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黑塞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出版社出版,德国,作品黑塞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读书、写诗。
结识医学生、诗人世间路德维希·芬克(1876―1964),终生保持友好。
1899年(22岁)
《浪漫之歌》(Romantische Lieder)由德累斯顿的毕尔森书店印行(自费出版),这部处女诗集收载诗人18岁至21岁之间的诗作。接着又由来莱比锡的第底利西斯书店出版《午夜后一小时》(Stunde nach Mitternacht),包括图宾根时代的九篇散文习作,仅获得里尔克的好评。 7月末离开赫肯豪尔书店。 秋天在巴塞尔的莱希书店工作,起先在贩卖部其后转任旧书部。
1901年(24岁)
2月,记问故乡卡尔夫,可参考《美丽的青春》一文。 第一次意大利旅行(佛罗伦萨、拉文纳、威尼斯)。
小说《赫尔曼·劳歇尔》(Hermann Lauscher)由莱希书店出版。起先以黑塞编“赫尔曼·劳谢的遗稿文和诗”(Hinterlassene Schriften und Gedichte von Hermann Lauscher)为题出版,增补新版时,改为上述的书名。一般评论都很好,卖得也不错。
1902年(25岁)
4月24日母逝世,《给母亲》一诗献给她。
《诗集》出版,收录在卡尔鲁·布塞编的丛书《新德意志抒情诗人》的第三卷,由古鲁提出版。其后以单行本问世,1950年改名为《青春诗集》。《越过原野》、《在雾之中》、《白云》即为此诗集中的作品。
1903年(26岁)
辞掉来希书店的工作。第二次到意大利旅行。因瑞士作家鲍鲁·伊克的介绍,认识柏林出版者费歇尔,鼓励他创作新作品。
1904年(27岁)
小说《彼得·卡门青特》(Peter Kamenzind)由柏林费歇尔书店出版,一举成名。获包恩费尔德奖金。
8月,跟肖邦演奏家玛丽·贝尔奴依(1868―1963)结婚,她比黑塞大9岁,是巴塞尔有名的数学家之女。 9月,隐居于博登湖与莱茵河之间的渔村加恩贺芬。《乡愁》由费歇尔出版社出版,从1901起写了三年,1903年在费歇尔出版社《新评论》杂志上发表。就像黑塞自己所写的《我成功了》一样,大获好评,一跃而奠定新进作家的地位。黑塞以后的作品,大部分都是由该社出版。由柏林的休斯塔·温特·雷夫拉社出版两篇传记性小品《薄伽邱》、《圣芳济》。
1905年(28岁)
长子布鲁诺(Bruno)出生,长大成为画家。《在轮下》在新苏黎世报连载。
其后还执笔写了许多中篇、短篇、随想,被整理在《寓言集》、《小世界》中。
《乡愁》获得包耶伦费特奖。
1906年(29岁)
小说《在轮下》(Unterm Rad)由费歇尔出版社出版,获得很大的成功。
1907年(30岁)
中篇小说《此岸》,由费歇尔出版社发行。收入录《从幼年时代起》、大理石材工厂》、《枯草之月》、《拉丁语学校生》、《秋的徒步旅行》五篇。发表短篇小说集《今生今世》。自本年起至1913年,和讽刺作家鲁特维希·脱玛、新闻编辑库特·阿拉姆、出版家阿尔贝特·兰根,共同编辑了每月两次的《三月》杂志,由阿尔贝特·兰根社出版。《美丽的青春》在此年发表于该杂志.在凯思赫芬另筑新家。此事详细记载于《回忆草》中的《迁移新居之际》。
1908年(31岁)
中篇小说集《邻人》由费歇尔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婚约》、《加利巴尔第》、《瓦尔塔·肯布》、《在以前的太阳轩》、《爱哲南》五篇。《克诺尔普》第一个故事《早春》,由诺耶·伦多夏社发表。
1909年(32岁)
