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光远(将领)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部队,铜仁,二十秦光远(将领)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此时,南京的蒋介石和武汉的汪精卫联合起来,调兵遣将,命朱培德、张发奎调集赣东南各地军队,攻袭南昌起义军,企图将革命军扼杀在摇篮里。面对这一形势,起义军按计划于8月3日至8月5日先后撤离南昌。秦光远第二师于5日挥师南进。28日攻占会昌。
9月2日,秦光远率部队从瑞金出发,经长汀、长坑向广东挺进,直抵潮州、汕头,投入“汤坑”之战。敌人以数倍于我的兵力,困我万人之师。刘伯承、叶挺、贺龙等研究决定:部队转移陆丰,放弃汕头。起义军从潮州、汕头、揭阳山湖地区撤出,到达广东普宁流沙镇时,前委在流沙开会研究决定:二十军第一师、第二师为前卫,向海陆丰前进。1月30日下午,当秦光远、贺锦斋率领前卫一、二师部队经过乌石山时,突遭敌东路军截击,起义军被截为两段。敌军拦腰插入,堵住后卫部队前进,总指挥部与前卫一、二师失去了通讯联络。秦光远、贺锦斋在与上级失去联络的情况下,指挥起义军同敌陈济棠部、徐景唐部激战七昼夜,起义军伤亡惨重,部队被打散。秦光远、贺锦斋分别率部突围,逃离虎口,离开自己战斗多年的部队,由汕头经香港到达上海,寻找党中央,回到上海泰辰里17号一贺龙公寓。此间,秦光远奉命迅速将贺龙的家眷从武汉接往上海安置。
起义失败,坚持革命不动摇
南昌起义失败后,秦光远极度悲愤,决心东山再起,要求返湖南拉部队再搞暴动。贺龙将秦的想法汇报周恩来处,周积极支持,立即派中央特科李强科长给秦光远送去两百块大洋,作返湘费用。由于湖南形势变化,蒋介石四处拘捕起义将领,湖南省长何健反共气焰十分嚣张,大肆镇压工农革命运动,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进步人士,秦光远已无法再去湖南,遂改名秦半仙,改道去湖北大冶煤矿从事工运,那里有许多参加起义后回去的部属,工作很有成效。
1933年12月,秦光远打听到同乡刘竹铭在八十五师第一旅当旅长,正在武汉整编,随后准备开赴剿共前线。秦光远认为拉队伍的时机已到,因与刘竹铭是拜把兄弟,又是同学,原关系甚好。因此,秦决定出山大干。他到刘竹铭部后,刘委任他为旅参谋长。此间,秦广泛联络黔籍将士,积极做策反工作。中共党员乔光鉴、李光庭(秦的旧部下)、王芸生、喻雷、唐寿南等均先后打人该部,与该师教导队队长、共产党员舒保初发生组织关系。他们都是贵州人,以同乡关系秘密组织发动将士起义,计划杀掉师长谢彬后率部奔赴中央革命根据地,破坏蒋介石对中央根据地的第五次大围剿计划。不料此次行动被叛徒出卖而失败,其结果是舒保初等同志被杀害,乔光鉴被捕,李光庭等逃回贵州,秦光远被送南京军官学校高教班“学习”,被蒋介石签署“永不铨用”,投入狱中。
1933年,秦光远出狱后,准备参加李济深部在广西的反蒋起义,被委任为起义军参谋长,他在前往广西就任途中遭国民党特务机关再次逮捕。“西安事变”后,他作为“共党要犯”释放出狱。
重返白区。鞠躬尽瘁献毕生
1937年夏,秦光远从武汉带领,三个儿子大雅、大雕、大双和爱妻,及一批进步青年闯过敌人重重封锁,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参加红军。此间,国共合作逐步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并决定东渡黄河北上,开赴抗日前线。八路军总部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根据秦光远能讲会说,又善交际,关系广的特点,决定派他到湖南作党的统战、兵运工作,争取湘西王陈渠珍。9月8日,朱德、贺龙将总部决定告诉秦光远,他坚决服从党的决定,返回白区,并决心做好统战、兵运工作。
秦光远到湖南后,利用国共合作的大好时机,广泛接触国民党党政高层、社会名流,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当时,湘西王陈渠珍与张治中有矛盾,秦光远就根据党的指示,积极做陈的统战工作,并担任了陈的高参(湘西绥靖公署主任、参谋长)。此间,秦与中共湖南省委取得联系,积极配合湘西工委开展工作。为使抗日救亡活动合法化,他以绥靖公署的名义,出钱组织了一个抗日宣传队,其人员由中共湘西工委选派,并建立有宣传队党支部,由李宜之任书记、队长,具体负责宣传队的宣传工作。这支队伍由二十多个革命进步青年组成,有中共党员七名为活动骨干,他们的活动影响很大,对掀起湘西地区抗日救亡宣传运动高潮,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940年春,国民党进一步反动,白色恐怖加剧,陈渠珍被蒋介石软禁在成都,其部队改编为新六军,主力被调往广西抗日前线。老弱将士留守湘西,秦光远担任第一旅少将旅长。他虽然有个旅长头衔,但兵源奇缺,要带走部队是不可能的。于是,秦光远回镇远、贵阳、遵义征兵,旅部设在镇远环球旅馆。5月初,招足新兵,秦光远率部东下,返抵湖南沅陵,不幸突然病逝。另一说是国民党特务投毒至死。
秦光远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一生为革命,从早年跟随贺龙参加革芾开始,直到最后临终时,他都还在党的统战、兵运工作战线上奔波,尽心尽力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工作着。他身居国民党精锐之师师长,在革命处于危急关头,抛掉高官厚禄,毅然决然地率部参加到革命武装起义的行列,为党和人民作出重大贡献。他一身转战南北,几次受挫,几次坐牢,但革命意志更坚定,决不向蒋介石屈服。他的一身闪烁着革命者的灿烂光辉。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江平[导演]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