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东梅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外公,自己的,外婆孔东梅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孔东梅,女,1972年出生。身材高挑清瘦,下巴有颗明显的毛泽东痣。母亲是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李敏,父亲是孔从洲将军之子孔令华。199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美文学专业毕业后,参与组建泰康人寿保险公司。1999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国际传播与媒体研究硕士学位,2001年回国创办了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致力于传播红色文化,目的是从文化角度研究百年毛家以及中国红色文化代表人物,是元老后代走向民间独立创业的典范。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擅长英语、日语,爱好电影、文学、旅游。爱人陈东升,创办了嘉德拍卖、泰康人寿、宅急送。作为毛泽东主席的外孙女,现在走向民间独立创业。孔东梅现任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董事长。2018年5月,2018新财富500富人榜发布,孔东梅/陈东升以187.7亿元排名第125。,
人物简介
孔东梅,1972年出生。母亲是毛泽东长女李敏,父亲是孔从洲将军之子孔令华。199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美文学专业毕业后,参与组建泰康人寿保险公司。1999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国际传播与媒体研究硕士学位,2001年回国创办了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是元老后代走向民间独立创业的典范。现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幼年与外婆贺子珍定居在上海。6岁时被父母接回北京上小学。她的名字是由外公毛泽东所起。孔东梅说,在我出生后,妈妈将我的照片给外公看,于是,外公为我起了“东梅”的名字。“东”起自他自己名字的“东”,“梅”是他一生喜爱的花。1996年,孔东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进入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工作,成为该公司创始人之一。之后,东梅远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攻读硕士学位,如今北大博士在读。这位继外婆、母亲之后的毛家第三代留学生,在接受全新的学术理念磨炼后,她对外公、对祖国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2002年回国后,孔东梅创办了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以研究、宣传出版、传媒为业,致力于整理、研究、传播“红色”文化。她撰写的《翻开我家老影集》一书,以毛泽东后代和现代女性的双重身份对外公、外婆的一生进行追忆。她站在当代青年的角度,用家庭记忆的叙事方式讲述了百年毛家史。书中提到了几位毛家至关重要的女性,如毛泽东的母亲毛文氏,妻子罗氏、杨开慧、贺子珍、江青以及女儿李敏、李讷等人,记录了毛泽东许多鲜为人知的生活故事,还附有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其中很多照片是首次公开发表,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既有平民色彩,又具有伟人风范的毛泽东。
孔东梅一直与妈妈李敏住在一起,还没成家,她说:“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有的人知道我是毛泽东的外孙女,就敬而远之了。”她说:“我想可能我的缘分还没到。”
低调生活
孔东梅做人低调、谈吐谦虚,尽显毛家风范。
作为毛泽东的唯一外孙女,孔东梅以前一直“隐姓埋名”。她说,我一直想过普通人家的生活,但在美国留学时,妈妈李敏写的《我的父亲毛泽东》一书打动了我。当时就想我应该站出来为外公、为这个家庭做些事,为热爱毛泽东的人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家里的那本老影集,定格着外公,讲述着岁月,我愿意把它写出来。孔东梅的低调与毛家的教育不无关系。从外婆和母亲那里,她知道,外公告诫过他的儿女们要夹着尾巴做人,不能张扬。
其实,毛泽东作为伟人,往往会被人神化。但孔东梅认为外公也是个普通的人,有着美好的感情,有着自己的婚姻、家庭、爱情,包括独特的教育子女方式。所以,她选择了追寻前辈足迹的角度,用最朴素的方式来描绘这位伟人。对素未谋面的外公,孔东梅有着特殊的感情。“打小就觉得外公既熟悉又陌生,既远又近。这回通过写书,我感触很深,觉得自己开始真正走进毛泽东的世界。我很高兴自己的身上流着他的血,打心底里尊敬他。”
在去过外公、外婆曾经生活过战斗过的地方,感受和家人有一种精神上的亲近,东梅认为前辈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后辈应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海外求学
留美读硕
1999年,孔东梅考上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美国,没有人知道她是毛泽东的外孙女,她不再有毛家光环的笼罩,却享受到了自在的求学生活。两年的留学经历甘苦参半。特别是到美国的前半年时间,语言、文化的障碍,自己很有压力,加之在那段时间里,为了省钱住便宜的旅店,搬过不少次家,异乡的孤独让她有着强烈的飘泊感。于是,打电话给妈妈成了那段岁月最开心的事情。那时的美国打国际长途很贵,不像现在很便宜了,所以也不能每天打,每周打一次就不错了。电话里,孔东梅总会把美国的一些见闻告诉妈妈,最重要的是要陪孤独的老人说话,她从不会说自己在异乡的困难。而妈妈那边,最担心的还是女儿的身体,她和天下所有母亲一样,希望女儿健康快乐。母女俩从那时就深深地体会到相依为命这四个字了。
1999年,虽然孔东梅考上了美国的大学,但这一年也是她一家人的多事之秋。这一年她的父亲孔令华去世,妈妈大病不起,哥哥孔继宁远赴海外工作。孔东梅一夜之间从过去不问家中大事的小女子变成家里的顶梁柱。她抱着一种“豁出去”的想法,给中央写信,最终在许多老同志的帮助下,困扰多年的妈妈住院、报销、住房等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孔东梅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告别妈妈到美国读书,她感觉自己经历了这些大事情,成熟了长大了。作为伟人的后代,孔东梅自小就知道有一个伟大的外公,也知道外婆贺子珍和妈妈李敏是有着丰厚底蕴的知识女性。但在后来看了她妈妈写的书之后,她才豁然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特别了解妈妈及外公外婆。2000年,孔东梅的妈妈在友人的帮助下,完成了回忆录《我的父亲毛泽东》。远在异国的孔东梅夜以继日读完母亲的书,几个晚上无法入眠。“外公外婆的峥嵘岁月,外婆和母亲在苏联的艰苦经历,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进入我的脑海。”孔东梅决定要重新了解外公和外婆。
答记者问
现场记者提问 : 请你谈一下你在海外求学时候的事情?
孔东梅 : 因为我是99年到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读书,当时像很多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一样,希望有机会出国读书,圆一个梦。因为我是学英语的,可能有点得天独厚的语言的资源。到了美国之后,生活跟原来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独立生活能力要很强,我记得刚到的时候,下了飞机都不知道往哪找住处,因为我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一直跟我妈妈生活一起,带了很多的行李,四只大皮箱,所以罗罗索索的,而且拿着这么多的行李都不知道去哪找房子住下来。真的是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从找房子开始,就开始了我的求学生涯。前半年一共搬了三次家,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比我想象的要大。
主持人 : 我们很早就读过你外婆的资料,比如说早年的贺子珍录,那时候人们对她留学苏联这段的理解好象比较遥远,我发现在这本书里你对此倒理解得很现实,是不是跟你的留学经历有关?
上一篇:谢采�u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