次子哈伊纳出生,以后成为室内装饰家。
在布拉温休维克拜访维尔赫姆·拉别,《回忆草》(1937年)中《访问某诗人》一文,即指此事。
在布莱门演讲《浮士德与查拉图斯特拉》。
1910年(33岁)
音乐家小说《盖特露德》(Gertrude)由阿尔贝特·兰根社出版,是以音乐家为主角的小说。此时和音乐家们,尤其是瑞士作曲家奥图曼·谢克缔结深交。
1911年(34岁)
诗集《途中》(Unter Wegs) 由格欧尔克·休拉社出版。第三子马丁出生,以后成为摄影家。夏天与画家汉斯·休脱尔沈耶格鲁为伴去亚洲旅行。经红海至锡兰、新加坡、南苏门答腊旅行,年底回。旅行的动机是想逃避欧洲、对东方的憧憬、打开家庭生活的僵局等。此次旅行有“苏伊士运河之夜”等二十一篇短的游记、十一篇诗,小说《罗巴特·阿几翁》,记录在《印度纪行》(1913年)中。
1912年(35岁)
在瑞士伯尔尼郊外,租住已故画家维尔提的别墅。中篇小说集《弯路》由Su2022费歇尔出版社出版,收录了《拉第格鲁》、《归乡》、《世界改良者》、《耶密尔u2022哥尔夫》、《马提阿斯神父》五篇。
1913年(36岁)
散文、诗歌集《印度之旅》(Aus Indien) 由费歇尔出版社出版。虽也有印度,但二十一篇短的游记,大部分是马来亚、新加坡及南苏门答腊的游记。
1914年(37岁)
描写艺术家的家庭生活悲剧的小说《罗斯哈尔德》(又译:骏马山庄)(Rosshalde) 由费歇尔出版社出版。 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在伯尔尼编辑慰问德国战俘的报纸和图书。9月在新苏黎世报上发表反对德国军国主义分子的《朋友们,别唱这种调子!》,反对极端的爱国主义,受到德国文坛和出版界攻击。
1915年(38岁)
小说《克诺尔普》(Knulp)由S·费歇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路傍》由查尔扎社出版。收录了《六月之夜》、《狼》、《美尔亨》等九篇。诗集《孤独者的音乐》(Musik des Einsamen)由罗伊斯·温特·伊塔社出版。
8月,罗曼·罗兰访问黑塞,两人间开始了多年的友谊。
1916年(39岁)
小说《青春是美好的》由费歇尔出版社出版,包括《旋风》一文,全都是在凯思赫芬时写的.参加德意志扣留者新闻的编辑。3月,父亲逝世。办理烦杂的手续,越过国界参加葬礼。追忆父亲收录在《小庭院》中(1919年)。末子马丁患重病。
妻子精神病恶化,入院。 深受神经衰弱症之苦。在卢塞恩郊外宗玛特温泉疗养所接受精神分析名医容格弟子朗克的治疗。
研究弗洛依德。
1917年(40岁)
发表了《给国务大臣的信》、《如果战争再继续两年》、《会达到和平吗?》等评论、随想。
执笔写小说《德米安》(Demian)。
1918年(41岁)
发表了《如果战争再继续五年》、《欧洲人》、《战争与和平》、《世界史》、《国家》、《爱之道》等评论、随想。全部收录在《观察》(1928)中。
1919年(42岁)
以辛克莱的笔名发表小说《德米安》,引起战后人心热烈的反应,获得新作家方达内奖。但很少人知道是黑塞的作品,所以辞奖不受。次年从第九版起,改为黑塞所作。小说《克莱因和瓦格纳》,《童话》,《查拉图斯特拉的复归》(Zarathustras Wiederkehr) 、《给德国青年的话》(ein Wort an die Deuthsche Jugend)和《因为一个德国人》由伯恩的休帖姆布利社出版,次年第二版改名为黑塞所作。《美乐亨》由费歇尔出版社出版,收录《奥古斯特斯》、《诗人》、《别的星球来的不可思议的信息》、《爱丽丝》等七篇小品。随笔《小庭院》由维也纳的塔尔社出版。
上一篇:朱生豪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