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韦庄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长安,洛阳,到了韦庄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光化二年(899),韦庄除左补阙。在此期间主要干了与政局无关,却与历史文化传承相关的两件事。其一,在历史文化遗存上,与兄弟韦蔼合作编著《又玄集》,集中收录了“才子一百五十人,名诗三百首。”其中有妇女诗十九家,不但为诗集收录女子诗开了先例,也给妇女对中华文化事业的奉献作了充分的肯定;其二,是为虽未通过或参加科考,但其作品和能力都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历史人物,如李贺、贾岛、温庭筠、陆龟蒙等十人奏请,追赠为进士名誉或赠官。在这个问题上的重要意义有三:首先是体现了韦庄对当时科举中重试卷,轻能力弊病的纠正;其次是将选才仅以评判试卷为标准,扩大到与文化人能力相关的作品(当然包括质量两方面)及社会影响上;其三,从选才目的上,由单方面为朝政负责,转向兼顾为考生个人发展着想。
光化三年(900)十一月,宦官发动了宫廷政变,囚禁昭宗,假拟圣旨,立太子裕为帝。听到这个消息后,韦庄真的绝望了。其《赠云阳裴明府》:“已闻陈胜心降汉,谁为田横国号齐。”(田横,秦末起义首领,不肯称臣于汉)证明他已下了投靠王建的决心。王建非常高兴,当即命他为掌书记。据《唐诗纪事》载:朝廷“寻召为起居舍人,(王)建表留之。”
韦庄入蜀后,以保地方平安为已任。抚民方面,在任掌书记(相当于办公厅主任)期间,有一个县令扰民,韦庄上书于王建说:目前“正当凋瘵(病)之秋,好安凋瘵;勿使疮痍之后,复作疮痍。”即不要使百姓生活雪上加霜的意思。在此兵荒马乱的年月,难得还有人为民着想,一时间被传为美谈。王建就此而任用韦庄为起居舍人。
在避免内战方面,韦庄又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阻止了蜀皇以“思为祖上报仇”为名征讨朱全忠,避免了发自于蜀内部的主动战争。如天�v元年(904)8月,昭宗被朱全忠所杀,“高祖(王建)颇内怀兴复”,韦庄遂“以兵者大事,不可仓卒而行”进行劝阻。天�v三年(906)韦庄被任以西蜀安抚使。
二是识破了朱全忠欲吞并蜀的诡计,避免了来自外部藩镇的被动战争。“梁(朱全忠)复通好高祖(王建),推高祖为兄”韦庄笑着说:“此神尧骄李密之意也(指李密投降李渊,后为李渊所杀一事)。”
天佑四年(907)三月,唐王朝正式寿终正寝,哀帝被迫将皇位“禅让”给朱全忠,建国号梁,改元开平,以开封为国都,史称后梁。韦庄闻讯后,本着维护一方安宁的原则,与诸位将领共同劝进王建说:“大王虽忠于唐,唐已亡矣,此所谓天与不取也。”于是,率官吏民众大哭三天后,拥戴王建即皇帝位。韦庄从此晋升左散骑侍,判中书门下事等官。据《十国春秋》蜀国:“凡开国制度,号令,刑政,礼乐,皆由庄所定。”这一系列举措使得蜀地在最小程度上减轻了战乱之患,可谓功不可没。次年韦庄被委任为宰相。
开平元四年(910)韦庄身退归隐。
约开平五年(911),他暂名为“多情”,意欲去泉州,途经桃林场,得识韩��。此后,又游寓了桃林蓬壶,离开泉州,“多情”迫不及待地赶到婺州李氏园去寻找李亿,当“多情”得知李亿已去了洋川一带,又急匆匆向洋川(今陕西洋县)赶去,在此与李亿破镜重圆。
乾化二年(912)春天,后梁太祖朱晃(全忠)派遣光禄卿卢�n等出使蜀,为调停蜀岐战事来到洋川。卢�n拿出地图选择入蜀路线,正好被路经此处的多情看见。
