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戴锦华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电影,期刊,中国电影戴锦华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说它们是励志片,因为社会其实在发展过程中变得非常残酷,当中包括很多歧视,其中一个重要的歧视是年龄歧视。对于女性来说,容貌歧视越来越公开。那些年轻的脸、年轻的身体、年轻的表象只是年龄歧视这个主流价值的表现,与青春无关。
至于你觉得这些影片不特殊,我觉得倒很自然,因为这是中产阶层急于获得自己的伦理、价值、生活方式。这些电影的受欢迎以及和观众的亲和,本身在于它在为观众做示范,提供一种既是国际化的又具有某种中国中产阶层特质的社会方式。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影叙事
王炎:这些小制作影片以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段子和娱乐方式的组合,成为一个组装影片,与好莱坞电影注重故事性有着本质不同。在角逐奥斯卡时,像张艺谋等导演试图要突破这样一个叙事困境,结果出现《金陵十三钗》前半段和后半段,一个中国价值的故事和好莱坞式中产阶级人性的故事间的拧巴。您认为中国导演讲本土故事是应该用这种组装小品方式来赢取票房,还是应该学习好莱坞叙事方式?
戴锦华:就《失恋33天》来说,如果你将它与好莱坞电影比,它没有故事,没有影像的那种精到,没有心理的微妙和会心,我同意,但是我不同意你对它整体的评价。因为《失恋33天》的特别在于它是通过一个网络小说开始,它最初开始贴的时候大家不知道它是小说还是日记,大家一路围观下来。电影改编过程当中当初网络小说那种脱口秀式的或者你说的小品式的对话是一句不能少的,如果少的话电影观众必然反对,所以这部电影非常特殊,因为它本身是以对白取胜的。
我不认为我们要向好莱坞学习技巧,有些东西我们是永远没办法学到的,因为好莱坞是从特定的美国400年历史中生长出来的。而美国400年历史是欧洲殖民者携带着他们全部的文化传统来建立的。中国电影与观众的最大隔膜在于你没有从日常生活中的体认路径,对生命故事的言说逻辑,你一定要用好莱坞的叙事逻辑,其实就是欧美的言说逻辑来讲述中国的故事,你怎么讲怎么拧巴,我觉得这是问题。
中国电影病是整个文化面临的坎儿
王炎:电影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中国电影的价值观也反映着中国文化的价值观。中国电影到底应该怎样讲、讲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对中国文化最好的呈现?
戴锦华:最近总有人谈中国崛起,谈文化第三极,谈文化大国。我每次都提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说的中国文化是什么?这是我们今天每个人要回答的,这个东西肯定不是孔子、孟子,我们回不去了。经过两百年暴力的、艰难的、前赴后继的中国现代化进程走到今天,我们不再是那个纯净的中国自我了。但是我们显然是不可能建立一个美国式自我、好莱坞式自我的。我觉得支撑电影的是你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社会、对自己身边事真切的体认,然后才是一个高明的讲述,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我老说我们中国文化价值中空。钱不是万能的,不是说你投入多少亿就能够发现中国价值。我觉得中国电影的病是整个中国文化所面临的坎儿,这个如果解决不了,你要达到好莱坞那种感人、深度、会心是不可能的。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上世纪四十年代部分中国电影可以重新拿过来读,包括经典电影《小城之春》、《假凤虚凰》、《太太万岁》、《不了情》,这些电影描述中国家庭中国夫妻也是小悲欢、小冲突,也是情节剧,但是那心里那份妥帖,触到你心里的沟沟坎坎,那些你每天都会感受但又说不出的情绪。这些细枝末节与好莱坞是如此的不同,因为这背后是我们自己的脉络、自己的生存逻辑,是一种差异性的生存。我觉得中国电影人不把功夫下在这里,中国电影的问题仍然解决不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刘文亮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