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张伯苓(教育家)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南开,周恩来,美育张伯苓(教育家)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周恩来特意从北京赶到张伯苓家中吊唁,并由他领衔组成治丧委员会。他同校友们见面时说:“很遗憾没有早点来,没能见到张校长。本来他身体一直很好,从四川回来想让他多休息一下,再做安排,没想到突然故去了。”总理还说:“看一个人应当依据他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万不可用现在的标准去评论过去的人。张校长在他的一生中是进步的,爱国的。他办教育是有成绩的,有功于人民的。我们原打算让张校长休息一段再做安排,为国家做更多的工作,没想到他去了,很可惜。”
遗嘱内容
1951年2月14日,张校长中风不语,生命危在旦夕。南开校友会会长阎子亨提议为校长写一遗嘱,大家公推和张校长最接近、相处时间较长的黄钰生起草。遗嘱的内容,关于教育部分是根据张伯苓先生50年来一贯的教育思想写的;关于大局,是根据他离开南京到重庆及回到北方后和许多学生讲话概括而写的。那时,他虽然不能说话,但听力还好,心里也清楚。黄钰生一段段念,他一段段点头表示同意。当时在场的还有王夫人,校长的子、媳三人。张锡年的爱人最后还大声问老先生:“您说写得行不行?”张伯苓挑起大拇指来表示赞赏。这个遗嘱有以下几段:
“余致力于教育事业垂五十年。凡余所致力之科学教育、健康教育、爱国教育而力有未逮者,今在人民政府之下,一一见诸实施。” “余所尝效力之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重庆南开中学,众在人民政府之下日益发达。”
“之人民政府为中国前所未有之廉洁的政府。其发展生产,友好苏联之政策,实为高瞻远瞩之政策。凡我同学,宜竭尽所能,合群团结,拥护人民政府,以建设富强康乐之新中国。无限光明远景,余含笑九泉以待之。”
人物评价
在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张伯苓历尽艰辛,先后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子中学、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并接办四川自贡蜀光中学,以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兴学育人,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周恩来同志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张伯苓的办学方针注重理工科教育,提倡教育救国,反对学生介入社会政治活动,但他却实实在在保护过进步师生。
张伯苓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教育家。他在青年时期,目睹清政府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凌,立志兴办教育,用爱国精神和科学知识教育青年,以达到抵御外侮,振兴中华的目的。他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历尽艰辛,刻苦奋斗,颠扑躅蹶,矢志不渝。他从传授“新学”的家馆开始,一步一步办起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为国家培育了众多杰出的人才。
相关传记
《百年家族:张伯苓》作者:侯杰、秦方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3456341
《重读张伯苓》 作者:沈卫星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802062313
《中国奥运先驱者――张伯苓》人民出版社出版
《张伯苓在重庆》主编:宋璞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7-5366-6874-0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