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昌林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刑事诉讼,重庆市,法学李昌林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李昌林,男,汉族,四川省南充市人,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重庆市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第一、第三、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江津区人民法院、沙坪坝区人民检察院、沙坪坝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曾任四川省南充县人民法院书记员、助理审判员(1991年7月至1993年9月)、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1996年7月至1998年2月)、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助理(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
个人简介
先后于2000年9月至12月、2002年1月至9月、2009年7月、2011年4月到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比利时、荷兰、丹麦、瑞典、卢森堡、美国等国参加国际人权法培训班、中国―欧盟法律和司法合作项目、美国国务院国际领导人访问计划的学习、考察,并于2010年8月、12月到我国台湾、澳门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出版个人专著2部,主编著作1部,参与撰写专著、教材、翻译著作10余部,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校级课题1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
专著出版
主编:《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释义》, 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5月版。
个人专著:《民众参与刑事审判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版。
个人专著:《从制度上保证审判独立――以刑事裁判权的归属为视角》,法律出版社2006年8月版。
《金融犯罪研究》, 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与人合作。
《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与人合作。
《侦查程序与人权保障――中国侦查程序的改革和完善》,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与人合作。
《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法律出版社2005年12月版,与人合作。
《新刑法原理与实务》,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与人合作。
《禁毒法律实务》,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与人合作。
参编教材
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高等学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副主编。
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4年11月版,撰写下册。
陈忠林主编:《刑法》(总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1版、2005年2版、2010年3版。
赵长青主编:《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9月版。
赵长青主编:《经济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参与翻译著作
许明月、夏登峻主编:《牛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指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许明月主编《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学大辞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高绍先主编《各国法律制度概况》,法律出版社2002年8月版。
主要核心期刊论文译文
“刑事上诉理由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7期(合著,第一作者)。
“审查逮捕程序改革的进路――以提高逮捕案件质量为核心”,《现代法学》2011年第1期。
“检察机关履行证明责任的保障机制”,《人民检察》2010年第24期。
“侦查阶段的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载《刑事法评论(第25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证明、查明与拍板――真实发现途径与刑事诉讼模式的立法选择”,独著论文,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降低羁押率的途径探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4期。
“灰色地带:反腐败法律的文化分析”(译文),载《现代法学》2008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2期转载。
“对抗制·羁押率·简易程序适用率――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研究中的流行误区剖析”,独著论文,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8年第11期全文转载)。
“论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合著,第二作者),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4期(《法制资讯》2009年第3期摘编)。
“刑事诉讼模式的立法选择”,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论刑事诉讼中的权力制约――以赋予法院形式裁判权为核心”,载《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从制度上保证人民陪审员真正享有刑事裁判权――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载《现代法学》2007年第1期。
“论对公诉的司法审查”,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期。
“论通过法官实现控辩平衡”,载《法律适用》2006年第12期。
“刑事诉讼法官回避制度的完善”,独著论文,载《人民司法》2006年第4期。
“法官资格制度�D�D比较与借鉴”,载《人民司法》2003年第8期(2004年8月获得最高人民法院《人民司法》编辑部“海韵杯”有奖征文二等奖)。
“诉判同一与变更罪名”,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2期。
“强行侦查权之司法制约的比较考察”,载《河北法学》2003年第1期。
“试论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合著,第二作者),载《现代法学》1995年第3期。
“论共同过失犯罪”,载《现代法学》1994年第3期(获得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第四届“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其他报刊主要论文译文
“诉讼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量刑程序改革的三个关键问题初探”(合著,第一作者),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论侦诉协作”,载《人文纵横》2010年第2期。
“刑事一审裁判质量保证体系论纲”,载《政法学刊》2009年第1期。
“论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载卞建林、王肃元主编:《刑事诉讼法修改:问题与前瞻(2007年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同种数罪也应当实行数罪并罚”,载《检察日报》2007年3月2日第3版。
“刑事判决程序初探”,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第4期。
“刑法中的避险意识初探”(合著,第一作者),载《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走出庭审实质化的误区”,载《诉讼法理论与实践――司法理念与三大诉讼法的修改(2006年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我国法官的多与少――法官职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悖论”,独著论文,载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8月10日。
“从制度上保证审判独立――以司法独立的国际标准为参照”,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译文),载《刑事诉讼前沿研究》(第4卷),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论民众的刑事实体裁判权”,载《刑事法评论(第16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上一篇:李露露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