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吴建雄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美国,物理,胡适吴建雄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胡适当时是举国知名的学者,加上他翩翩的风采和广博的才学,更使他成为明星般的人物。他在上海中国公学的课,是一周一次,两个小时。每次胡适由北平到上海来上课,总是一连讲两小时,由于选课的人数太多,一般教室坐不下,于是在大礼堂上课。
一开始,胡适并不认识吴健雄,因为一次考试,才使胡适知道了他有一个极优秀的学生吴健雄。那一次考试,吴健雄坐在中间最前面,就在胡适面前,考试总共三个小时,可吴健雄在头两个小时里就把试题做完并头_个交了卷。吴健雄听见胡老师说:"哈,我们这有个人,她坐得很直,考;试写东西没停过,不到两个钟头就写好了。"
胡适很快地看完卷子,送到教务室去,正巧杨鸿烈、马君武都在,胡适就说,他从来没有看到一个学生,对清朝三百年思想史懂得那么透彻,我给了她一百分。杨鸿烈、马君武二人也同时表示,班上有一个女生总是考一百分,于是三人各自把这个学生的名字写下来,结果拿出来一对,三人写的都是吴健雄。
吴健雄和胡适的这段师生经历,不但吴健雄认为对她影响深远,胡适也曾在公开场合说过,这是他生平最得意,也最值得自豪之事。除了数理和文史课程,吴健雄还跟一个当时很出名的女作家黄白薇学习写作。有一回吴健雄由上海到吴淞,在吴淞口看到一个船上人家生活的艰苦,便写了一篇文章给黄白薇。黄白薇认为写得好极了,大受感动之余,还写了一封勉励的信,差人专程送到吴健雄在吴淞中国公学的宿舍里。
在上海中国公学这一年,吴健雄为自己正式进入南京中央大学,作了各种各样的准备工作。由于她准备在中央大学里研习科学,但是又觉得自己这方面学习得不足,因此心中很有些不安。她父亲知道女儿的想法,不但鼓励吴健雄要不畏艰难地勇往直前,还特别去买了三本数学的书:一本三角,一本范氏代数,一本几何。吴健雄暑假里就在家里自修,弄懂了这些她在师范课程中学得不够的东西。这个经历使她养成了自修的习惯。
吴健雄这段立志向学的成长期曾受到多位师长的教诲和鼓励,但给她启蒙和教导最为深远的,还是她的父亲和胡适老师。对于父亲,吴健雄总是记得他的许多新观念和看法,父亲对她的教诲虽严,但是十分尊重她。胡适对吴健雄的影响则是既深且长的,原因是胡适不但在中国公学教过她,后来也一再和吴健雄在中国及美国的许多地方见面和谈话。胡适对吴健雄万分赏识,期许甚高,后来在旅行中看到书店中有英国大物理学家卢瑟福的书信集,认为那时已在美国念物理的吴健雄一定会感到兴瓶栅皿了客禀蛤舶旱德雄对千胡活的磐栌岁情.一盲铭感在。
1930年秋天,吴健雄正式进入南京中央大学。初进中大时,吴健雄念的是数学系,但她逐渐感到自己最大的兴趣在物理方面,于是,一年之后,她毅然转到了物理系。那时中大物理系有许多名师,像研究光学的系主任方光圻,曾在欧洲跟随居里夫人做过研究的施士元,后来成为中国著名天文学家并担任过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长的张钰哲,以及教电磁学的倪尚达等,这些老师对吴健雄以后成为物理学方面举足轻重的人物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吴健雄在中大起初和别人同住一个宿舍,并不太参与娱乐活动,但为了能专心致志地读书,后来她干脆搬进了单身宿舍。吴健雄的求学态度是极其认真严肃的,经常为一个问题想不通夜里独自思索,而且得不到答案就不上床睡觉。住进单身宿舍后,人们经常看到她在摇曳烛光里独坐看书思考的身影。这期间,对吴健雄最为爱护的叔父吴琢之,假日经常会开车来接她和同学出去逛逛,或吃个小馆子,吴健雄有时会一起出游,多时她会推辞不去,假日留在学校念书。吴健雄不但在数学物理方面有着极高的才分,对艺术文史也很感兴趣,而且也颇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一直受到同学朋友的极高赞佩。但吴健雄从不自傲,交了许多好朋友。她不但有师范时代的吴子我、史人范等老友,还交了许多新朋友。朋友中特别相熟的,一个是念化学的朱汝华,她后来成为一位杰出的学者,也在美国有突出的成就;另一个是董若芬,和吴健雄是同乡,后来一同结伴乘轮船赴美念书;还有一位很特别的女朋友就是曹诚英,她是胡适二嫂同父异母的妹妹,很有才华,曾与胡适有过一段恋情,胡适每次到中大看望曹诚英,曹诚英总是烧上几个菜,叫上吴健雄一起来吃,吴健雄也因此和胡适就更加熟悉了。当然,吴健雄也有一些异性朋友,但在中大四年时光中,她生活的重心还是求知,从没有分心于男女之情。
