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家谈“为人子女,父母双亲过世”,古人说“守孝三年”到底多久?
父母,孝道,这一大家谈“为人子女,父母双亲过世”,古人说“守孝三年”到底多久?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守孝三年,只是形式,真守孝要一生,不用拘泥于形式,要心存感恩,教诲时长伴着自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地域广大,每个地区风俗也会略有不同,这里古代中国应该是指中原一带,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守孝三年是指至亲去世,作为儿女对父母的纪念。其他亲属时间上面相对较短,也没有特定的要求。现在在中国某些地区还有这样的风俗,但是守孝期间一般不再有限制,比如婚假或者其他庆祝活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孝子守孝三年是古代帝王给大臣们放的假,表面看是传达孝道,本质上是对大臣的关爱。普通百姓是做不到三年不劳作守孝的。现代社会反而对人的关爱不够了,一般只放个几天假让你处理丧事,这带来了很多问题。失去至亲是需要一个仪式和时间来化解悲痛的。现代人无法享受过去守孝三年的待遇,但我们可以自己规划一个属于自己的表达哀痛和孝道的仪式。民间流传下来的过一期二期三期,过百日,过一年二年三年,都是我们普通百姓的合理方式。我们需要生活工作,我们也需要固定的仪式来哀悼至亲。这样的仪式其实真正帮助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从悲痛中解脱的途径。所以,我们按当地的民俗祭奠就可以了,不用死守守孝三年的所谓古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听说古代,每个朝代的记年日期不一样。所以这句话就是一句夸大其词的说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在天津,父母过世一般都是守七,共七期七天为一期,老人过世后三天后入殓,开始守期。各地的风俗民情不同,守孝的风俗也不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人去世守孝三年,是过去的事!是尽孝的表现!我认为尽孝不能走:形式!更不能是:让人看!要重实际!活着的时候不尽孝,不尽心,不尽力!过世后走形式,哄别人,谝自己!实不可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守孝三年固然好,可社会的发展确实改变了许多老传统老习惯!不加评论各自论心!
上一篇:怎么样防止鸡蛋放久了变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