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德张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光绪,慈禧,太监小德张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各地纷纷宣布独立,大势已经不可逆转。隆裕太后召开御前会议。王公大臣,满汉官员的想法与看法都不一致。有的说跟革命党打,有的说退位,议来议去也,不见个眉目。此时的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狼子野心,一心称帝。因此他借机一方面与革命军交好,一面向清廷施加压力,最后孙中山在担任临时大总统之际,表示只要袁世凯拥护共和,使清帝退位,自己愿拥他为总统。一旦当了大总统离自己的皇帝梦也就越来越近,而且还可以控制局势,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于是,袁世凯找到小德张,许以巨额金钱,借他之口向隆裕太后施以威胁利诱的手段,劝其用清廷退位的方式,保证一生的平安与安逸。以隆裕太后为主的清廷在穷途末路之际接受了袁世凯的条件。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的诏书向全国颁布,宣统皇帝的年号保留了下来,小德张的地位也暂时维持住了。自宣布共和之后,小德张为了另爬高枝,他也猜透了袁世凯要当皇上的企图,便露出了在袁的宫内仍当大内总管的想法。可是这时袁世凯已经看出小德张对自己来说没有用了,便借口今后是共和了,应仿效国际通例,宫中不再用太监而婉言谢绝了。不过,袁世凯还算对得起小德张,问小德张愿意在哪儿住,小德张说愿在天津,于是袁世凯在天津给小德张定了两所房子。隆裕太后在公元1913年去世,小德张在宫中的靠山不复存在,他也厌倦了宫中的生活,便主动请长假离开整整生活了25年清宫,结束了自己的宦官生涯。
拥巨资穷奢加极欲
别看大清国完了,小德张可没完。建立民国之后,他为了躲避原来大清的王爷、贝勒们的白眼甚至谩骂,才到天津定居。他在天津41号路修的洋楼里“纳福”。他娶了四个老婆,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对女人越来越感兴趣,所以很多人猜测他和隆裕太后之间的关系非比寻常,不然隆裕不可能把他当作主心骨,完全信任。小德张过继他哥哥张月峰的儿子张彬如为继子。张彬如有三个老婆,二子一女,子名继光、继和,继光的神智不清,人皆以“傻大哥”来叫他;女名素霞。在“张公馆”里,有下人三四十个,什么门卫、账房、厨师、花匠、丫环、老妈等,是应有尽有。别看小德张当大总管只当了三年,但是产业这时已经很可观了,实现了他幼年发下的誓言,要有十辆、二十辆、一百辆像样的轿车子,把他表哥大杏比下去。在老家静海县唐官屯置地17顷,在北京南苑置地20顷,在天津英租界41号路,修楼房12座,在北京永康胡同建筑了一所宏大的宅院,另外在北京前门外鲜鱼口和北沟沿开设了永庆、永存两座当铺,资金达十多万两,还在北京大栅栏开设了祥益绸缎店,资金二十多万两。小德张大概估计到他坑得清王朝太苦了,他怕一些皇族雇人暗杀于他,他不仅深居简出,就是宾友来访,他也推托不见,故而去访的客人极少。伺候他的,是他从宫里带来的几个小太监。这几个小太监专门为他烧烟、倒茶、摆饭和招待来宾。小德张的家规很严,凡是男性一律不能进入内宅,对门户也非常注意,每日上锁、启锁,都亲自料理。
他的日常生活非常刻板,每天起床后,先由伺候他的小太监给他烧好12口鸦片烟,分为左、右侧卧各吸6口,吸完之后,立即下床,到院中散步,舞一趟太极剑,然后回屋吃早点。到9点钟,他在客厅中升坐,接见他的子孙、账房、管家等人。
