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光远(将领)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部队,铜仁,二十秦光远(将领)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秦光远,(1890-19400)字声杨,1890年生于贵州省镇远县江古乡,先后在镇远读完小学、中学,考入贵州讲武堂。毕业后参加黔军的“护国”、“护法”战争。1920年出任贺龙川南混成第九旅副官长兼第一团副团长,1925年任贺龙部第三独...,
个人简介
秦光远,(1890-19400)字声杨,1890年生于贵州省镇远县江古乡,先后在镇远读完小学、中学,考入贵州讲武堂。毕业后参加黔军的“护国”、“护法”战争。1920年出任贺龙川南混成第九旅副官长兼第一团副团长,1925年任贺龙部第三独立团团长,1927年任贺龙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第二师师长,8月1日率部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先后在国民党军队中搞策反工作,后受中央委派到白区开展统战、兵运工作1940年春病逝。
人生经历
秦光远在镇远读完小学、中学后,考入贵州讲武堂,立志报国。毕业后,投入推翻清王朝反动封建统治的斗争行列,参加黔军的“护国”、“护法”战争。在护法战争中,秦光远所在的黔军驻防江津地区,与刘存厚部开战,最后,湘黔滇“护法”军于1918年2月21日攻占成都,夺得“护法”战争四川之役的重大胜利。
1920年10月,黔军将领袁祖铭被王文华解除一切军职后,投靠了北洋政府。忧国忧民的秦光远,何去何从,他考虑再三。应邀出任贺龙川南混成第九旅副官长兼第一团副团长,并与贺龙、贺敦吾、贺锦斋兄弟拜把结义,成为生死之交。
1924年8月,秦光远建议贺龙率部到铜仁整编。秦光远到铜仁后,利用父亲和岳父(铜仁县长)在铜仁的影响,奔走于各商会和开明人士之间,积极为部队筹饷、筹粮搞扩军,准备转战湘西。
1925年6月29日,秦光远、贺敦吾通电声援“省港大罢工”。10月24日,贺龙部与陈渠珍部于永顺县城关激战,贺部获胜,秦光远立了新功。贺龙率部占领澧州后,受湘军围击,被迫退至湘黔边界,后经秦光远与黔军王天锡洽商,王同意让出铜仁、松桃一带给贺部休整。11月8日,秦光远回铜仁后,积极扩军,为北伐作准备。此间,他利用同乡、同学和旧部关系,回镇远收编了黔军姜文华部,编为第二团,由欧百川任团长,随即又收编了罗良玉的潘文松等部,共成立六个独立团,秦光远兼任第三独立团团长。此次扩军整编,秦光远为部队的发展壮大立了首功。
在铜仁整编期间,秦光远带领部队在铜仁、客寨、桃映、牛郎、龙鱼等地清剿土匪,为民除害,深受广大群众的称赞。
1926年5月初,贺龙率部在铜仁誓师北伐,秦光远率领前卫部队开赴晃县、芷江,向沅陵进发。7月23日,秦光远部在淑浦、公安、开武、宜昌屡立战功,得到上级的通电嘉奖,电称:“贵军连日以来,迭告克捷,足见各官兵奋勇杀敌,至堪嘉欣。”
1927年春,贺龙部奉调从宜昌进驻鄂城整编,由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改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十五师,秦光远仍任该师团长,但兵力增加了将近一倍,特别是团营都增设了中共党代表和宣传员,使部队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战斗力大大提高了。因此,部队从鄂城出发继续北伐的征途中,捷报频传。先是大破奉军于武胜关,接着是大败奉军于逍遥镇,直逼河南开封。
正当秦光远所在的贺龙部队和其他北伐兄弟部队在河南境内节节取得胜利,工农群众运动迅猛发展的时候,蒋介石在中外反动势力的支持下,悍然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接着又发生“七?一五”、“马日事变”等,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工农群众。贺龙、秦光远等坚定地站在共产党人一边。为此,武汉政府中的反动派妄想在河南把贺龙部队消灭,多次阻挠他们回武汉。贺龙在秦光远、贺锦斋、周逸群等的支持下,不顾反动派的阻挠,毅然将部队带回武汉。此间,党中央把湖南、湖北等地逃脱反动派追捕而来武汉的工农骨干和汉口的工农革命武装编人贺龙的部队,使贺部很快扩充编成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贺龙任军长,贺锦斋任第一师师长,秦光远任第二师师长,辖四、五两个团,六千余人。
