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中华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试飞员,飞机,眼镜蛇李中华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湖北随州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李中华 - 武汉大学李中华
个人资料
姓名 李中华任教专业 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在职情况 在性别 男所在院系 武汉大学文学院
李中华(1944-),男,湖北随州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代表性著作
《诗经主题辨析》(上、下册,与人合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楚辞学史》(与人合著),武汉出版社1996《楚辞与中国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李后主的人生哲学》,台湾扬智出版公司1996《抱朴子注译》,台湾三民书局1996《六祖坛经注译》,台湾三民书局1997《禅林宝训注译》,台湾三民书局2004
代表性论文
《楚辞:宗教的沉思与求索》,武大学报2001、1《先秦招魂习俗与〈招魂〉》,光明日报2003、7《“屈原赋二十五篇”辨说》,光明日报2004、1、14《〈屈赋通笺〉对于楚辞学的继承与开拓》,中国韵文学刊2004、1
李中华 - 空军飞行员李中华
基本资料
姓名:李中华生卒:生于1961年9月描述:中国空军试飞员籍贯: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
个人概述
李中华,男,1961年9月出生,1983年7月入伍,1984年入党,现任93818部队副部队长,特级飞行员,空军级试飞专家,双学士学位,是我国3名国际试飞员之一。安全飞行2200多小时,能够熟练驾驶3个机种26种机型执行任务和进行风险科目试飞。
职业生涯
李中华曾正确处置空中险情18起,被军委首长誉为是-名思想、技术双过硬的新型高素质试飞员,是一名长期先进、屡建功勋的老典型,是一名临危不惧、机智灵活的英雄。
李中华牢记使命职责,勇于献身试飞事业,勤奋钻研航空科技知识和飞行技术,多次执行重大科研试飞任务,飞出了某型飞机的最大马赫数、最大动升限、最大过载值等诸多极限数据,出色完成了某型飞机失速尾旋、小速度特技飞行等科研试飞任务,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建设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李中华瞄准世界武器装备发展前沿,勇攀科研试飞高峰,不仅成为专家级的试飞员,而且成为了高素质的研发者、设计者。在某型飞机试飞过程中,李中华提出飞机存在纵向操纵增益过大、迎角限制器等设计缺陷等问题,最终被设计部门采纳。近年来,在某型飞机的技术性能鉴定试飞过程中,李中华先后创造了国产战斗机的5项纪录,为飞机的最终定型提供了科学依据。
个人荣誉
荣获"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6次;荣立航空工业总公司一等功3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6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次。
个人经历
李中华,中国第一批双学士飞行员,中国仅有的三名国际试飞员之一,中国屈指可数的成功进行“失速尾旋”、“眼镜蛇”等国际尖端特技飞行的飞行员。他的智慧、勇气、技术和特有的人生态度,似乎注定要创造叱咤蓝天的奇迹,也折射出国家航空事业的发展。他有十六年试飞生涯,试飞过二十六种机型,无数次在空中化险为夷。作为一名试飞员,他驾驶的是各种最新型的飞机,进行的是飞机的极限飞行任务,到达的是别人从未经历过的飞行禁区。
1997年6月,李中华以高超的飞行技艺,挑战世界最尖端飞行员,才能完成的高难度机动作“眼镜蛇机动”,令国际同行为之折服。2003年12月,李中华驾驶飞机从万米高空向下俯冲,冒着飞机随时可能解体和瞬间接替的巨大风险,刷新了国内飞机的速度记录。每一次飞行都是全新战,每一次飞行都有不可预知的风险,在生与死之间,他用智慧和勇气,谱写了试飞员的传奇。
有一次跟李中华的一个同学-----此人在地方工作,吃饭的时候说到李中华他肃然起敬,说李中华是他见过最胆大心细的人,没有他不敢飞的科目,没有他不敢飞的天气!他讲了一个听他老婆说的故事:一次试飞空中出现险情(略),李中华在后舱,情况十分危急,领导紧急通知李中华的妻子火速赶到现场,等到李中华的妻子赶到现场 李中华已经在空中排出险情平安着落了,她刚想上去跟他说句话,李中华从飞机上下来直接走到旁边预定科目的另一架飞机,在他妻子的注视下直冲蓝天!!那一刻,在场所有的人都觉得 这个世界上最有男人气魄的就是李中华了!!----敬礼!
1、临危不乱排险情
今年5月20日中午12时,西安郊区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机场一片忙碌,正飞的几架飞机中,有一架是特级试飞员李中华用变稳飞机带飞空军第四试飞大队试飞员梁建峰,进行变稳飞机模拟在研新机“驾驶员诱发震荡敏感等级”科目的试验。12时22分,飞机突然向右侧剧烈偏转,机头向右上方仰起后向下滚转,瞬间由大侧滑进入“倒扣、下降”状态,地面“呼呼呼”地迎面扑来,而且还伴有机头的左右大幅度摆动。“不好!飞机随时可能进入‘尾旋’。”李中华意识到自己遇上了重大险情。此时飞机距地面仅有400米高度,坠毁仅需几秒钟。梁建峰下意识地喊道:“啊!飞机不行了!”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李中华处变不惊,头脑十分清醒,考虑到梁建峰对飞机不熟悉,他一边大喊“你不要动,叫我来!”一边立即放下起落架,又迅速采取应急处置。在按正常处置切断变稳系统没有得到任何响应后,他马上转换思路,他左右手齐动,先后关闭了变稳机控制系统电源、变稳计算机电源、变稳显示系统电源以及总电源,终于使飞机恢复了手动操纵。此时,飞机距地面只有200米了!从发现故障到排除、改出,李中华仅仅用了6秒钟。
在机上电源完全消失、各种仪表全部无显示的情况下,李中华以高超的飞行技艺将飞机带回地面。现场的试飞专家、试飞院高级顾问张克荣激动地说:“这次险情发生得突然,危险性极大,如果不是李中华技术过硬、心理素质过硬,进行了及时、正确、有效的处置,是肯定要摔飞机的。李中华保住的不仅仅是一架经济价值极高的变稳飞机,更是数十年来科研人员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30分钟后,李中华在众人惊诧和敬佩的目光中再次走向飞机,驾机升空,去完成另一次科研试验。
2、异国圆梦 降服“眼镜蛇”
1997年4月23日,李中华再次踏上俄罗斯的国土,在驱车赶往俄罗斯国家试飞员学院路上,李中华在考虑如何向俄方表达飞“眼镜蛇”的意图。
能亲自驾机完成享誉四海的“眼镜蛇”动作,是世界顶尖级飞行员梦寐以求的目标,在俄罗斯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资深试飞员可以完成。他觉得,中国目前还没有人完成过这个高难度的动作,如果自己能完成,不但是飞行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信心和勇气的突破。他要证明,外国试飞员能够达到的境界,中国空军试飞员同样能够达到。
走进校长办公室,试飞员出身的校长热情地起身欢??生之一,这次回来想飞什么?”李中华异常坚决地答道:“飞‘眼镜蛇’!”俄方校长带着吃惊而又敬佩的眼神地看着他,思索了片刻后说道:“好吧,我答应你,但记住,它充满了风险。”
上一篇:王欧蕾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