小德张最后的一个妻子叫张小仙。关于张小仙的来历,据说,小德张初到天津时,住在重庆道,当时亟欲觅一称心的伴侣,便由他的表弟董墨臣和好友房玉林陪同,到日本租界妓馆一游,结识了一个叫方金翠的,二人也情意相投,并在一起照了相,小德张坐着,方金翠在旁边站着,闹得十分火热。每日戏院酒楼,花天酒地。当小德张提出要娶方金翠时,娼主索价大洋1000元,小德张也愿意花。只是方金翠提出,自己还是处女,不愿寂寞终身,坚决不肯跟随小德张。小德张一气之下,就在另一个班子里,花了1200元,买了一个处女,就是这个张小仙。听说小德张总喜欢让张小仙以口承受痰唾,再转吐至痰盂,相当恶心。
为了表示排场,就像人家娶亲一样,小德张身披花红亲自前去迎娶,鼓乐花轿,无一不备,就是拜天地、人洞房等等仪式,也应有尽有,样样俱全,仪式相当隆重,宾客盈门,还包了一座最大的酒楼,招待来宾。所不同的只有一点,就是张小仙在拜过婆母之后,张家所有的子、孙、媳、女人等,都得向张小仙行跪拜礼,应当称呼什么,便得叫什么,如娘亲、奶奶等,下人则都称张小仙为四太太,这说明小德张已经娶过三个妻子了。据说小德张有一个妻子,曾因不甘于小德张的刻板生活,便私下逃走,小德张得知之后,便派他的保镖找到了这个逃妻,大卸了八块,扔到了海河里,不过这只是个传说,无人出来证实。
为母出殡
慕满人为母大出殡
小德张从北京迁到天津,就把他老娘从老家唐官屯接来,当时是住在重庆道,现在身份已经不同,这时成了老太太,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使奴唤婢,动身不是车便是轿,着实享了十来年福。1928年旧历六月初八,老太太在天津因病去世了,终年80岁。小德张在北京做太监时最羡慕旗人贵族的有两件事,一是各王府的建筑宽敞精美,这一点他已经做到了,他在北京极乐寺兴建的府第精美程度远远超过了大多数王公贵族,而爱丁堡道(今大理道)的那所豪宅在天津租界中也是数一数二;而第二件就是大出殡。满族人入关之后,受了汉文化200多年的熏陶,当时的旗人们便生出一股子好胜之心,汉人讲礼教,于是旗人们便多礼数,虽然繁复,倒也显得周到气派。其中,出大殡是他们最看重也是最风光的礼数之一,特别是光绪三十年慈禧太后的弟媳,隆裕皇后的生母,也就是光绪皇帝的岳母,人称皇姥姥的承恩公福晋去世那件事,给小德张的印象最深。要知道,当时这可是皇家天字第一号的亲戚,哪个不巴结?丧事办得除了皇家无人可比。小德张此时已经在慈禧太后面前得宠,替太后到方家园承恩公府照应丧事,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当即他便有一个想法,倘若母亲去世那一天,他也要照着满清贵族的样儿出大殡。如今母亲去世,而他又住在租界中无管无束,便完全仿照皇姥姥的规格给他母亲操办起丧事来了,不过他还是去掉了一些表现满族人特有风俗的内容,像大红幡、骖马、单勾、鹰狗骆驼等,当时已民国了,这些东西摆出来也没有人要看。那天老太太一咽气,小德张新娶不久却当家主事的四太太张小仙便带着他的另外两个姨太太,还有继子张彬茹的三个太太七手八脚地替老太太穿好了诰命夫人的服饰,盖上隆裕太后当年赏的陀罗经被,灵前烧“倒头纸”,府门外也烧起了倒头车马。这次丧事请的是大事全赁货铺的经理魏子文和天兴寿材厂的经理李锡三为总理事,准备的所有烧活都是真材实料。烧倒头车马中的八抬大轿是真正的绿呢轿围,蓝呢马车、顶马、跟马都精美无比,车夫、轿夫、跟班等都按着人数糊制,身上的衣服全是真正的绸缎,一把火在府门前烧了,这才是头一批。从此后,僧、道、喇嘛、尼姑每日奉经不绝,门前吊客不断,进进出出的有前清遗老遗少,也有民国官员。府中开的是流水席招待吊官,跟着混吃混喝的当然也不少。到了出殡这天,他请来清朝最后一个武状元武国栋祭门,前北洋政府总理高凌蔚点主,送殡的队伍中是亭、幡、伞盖、神匾、神轿、衔牌、执事、雪柳齐备,外加十三棚经,送葬的亲友排了有几里长,前面引魂幡已经走过旭街(今和平路)到了北车站(天津北站),这边64人的大杠才刚刚上肩。那天小德张的总管房玉林走门路弄来专为慈禧太后出殡在德国订制的蓝钢包车,好运送灵柩回静海县吕官屯,当时的天津警备司令傅作义也给派出一个连的士兵随行护送。这一场丧事之排场之大,在当时的天津无人能比。
上一篇:安德鲁王子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