南昌起义,横刀跃马立新功
随着时局的逆转,二十军内部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也日趋激烈。投机革命的原参谋长陈图南勾结少数反动军官,密图发动兵变,杀害贺龙、秦光远、贺锦斋等领导人,把部队拉到国民党右派那边去。秦光远等积极协助贺龙当机立断,处决了陈图南等反动分子,清除内部隐患,使二十军得以顺利参加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前,中共中央为了加强二十军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委派了各级党代表,陈恭为第二师党代表,协助秦光远师长管理部队,使部队广大官兵的政治思想觉悟得到提高。6月24日,二十军政治部主任周逸群在武昌军部召开营以上军官、政工人员参加的政治工作会议,贺龙、秦光远、贺锦斋等主要领导人均在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反蒋口号。翌日,汪精卫命令汉口卫戍办事处解除武汉工人纠察队武装,二十军各师团根据周逸群的建议,积极收编工人武装,并成立了教导团,参加“东征讨蒋”。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公开与共产党分裂,贺龙、周逸群、秦光远、贺锦斋等召开二十军连级以上军官会议,宣布与国民党反动派彻底决裂、决心跟着中国共产党革命到底,大家一致表示拥护,愿听共产党的指挥。贺龙在大会上说:“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全力以赴,就可以打倒蒋介石。”会后,秦光远奉命率部占领赣江北岸的牛行火车站。叶挺二十四师和贺龙二十军立即按计划行动,乘火车开赴南昌,准备武装起义。贺龙、叶挺率部进驻南昌,古老的南昌城,张灯结彩,贴满了“欢迎铁军”、“欢迎贺龙、叶挺”的大标语,大大鼓舞了部队的士气。
7月28日,周恩来同志根据前委决议,到贺龙二十军指挥部会见贺龙,把前委关于起义的计划告诉了贺龙,并征求贺龙的意见。贺龙当即表示同意,并说:“我完全听共产党的话,党叫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周恩来于是代表党的前敌委员会,任命贺龙为起义总指挥。此后,贺龙立即召集秦光远、贺锦斋等,传达周恩来的指示,秦光远坚决拥护前委的决定,大家都一致表示:决不辜负中国共产党的信任,绝对服从党的命令,坚决打响武装起义的第一枪。30日下午四时,二十军召开团以上军官会议。贺龙、秦光远等在会议上讲话,军官们纷纷表示,坚决跟贺龙一起参加武装起义。接着,贺龙宣布了起义计划,布置了任务,要求各师团立即作出具体的战斗计划,听候命令,准备起义。
7月31日夜,起义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不料,二十军一师的一个姓赵的副营长叛变了,到敌指挥部告密。此事被二十军一个战士发现,当即报告贺龙指挥部,根据这一变化,前委研究决定把原定8月1日上午4时起义的时间,提前二小时起义。
8月1日凌晨,贺龙在起义指挥部楼顶上,“砰!砰!砰!”三声枪响,红色信号划破了黎明前的夜空。由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领导的北伐军三万余人,在南昌举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武装起义,全城内外响起了一片激烈的枪声。秦光远领导的第二师部队,主要任务是进攻省政府,以及对赣江下游的警戒防务。进攻省政府的任务是艰巨的,敌人事先得到叛徒的告密,已作了充分准备。敌人以猛烈的火力封锁起义进攻的必经要道。秦光远率领第二师主力部队,奋不顾身地与敌激战三个多小时,歼敌一部,迫使敌人缴械投降,第二师占领了省政府大楼,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上一篇:江平[导演]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