乾化三年(912)多情处理了贯休的后事后,就打算去洛阳再次应试。此时朱友��杀死后梁太祖朱晃,假造诏即皇帝位。朝廷发生变故,政治形势动荡,多情就先来到岐山(今陕西岐山)暂避一时。又来到了“醴泉”(今陕西麟游),离开醴泉院,多情再一次回到长安,来到从前曾经住过的咸宜观旧址。
生平轶事
仕唐时期
韦庄一生经历,可分前后两期。前期为仕唐时期。广明元年(880)他在长安应举,适值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未能脱走,至中和二年(882)春始得逃往洛阳,次年作《秦妇吟》。后去润州,在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幕中任职。光启元年(885),僖宗还京后,又因李克用逼迫,出奔凤翔、兴元。韦庄出于拥戴唐室之忱,离江南北上迎驾,中途因道路阻塞折返,后在婺州一带客居。景福二年(893)入京应试,不第。乾宁元年(894)再试及第,任校书郎,已年近60。后昭宗受李茂贞逼迫出奔华州,韦庄亦随驾任职。乾宁四年,奉诏随谏议大夫李询入蜀宣谕,得识王建。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是诗歌。今存《浣花集》所收作品即止于光化三年(900),此后无诗作留存。
仕蜀时期
后期为仕蜀时期。天复元年 (901),他应聘为西蜀掌书记,自此在蜀达10年。天佑四年 (907),朱全忠灭唐建梁,韦庄劝王建称帝,与之对抗,遂建立蜀国,史称前蜀。他被王建倚为心腹,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制定开国制度。后官至吏部侍郎平章事。在蜀时,他曾于成都浣花溪畔杜甫旧居重建草堂作为住所,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是词。今存韦词大部分作于后期。
个人作品
(1)韦庄《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2)韦庄《寄刘尚书》。
(3)韦庄《辛丑年》、《洛阳吟(时大驾在蜀,巢寇未平,洛中寓居作七言)》、《秦妇吟》。
(4)韦庄《润州显济阁晓望》、《观浙西府相畋游》。
(5)韦庄《将卜兰芷村居留别郡中在仕》。
(6)韦庄《夏初与侯补阙江南有约同泛淮汴西赴行朝,庄自九驿路先至甬桥,补阙由淮楚续至泗上寝病旬日遽闻捐馆,回首悲恸因成长句四韵吊之》、《闻再幸梁洋(汉中)》。
(7)韦庄《焦崖阁》、《鸡公帻》、《题淮阴侯庙》。
(8)韦庄《�F阳间(一作�F阳县阁)》、《题安定张使君》。
(9)韦庄《宿泊孟津(洛北)寄三堂友人》。
(10)韦庄《汴堤行》。
(11)韦庄《自孟津舟西上雨中作》。
(12)韦庄《颍阳县(今河南许昌附近)》。
(13)韦庄《河清县河亭》。
(14)韦庄《河内别村业闲题》。
(15)韦庄《天井关》。
(16)韦庄《题貂黄岭官军》。
(17)韦庄《壶关道中作》。
(18)韦庄《过内黄县(辖安阳)》。
(19)韦庄《中渡晚眺》。
(20)韦庄《喻东军》。
(21)韦庄《赠边将》。
(22)韦庄《清河县楼》。
(23)韦庄《登汉高庙闲眺》。
(24)韦庄《江亭酒醒却寄维扬饯客》、《过扬州》。
(25)韦庄《解维》。
(26)韦庄《山墅闲题》。
(27)韦庄《上元县》、《台城》、《谒蒋帝庙》、《长干塘别徐茂才》。
(28)韦庄《过当涂县》。
(29)韦庄《题姑苏凌处士庄》。
(30)韦庄《寄湖州舍弟》。
(31)韦庄《南游富阳江中作》。
(32)韦庄《桐庐县作》。
(33)韦庄《避地越中作》。
(34)韦庄《旅次甬西见儿童以竹枪纸旗戏为阵列…余因感之》。
上一篇:代旭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