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德张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光绪,慈禧,太监小德张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小德张,把三位贵妃已先回京的消息告诉隆裕皇后,但是按照她的意思,要行家祭礼完毕后,天亮时再回宫。小德张对隆裕皇后说:“千万别含糊!立即启程,如果三个皇妃先进了坤宁宫取走太后金印,你的太后座位就难保住。”三位皇妃乘坐的是轿车,虽然提前走了有好几个小时,但终归不如隆裕皇后的马车跑得快,小德张传话给车把式快马加鞭,一路上也不歇脚地往京城里赶。到了北京已经是深夜,三位皇妃也已经进了神武门,以为稳拿啦!不曾想到小德张陪隆裕皇后由东华门进了坤宁宫,把皇太后的宝印先拿到手了。前后时间相差十几分钟。紧跟着,摄政王(光绪帝之弟)也从东陵赶了回来,把u2018合符子u2019请出来,军机处颁发诏书,隆裕皇后遵照太皇太后生前的懿旨,草诏为皇太后。小德张在宣统元年(1909年)33岁时,终于登上取代李莲英登上了清朝末年太监大总管的宝座。
除异己总管谋私利
小德张从裕隆太后的后位抢夺战中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在宫中安身立命并不容易,在皇宫之中,防人之心不可缺,害人之心也不可缺,仅仅学会防人远远不够,防御的最佳手段就是进攻,要想往上爬就得一步步清理掉绊脚石。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成功和失败之间的差别又是往往就决定谁先动手的那短短的瞬间。要想治人,不能心慈手软,不留后患,斩草务必除根。隆裕被册封为太后之后,小德张向隆裕进言,认为三位同治妃子平日安分寡言,突然在太后即位这件事上闹得如此沸沸扬扬,全都是身边那些高级太监惹的祸。他们无非是希望主子们中有一个当上太后,自己也好鸡犬升天,因此必须把那些有野心的太监赶出宫,否则难得安宁。小德张拟了一张单子,上面列有以三品总管杜兰德为首的36名高级太监的姓名,小德张说这些人在宫中号称“三十六友”,平日拉帮结派,朋比为奸,经常向各自的主子进谗言,不除去不足以整顿后宫。隆裕并不是会弄权之人,真要将这些太监遣返,未免有些不忍。而且如果加上由他们管理的小太监,后宫因此空缺了三分之一的职位,数量太多了。但她禁不住小德张反复的劝说,最后手谕内务府,将36名太监和与之关系亲近的太监,共932名宦官遣散出后宫。
头脑简单的隆裕万万没有想到,小德张通过这个手段,固然让同治三妃身边少了出谋划策之人,更重要的是,他趁这次事件,将自己在后宫中的异己通通都清除干净,而且还在后妃身边全都安插了自己的亲信。
原来李莲英当大总管是月俸五千两银子,小德张升了大总管也一样拿这个数目。宣统元年,隆裕太后赐拨帑银十万两,又为小德张盖建住宅一所,占地50亩,房舍有几百间,当地人称u2018极乐寺总管府u2019。小德张从此权焰冲天,后宫上下简直无人能敌。
隆裕太后。这位太后用简单的话说,便是“庸禄无识”,较之乃姑慈禧则远远不如。例如慈禧对于政治上虽然残暴,经济上严重自私,但遇事尚有个人见解,不完全受弄于安德海、李莲英及某些王公之手,对于王公大臣亦有一定的笼络手段。而隆裕则不同了,不仅政治上毫无见解,而经济上的自私却远远地超过乃姑慈禧,故而隆裕的一切行动皆为小德张所操纵,个人毫无主张。隆裕在抢先当上太后之后,对小德张不仅信任,而且更加依赖和纵容。而小德张也仗着隆裕对自己的恩宠,拼命为自己谋私利,中饱私囊。隆裕刚成为太后,还需要为光绪和慈禧守孝,应该将自己黄色的轿子换成青色的,这本不需要多少钱,但是由于是小德张经手,最后结算下来,制轿费竟然高达70万两,大量白银被小德张中饱私囊。此事过后,小德张又故伎重演,要求重新装修宫中数座破败的佛殿。
