线作战的只有50余营,2万多人。因行军其间要经过著名的莫贺延碛大沙漠,流沙数百里。粮草可以马驮车载,长途运输,“惟水泉缺乏,虽多方疏浚,不能供千人百骑一日之需,非分期续进不可”。大部队行军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人畜饮水难以解决,所以只有分批分期地行进。左宗棠坐镇肃州,命刘锦棠、金顺分兵两路,先后率师出关。他把大军分作千人一队,隔日进发一队,刘锦棠走北路,金顺走南路,到哈密会齐。 刘锦棠率领西征军主力自肃州入新,至哈密行程约1700里,很顺利地进入哈密。部队各营到达哈密后,把从肃州等地陆续运往哈密的军粮再辗转搬运,翻过东天山九曲险道,分运至巴里坤和古城。
很快,刘锦棠的前锋部队,占据了距离乌鲁木齐只有不足三百里的济木萨(今吉木萨尔县)。8月,刘、金两军协力,经激战攻下乌鲁木齐外围的古牧地;阿古柏的帮凶白彦虎、马人得弃乌鲁木齐而逃,刘锦棠遂兵不血刃收复乌城(8月18日)。随后,金顺进占昌吉,荣全在刘锦棠协助下攻克玛纳斯城。至此,北路荡平。
打开南疆
达坂、托克逊、吐鲁番三城,是南疆的门户,对战局影响甚大。左宗棠告诫刘锦棠不要急于进兵;他并布置三路进军计划,促金顺留守乌城,而以刘锦棠为前线总指挥。
1877年(光绪三年)4月,刘锦棠出兵,迅速收复达坂城(4月20日)和托克逊城(4月26日);徐占彪与张曜在盐池会师,攻克吐鲁番门户七克腾木(4月21日)。阿古柏逃往焉耆,留其幼子驻守库尔勒为其垫后。不久,刘、张、徐三军合击,又收复吐鲁番(4月26日);阿古柏一看通往南路的门户打开,自知大势已去,乃服毒自杀(一说被毒杀)。阿古柏的长子胡里为争权夺位杀死其弟,率领残部逃往喀什。白彦虎率领余众逃窜到开都河一带。
清军收复新疆过程中,英使威妥玛多次对清廷展开恫吓,此时又劝清廷停止进军、将阿古柏势力认作藩属,海防派亦运作朝廷,清廷遂向左宗棠说明 ,“廷臣聚议,西征耗费巨款,今乌城、吐鲁番既得,可以休兵”,并让左宗棠“统筹全局”,提出己见。左宗棠上疏据理力争,强调新疆的战略意义、当前的大好形势,并提出要在新疆实行省制,最后得以继续新疆收复战。
收复南疆
此时,沙俄又和土耳其发生战争,金顺建议乘虚袭取被沙俄霸占的伊犁。左宗棠认为师出无名,反遭其谤,留下不打。同年8月,大军从正道向西挺进,先收复南疆东四城(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10月间,西征军先后收复喀喇沙尔(焉耆,7日)、库车(8日)、库尔勒(9日)、拜城(21日)、阿克苏(10月24日)、乌什(26日),白彦虎一路西逃并劫掠秋粮。东四城既克,西四城(喀什噶尔、英吉沙、叶尔羌与和田)之敌自乱阵脚,相互攻杀。12月间,刘锦棠进军,先后收复喀什噶尔(17日)、叶尔羌(18日)、英吉沙尔(24日),阿古柏的长子胡里与白彦虎逃往俄国。1878年1月2日(农历仍为光绪三年),和田克复。至此,这场由英、俄两国支持的阿古柏之乱乃告平息。见此情景,住在山中的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十四个部落,争相内附。
仅一年多时间,左宗棠就指挥西征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清廷嘉其功,诏封二等恪靖侯。新疆各地也于大小村镇建立左公祠,烧香礼拜。
伊犁谈判
1871年(同治十年),沙俄乘阿古柏侵占新疆之机,派兵侵占了伊犁,宣布“伊犁永远归俄国管辖”,但当时沙俄因克里米亚战争,比较虚弱,其驻华公使不得不在照会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时说些外交辞令,称占领伊犁是为了“安定边疆秩序”,“只因回乱未靖,代为收复,权宜派兵驻守,俟关内外肃清,乌鲁木齐、玛纳斯各城克服之后,当即交还”。但不料清军果真收复了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城,被落了口实。左宗棠借此强调俄方有归还许诺在先,所以要先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伊犁问题。
1878年(光绪四年),左宗棠多次上书朝廷,讨论在新疆设省以及收回伊犁,引渡胡里、白彦虎等事宜。他也与俄国方面有所交涉,并曾致书俄国土耳其斯坦总督康斯坦丁·彼得洛维奇·考夫曼(Константин Петрович фон-Кауфман),但无果。清廷派遣崇厚为全权大臣出使俄国进行谈判。然而谈判中,沙俄条件苛刻,且一边谈判,一边白彦虎和伯克胡里不断武装侵扰中国边境。
1879年(光绪五年),在沙俄的威逼下,崇厚签订《里瓦几亚条约》。左宗棠闻讯,向清廷陈奏。他分析,伊犁本非沙俄领土,归还理所应当,但沙俄不仅勒索费用,而且要割取伊犁附近领土,使伊犁变成一座孤城,断然不可。至于增设领事,一面是拓展商务,更是借此渗透势力。他痛陈:“武事不竞之秋,有割地求和者矣。兹一矢未加,乃遽议捐弃要地,餍其所欲,譬由投犬以骨,骨尽而噬仍不止。目前之患既然,异日之忧曷极!此可为叹息痛恨者矣!”他提出:“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敢不勉旃。”清廷被说服,于是治崇厚罪。
1880年,清廷派曾纪泽出使俄国,重议条约。与此同时,左宗棠兵分三路向伊犁方向挺进:命金顺部出精河为东路;命张曜部驻特克斯河畔为中路:命刘锦棠部出布鲁特游牧地为西路。左宗棠认为“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也,老怀益壮”,遂由肃州出发入疆,坐镇哈密亲领后路声援。同时,左宗棠将其棺材从肃州运到哈密,借以表示收复伊犁血战到底的决心。左宗棠在哈密生活了四个月,为了减轻内地长途调运军粮的困难,改善天山运道,修筑盘曲山路;筹集粮秣,发动军民屯田垦荒,兴修水利,增粮积谷。并在哈密大本营加紧训练,提高部队战斗力。期间,上海“泰来洋行”的德国技师福克曾在哈密与左宗棠会面。此外,1880年(光绪六年)9月,左宗棠筹建已久的“甘肃织呢总局”(亦称“兰州机器织呢局”)正式开工,这是中国第一个机器纺织厂。
上一篇:蔡小豆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