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俞珊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南国,中国,卡门俞珊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俞珊少时就读于 天津南开女中,後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20年代中期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精通英语、热爱戏剧。1929年田汉至该校导演《湖上的悲剧》,邀入南国社。
,基本内容
俞珊简介
家族概况
俞珊(1908~1968) 中国女演员。俞珊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其祖父 俞明震 湖南善化(属今 长沙)人,以父系祖籍自认 浙江 山阴(今属 绍兴市),曾任 南京 陆师学堂附设云矿路学堂监督(即校长),是 鲁迅先生的尊师。俞珊的叔祖母是 曾国藩的孙女。其父俞大纯为俞家长子,被热血青年刺杀身亡,留下了俞珊和其弟 俞启威(後改名 黄敬)等六子女。叔叔 俞大维是 国民政府的要员,任 国防部长兼交通部长。
个人履历
俞珊少时就读于 天津南开女中,後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20年代中期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精通英语、热爱戏剧。1929年田汉至该校导演《湖上的悲剧》,邀入南国社。俞珊是南国社後期一颗 明星。
她在入社当年7~8月举行的南国社第二期公演中主演 英国作家O·王尔德名剧《莎乐美》,生动地再现了这一求爱不得,便割下所爱者头颅,捧着亲吻的犹太公主形象,从此声誉鹊起。接着又於第二年参加了南国社第三期公演,在田汉改编的《卡门》一剧中任主角,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由、富有反抗精神的吉卜赛女子形象。以後她随京剧名伶水仙花( 郭际湘)习旦角,30年代在京、津,抗战时至 重庆,常作业馀演出。1948年投奔 石家庄 解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先後在 江苏京剧团及中国戏曲研究院工作。
俞珊的舞台之路
早期话剧的开拓者的成名之路
从1907年 李叔同、 曾孝谷、陆镜若、 欧阳予倩等创办的春柳社在 日本 东京演出《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起,剧中的女角色无不由男子扮演。如李叔同为扮演茶花女 玛格丽特时,就毅然刮掉了蓄须,并自费钜资做了茶花女的服装。在《黑奴吁天录》中扮演黑奴妻的则是曾孝谷。1909年,春柳社以申酉会的名义演出根据 法国 剧作家沙陀的《女优托斯卡》改编的《热血》,陆镜若扮演画家露兰,而欧阳予倩扮演的则是为爱情而牺牲的年轻美貌的女优托斯卡。作为同盟会 领导人之一的 黄兴看了演出,曾大为赞许。在演出中崭露头角的欧阳予倩,归国後在陆镜若创作的七幕剧《家庭恩怨记》中扮演小桃红,则更为轰动,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简直把人看疯了"。後来他自学京剧,遂成名旦,当时就有" 南欧(欧阳予倩)北梅( 梅兰芳)"之称。
饰演女角的缘由
为何四位中国早期话剧的开拓者都饰演过女角呢?这是因为春柳社成立之日,正是日本新派剧兴盛之时。而新派剧,是日本戏剧界在 明治维新时代吸收西方近代的演剧形式,对传统的歌舞伎加以改造而创立的,保存了女优和旦角并存的特点。到日本留学的李叔同、曾孝谷、陆镜若、欧阳予倩等人为学习语言和�t解日本社会,经常去看新派剧,并与 藤泽浅二郎等名角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显然,他们後来在戏中扮演女角,就是受新派剧 艺人直接影响的结果。国人大都知道 周恩来1914年至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期间,曾是 南开新剧团的积极分子,而他当年在戏中扮演的,也是女角色。真正在 中国话剧舞台上一举成名的女演员,是南国社在1929年公演《莎乐美》时扮演女主角的俞珊。