慈禧过去搜刮的民脂民膏,据估计,总计约在2500万两白银,在慈禧死前,李莲英私下送给隆裕太后的价值200万两,慈禧死后,填在棺材里,约值800万两,剩下的还有1500万两以上,这下子可成了小德张发财的大好时机。据说慈禧有珠履一双,这双鞋子甚为名贵,四周都嵌以巨珠,颗粒都相当大。据说造这双珠履时,花费了白银70万两,小德张把这双珠履就扣下了,在清朝灭亡之后,小德张将这双珠履脱售,标价50万元,后被一英国商人以32万元成交。这些佛殿,慈禧在时就已经废弃不用了,小德张乘机向隆裕进言,希望重新装修,由于延熙宫、西式铁楼两项工程的开工,工无竣期,款无定额,国库不足,宫廷内部任小德张拆毁,帑项恣其滥用,报销的花费超过200万两,当时有熟悉装修的内务大臣弹劾小德张报销不实,暗中为自己牟取私利,还拿着贪污的钱在外开了不少当铺和绸缎庄。隆裕却沉默不言,对奏折置之不理,实在被大臣们的奏折逼得没办法了,就说比小德张严重的人多得是,一个穷太监弄几个钱算不了什么,只要不干涉朝政就可以了。有了隆裕的这句话,小德张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就在宫中大动土木工程之时,中元节又到,孝钦显皇后,也就是慈禧太皇太后的梓宫,尚未奉安。“中元节”就是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中国人给死去的人烧纸的日子。隆裕太后不忘慈恩,在小德张的设计下,特饬造大法船一只,用纸扎成,长18丈有零,宽有2丈,船上扎有楼台亭榭,各种陈设俱备,侍从篙工数十人,高与人等,人虽是假的,却都穿真衣、戴真帽。上设宝座,两旁站立太监、宫女,以及一切器用,下面跪着身穿官服的官员,仿佛平日召见臣子之状,这些假人的衣帽,也都完全是真的。中间悬以黄缎巨帆,上书“普渡中元”四个大字。船外围绕无数的江莲,内燃巨烛,在北京住了一辈子的人,既没见过,也从没有听见说过,这是空前绝后的第一大法船。祭毕,将这大法船运至东华门外,敬谨焚化。一时之间,京中男妇老幼,都来观瞻,一齐叹为古今罕见。这项报销,据说又花了70万元,当然小德张又捞了一把,慈禧太皇太后的这场丧事,比光绪皇帝的丧事花的银子可多多了。有人算过这笔账,慈禧的丧事费用,比光绪皇帝的葬礼费用多2倍还多。光绪皇帝的梓宫奉安,较早半年,彼时只用银45万两,而慈禧太皇太后的奉安,却费银125万余两,当然这次丧葬费用,都是小德张安排的,不用人说明,大家也会猜想得到,小德张在其中是又狠狠地捞了一把的。后来,他看到隆裕寂寞空虚,就趁机劝隆裕在北海建“水晶宫”。所谓“水晶宫”,就是将外墙做成玻璃幕墙,使墙体透明的宫殿,而且宫殿打破过去传统建筑依水而建的模式,准备让“水晶宫”四面环水,这样景色更宜人。方案是在院中砌一个直径数丈的水池,在池中建起一座三层的圆形宫殿。以铜铁为梁柱,以玻璃为墙壁,地板也都以玻璃砖为之,屋顶上安放玻璃鱼缸数口。这在当时是非常新奇的建筑,而且可以抗拒火灾了,隆裕本来长年深居内宫,不谙国事,现在好不容易熬到太后,也有了享受之心。但是,工程只进行到一半,就被因辛亥革命被中断了。
离宫信息
大总管纳贿离清宫
宣统元年(1909),隆裕太后遵慈禧遗嘱任其为太监大总管,并赐帑银10万两于北京安定门内建造总管府。为清除异已,张提出“清君侧”的主张,逐千余名太监出宫,均换上其心腹。同年,衣锦还乡,静海知县宋公迪亲为其背绳拉纤。张居大总管时,权倾一时,隆裕和宣统帝也惧他三分。重建光绪陵墓、颁布皇帝退位诏书等宫中大事,隆裕均按张的意愿传旨。张素日广交私党,张勋、马福祥、冯国璋、端奇等均为他的换帖兄弟,载涛、袁世凯等和他交情甚深。
上一篇:安德鲁王子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