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四光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李四,地质,中国李四光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3、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华东第四纪冰川的存在。
从19世纪以来,就不断有德国、美国、法国、瑞典等国的地质学家到中国来勘探矿产,考察地质。但是,他们都没有在中国发现过冰川现象。因此,在地质学界,“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已经成为一个定论。可是,李四光在研究蜒科化石期间,就在太行山东麓发现了一些很像冰川条痕石的石头。他继续在大同盆地进行考察,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判断,于是,他在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上大胆地提出了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看法。
为了让人们能接受这一事实,他继续寻找更多的冰川遗迹。10年以后,他不仅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而且认为中国第四纪冰川主要是山谷冰川,并且可划为三次冰期。
1936年,李四光又到黄山考察,写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论文,此文和几幅冰川现象的照片,引起了一些中外学者的注意,德国地质学教授费斯曼到黄山看罢回来赞叹道:“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李四光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第一次得到外国科学家的公开承认。可是,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他干脆把家搬到庐山上,又在庐山脚下建立了一个冰川陈列馆,起名叫“白石陈列馆”(后被国民党海军炸毁)更深入细致地进行冰川研究。
李四光关于冰川的多年研究,在1937年完稿的《冰期之庐山》中得到全面阐述。可惜由于抗战爆发,这部书10年后才得以出版。
4、地震预报
1964年李四光已是75岁了,仍然在忘我地工作,并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用了很大的精力来抓地震预报工作,可以说这是他晚年最放心不下的一件大事。在1966年邢台大地震后,李四光“教导我们”要注意河北河间、沧州;要注意渤海;要注意云南通海;要注意四川炉霍;要注意云南的彝良大关;要注意松潘;要注意唐山……这一路走来,都被李四光言中。当时很多科学家认为地震是无法预报的,李四光斩钉截铁地说,地震是可以预报的。周总理说过:“李四光力排众议,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文中用了一连串的“要注意”,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李四光为地震地质和地震预报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李四光在晚年,为中国地热的开发和利用也做了很多工作,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晚年发表的“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对中国学科大交叉的倡导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国地质教育、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四光 - 荣誉
1958年,李四光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
1959年5月29日,经前苏联科学院主席团评选,授予李四光“卡尔宾斯基金质奖章”。同年12月6日,李四光收到苏联尼古拉也夫教授等的贺信,信中说:“热烈地向您祝贺这一应得的奖赏。同时,非常高兴地感到,苏联地质界对您的崇高工作和在中国创建的地质科学经验,作出了公正的总结。这些经验已远远超过国家的界限而为全世界所共知。”苏联克鲁泡特金教授在《自然》杂志上撰文,介绍了李四光在地质科学上的成就。
内蒙古北方民族文化遗产研究协会会长巴拉吉尼玛和副会长张继霞女士专程前往北京,为李四光纪念馆和傅守正教授的妹妹傅守静教授送去了获奖证书和奖杯。中国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何长虹和马胜云馆长代表李四光接受了奖杯和证书。何长虹书记高度赞扬了本次蒙古族十大杰出科学家评选活动,他告诉张继霞,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天文台即将把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李四光星”,这是继明安图后第二次用蒙古族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小行星。在2009年的10月26日,李四光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之际,地质部将隆重庆祝“李四光星”命名和李四光入选蒙古族十大杰出科学家。
李四光 - 评价
1964年12月20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作为人民代表,李四光参加了这次盛会。会议期间,毛泽东接见了他。一见面,毛泽东就亲切而幽默地对李四光说:“李老你的太极拳打得不错啊!”正在练太极拳的李四光还真的以为毛泽东问他打太极拳的事,就连忙解释说:“前几年动手术,身体不太好,在杭州学过一阵太极拳,但打得不好。”其实,毛泽东所说的打太极拳是指找石油,是对李四光为中国找到石油所作出的贡献的充分肯定。当李四光恍然大悟后,更加感到毛泽东这样的伟人是多么和蔼可亲。
1964年12月,周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中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李四光的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
从1953年毛泽东、周恩来找李四光谈石油工作那天算起,李四光用了很大的精力投入石油地质的研究,现在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人民不会忘记。毛泽东的接见和周恩来的肯定正是代表人民的意愿,也是对李四光的鼓励和鞭策。
人们说,毛主席对李四光的尊重还表现在许多方面。有一次,在一个水库建设的地质问题上,起初,有关部门没有重视李四光的意见。毛主席听说后,很生气,说:告诉李四光,不管他们,淹死人由他们负责!后来,有关部门照李四光的意见办了。
李四光认真学习毛泽东的《实践论》 、 《矛盾论》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著作,努力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工作和科研;他注重理论学习,也注意自己的思想改造,“决心扔掉那些旧日留下来的包袱,……达到忘我的境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的地质事业中去,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在他的具体领导下,中国的地质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李四光经常带学生到野外进行实地教学,边看边讲。一个山头、一个沟谷、一堆石子、一排裂缝,他都不放过。学校经费不足,他带领学生白手起家搞建设,将学习环境收拾得十分雅静。他以严谨的冶学作风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李四光一生,经历了祖国几次伟大的社会变革。他由一个朴素的爱国主义者,参加了民主主义革命,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最终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毕生为繁荣中国近代科学事业,提高地质科学水平,发展地质工作,做出了光辉的业绩。他留下了数百万言的科学论著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以及他创造性的治学精神、治学方法和奉献精神,都是祖国科学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后人应当继续发扬光大之。
上一篇:陈思齐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