完美出演《莎乐美》
国立青岛大学(现中国海洋大学),是由著名教育家 蔡元培先生亲自创办的。1924年开始正式招生,第一任校长杨振声(又名杨金甫),教务长赵太侔。此二人接受任命後,即在上海、北京、济南等地大做宣传、广招人材,聘请了许多刚从海外归来的爱国学者任教,一时使青岛成为名人雅士荟萃之地。如国文系主任由留美诗人闻一多担任,梁实秋任图书馆馆长兼外文系主任,田汉、洪深、沈从文等均曾先後前往授课。此外尚聘有方令儒、姜叔明、丁山、张煦、游国恩等,师资力量雄厚。
由田汉领导的南国社是当年上海最活跃和最具深远影响的一个文艺团体。俞珊主演的《莎乐美》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名剧,由田汉亲自翻译并执导。关於这出世界名剧的演出,田汉说:"中国剧坛过於荒凉,这样美丽的花栽上一朵也许还有些功利的效果。"施寄寒在《南国演剧参观记》一文中记载了1929年7月6日该剧在南京首演时的盛况:"是晚全场座位不过三百左右,来宾到者竟达四百以上,场内空气甚为不佳。"由于当时观众太多,以至於剧场秩序混乱,因此从第二场开始,票价由六角提高到一块大洋。这在当时是相当大的数目,因而遭到了观众的抱怨。那么,《莎乐美》的公演为什么会引起轰动呢?据吴作人回忆,《莎乐美》的"写实布景"是他设计的,首次采用"写实布景",这在戏剧界,南国社是始作俑者。再就是莎乐美"七重面纱之舞"的配乐,用的是贝多芬的小步舞曲,由冼星海和吴作人一起演奏:冼星海弹钢琴,吴作人拉小提琴。而《莎乐美》的演出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在於莎乐美的扮演者,启用了"容貌既美,表现又生动"的舞台新秀俞珊。她的表演激情四射,大胆泼辣,生动地再现了这一求爱不得便割下所爱者头颅捧著亲吻的犹太公主形象,从此声誉鹊起。她那张求爱不得便割下所爱者头颅捧著亲吻的剧照,成了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形象,直至2003年,还作为标志性的画面用在了新出版的一部《插图中国话剧史》的封面和封底上。
南国社公演
1930年,俞珊又参加了南国社的第三期公演,在田汉改编的《卡门》一剧中任主角。因为她的个性和舞台形象十分适合具有叛逆性格的角色,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由、富有反抗精神的吉卜赛女子形象,所以评论者予以高度评价:"俞珊演得热情泼辣,十分动人。"
俞珊与徐志摩的茶杯与茶壶的趣闻
俞珊塑造的莎乐美和卡门的艺术形象,深得中国观众的喜爱。在她当年的追星族中,竟然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当时就在南国艺术学院任教,和陆小曼住在上海四明村临街的一幢楼�Y,房子共有三层,宽敞明亮,其中三楼是徐志摩的书房,厚厚的地毯、精致的椅垫、墙上钉著些斑斓的蝴蝶标本和一幅俞珊《莎乐美》的剧照。而在剧照旁挂著的,竟然是俞珊的一件舞衣。这就说明,徐志摩拜倒在俞珊的石榴裙下,不仅到了痴迷的程度,而且在陆小曼面前也毫不掩饰。
有一次,俞珊到上海演出,徐志摩和几个追星族挤到後台看俞珊化妆,俞珊忽然喊道:"啊呀,真要命,我要小便,我要小便!"没想到徐志摩不知是书呆子本性,还是诗兴大发作,居然急急忙忙到处找,结果还真的找到了一只痰盂,一本正经地双手捧著痰盂,口中喊著"痰盂来哉!痰盂来哉!"一路小跑送到俞珊面前,大献殷勤。
在演《卡门》时,俞珊为了塑造好卡门的形象,常登门来向徐志摩请教。陆小曼终於"吃醋"了,说俞珊"肉感",有一种诱人的力量。因此,陆小曼常常为此而和徐志摩发生争吵。徐志摩说:"你要我不接近俞珊很容易,但你也管著点俞珊呀!"陆小曼说:"俞珊是只茶杯,茶杯是没法儿拒绝人家不斟茶的,而你是牙刷,牙刷就只许一个人用,你听见过有和人共用牙刷的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