进入中大一年后,中国东北爆发了日军入侵的"九一八事变",第二年又有日军登陆淞沪的"一二八事变",一时间举国沸腾,民情激愤,年轻学子也纷纷游行示威,要求对日采取强硬态度。
在这个大动荡时代的冲击中,吴健雄益发懂得只有长远地培养自己的力量,未来才能有走出困境的实力,因此在偶尔参加游行请愿之余,最大的心神,还是专注于对物理科学方面的学习。同时她还在理学院旁听其他课程,因而得到同学师长的极高赞赏,教授她的老师施士元、方光圻等对她更是万分欣赏,就连一些不教她课的老师都认为她前途无量。.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1934年吴健雄以优异成绩从中央大学毕业,她先到浙江大学去当了一年助教。当时的浙江大学被誉为"东方的剑桥"。"中国氢弹之父"王淦昌曾就教于该校,得到诺贝尔物理奖的李政道先生也是从这儿读完大学走出去的。吴健雄到了物理研究所,便和由美国密西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回来的顾静薇一块工作。这两位有雄心的新女性都想窥探原子内部的奥秘,她们在低温下测定某种气体的光谱,朝夕埋首于暗室中,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那时候物理所在午餐过后,大家可以小憩片刻,有人伏案小睡,有人会晒晒太阳散散步,而吴健雄不但经常连吃饭也忘记,甚至星期天也是这样工作的。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此时的吴健雄已决心出国继续念书,因此在勤奋工作的同时还努力学习英文,顾静薇对她的这一想法非常支持,也十分鼓励。过去对她最为赏识的胡适,有一次来物理所,也特别找到她的实验室去看她,吴健雄喜出望外的同时,更坚定了出国留学的决心。
1936年7月,吴健雄得到叔叔的资助,准备到美国密西根大学去念书。同年8月的一天,吴健雄的父母家人亲戚朋友,齐聚黄浦外滩给她送行。与她同行的还有她的同乡董若芬。本以为只是出国几年,很快就可以学得知识回家的,哪知道这一去就是三十七年的离别,她再也没能见到至爱的双亲。
吴健雄先到的是美国旧金山,在此她探望了一个林姓女同学,本想一个礼拜后前往密西根大学,但这期问突然改变了主意,在加州柏克莱留了下来。
原来,女同学的丈夫郭先生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任教,经郭先生介绍认识了柏克莱分校中国学生会会长维克多·杨,此人很活跃也很热心,给吴健雄引见了两个礼拜前刚到此念物理的中国留学生袁家骝。袁家骝是清末重臣、民初重要人物袁世凯的孙子,当时吴健雄并不知道袁家骝和袁世凯的关系。在袁家骝的带领下,吴健雄参观了建在一座小山丘上的柏克莱校区。在国内做过一些x光晶体衍射光谱实验的吴健雄,看到柏克莱物理系各种不同的实验,频频询问之余,心中是无比的兴奋。当然,最让吴健雄印象深刻的,是放射性实验室的一具三十七英寸的可以用于加速带电粒子,撞击不同原子核,进行当时最热门的原子核实验的回旋加速器,还有柏克莱物理系的一批年轻而顶尖水准的物理学家,像发明和建造回旋加速器的劳伦斯,绝顶聪明的年轻理论物理学家奥本海默。聪慧过人、对物理科学发展有着极佳眼界,又具强烈成就动机的吴健雄,很快就发现柏克莱物理系无可抗拒的吸引力,感到这正是她梦寐以求的探索科学知识之地。为此,她毅然决定留在柏莱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