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韩国的电影是不是发展的特别好?中国电影怎么办才能发展迅速呢?
韩国,电影,韩国电影韩国的电影是不是发展的特别好?中国电影怎么办才能发展迅速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特色,各有各的好,千秋不能统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数据:韩国年度进口片引进多达600余部,韩国本土电影拿下市场总额60%,而中国每年进口片引进不足60部,创下的年度市场总额也是50%—60%,中国电影与韩国电影的差距一目了然。
1999年后,韩国发生了三件大事,也正是由于这三件事情,掀起了韩国走上电影强国的风潮。第一件事是1999年韩国电影人发起的“光头运动”。这一运动可以说是韩国电影的分水岭。第二件事是于1999年上映的《生死谍变》,轰动全韩国,观影人次达到史无前例的579万,上映57天一举打破《泰坦尼克号》保持的票房纪录。第三件事是在2000年在北京举办的韩国电影周暨学术谈论会,也正是由于这个研讨会让韩国电影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之后一大波韩国电影开始引进国内,包括那部家喻户晓的由全智贤、车太贤主演的《我的野蛮女友》。
除了这一年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外,“天时地利人和”等客观因素都站在了韩国这边,让韩国电影变得越来越厉害。
第一、韩国有着宽松的审查制度,让韩国电影百花齐放。
第二、极高的从业门槛。要想在韩国从事影视导演一职,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甚至不亚于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第三、全行业都具备务实精神。在韩国,导演们也被称为“世界杯导演”,意思是韩国的导演都很低产,一般是四五年才会出一部作品,不是说他们效率低下,而是他们真的很务实,他们需要很多的时间对剧本进行推敲和打磨。
第四、观众支持本土电影。韩国观众确实支持本土电影,就拿2015年上映的《星球大战7》就能看出端倪,《星球大战7》在全球其他地区疯狂收割票房的时候,在韩国却吃了闭门羹,反而是与它同天上映的《喜马拉雅》拿到了同期的票房冠军。而在中国,如果某一部国产片与好莱坞大片同天上映,中国观众会不假思索的选择看好莱坞大片。
对于中国电影而言,能够做到以上四点,相信也能飞速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你曾了解过韩国电影史,你就会知道,韩国电影的真正崛起其实就是最近这十多年的事情。从杀人回忆,母亲,熔炉到阳光姐妹淘,追击者,黄海,相比亚洲电影,尤其是对比性比较强的日本电影近些年的衰落,韩国电影一直在进步。
当然,将韩国电影同其他电影大国相比,可以值得吐槽的地方有很多,比如:没有自己的原创类型片,缺乏世界级的大导演,在好莱坞折戟沉沙,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大奖项……但本篇文章不是为了吐槽而来的,掩耳盗铃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明白了别人的长处,才有学习超越的可能。
著名知友,罗登说:等我回过神来,我发现,韩国电影到了这份程度,人家早就不带中国电影玩,已经远走高飞,确实不仅仅是亚洲级别的翘楚,其制作质量和理念,已经登堂入室,足可在世界电影史占据重要位置了。
不夸张的说,当下韩国部分电影的思想性、展示出的话题性及对社会良知、人性的省思和拷问,已经不是电影流水线化作业日趋严重的好莱坞愿意包容和挖掘的。 我也确实无法在近三四年来的好莱坞电影里看到接近于韩国电影那样的整体发展态势、那股一鼓作气的拼劲、那样精雕细刻的严谨、那种努力将生活的点滴启示融入每一部小成本生活电影的诚意和不止步的创新意识,所以哪怕是一部题材不起眼的爱情片、喜剧片,你也能感受到韩国电影工作者给予它的温度和份量——一种完全不同于同类型好莱坞烂俗爆米花商业电影的朴素、真实和东方生活气质。
也许好莱坞正在攀登电影技术的一座又一座高峰,但在最基础的电影内容上近乎乏善可陈,毫无诚意。除了一部接一部的制造感官刺激的漫画改编爆米花电影,就是各种“大片”的续集。就连颁奖季的参选影片都透着偏颇、保守甚至不可理喻的迂腐烂俗气质,离观众、尤其是正在产生审美疲劳的亚洲观众越来越远……
要说韩国电影在国际上有什么地位,在以前,那是真没什么地位。然而就在去年,金知云拍了《背水一战》,朴赞郁拍了《斯托克》,奉昊俊拍了《雪国列车》,十年多的积累和酝酿,去年是韩国导演在好莱坞、欧洲的集体爆发,韩国电影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
而在亚洲,去年与中国的合拍片有《笔仙2》《分手合约》《大明猩》,也让国人见识了一把韩国电影人扎实的功底。
虽然这些都是零星状的,还未达到大面积的现象,据目前的发展态势看,韩国电影迟早会称雄亚洲,立足世界,鉴于韩国国内市场容量有限,所以他们是绝不会忽略中国市场的,可以预见,未来两国电影人的合作将会越来越多。
面对邻国电影的崛起,我们需要做的,应该不仅仅是惊叹……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目前是世界公认的全球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但前四者,作为传统的资本主义西方强国,其文化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投入巨大,经历了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发展过程。唯有韩国,作为中国的近邻,也是中华文化圈中的一员,其文化产业发展近二十年来异军突起,“韩流”旋风一时间举世瞩目,客观上来讲是中国谋求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最佳的学习对象。
1997 年席卷东亚的金融危机使韩国经济受到重挫。为了摆脱经济困境, 寻求新的产业增长点, 韩国根据国内外市场发展的变化, 积极主动地调整产业结构, 开始大规模向文化产业进军。1998 年韩国 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战略, 金大中总统上任之后 就宣布:21 世纪韩国的立国之本, 是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和生物技术列为 21 世纪重要的产业。这种化被动为主动的战略调整给韩国文化产业的腾飞创造了条件。文化产业作为立国之本,这是韩国电影何以在过去10多年迅速崛起的根源!
2005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发表新闻公报宣布,有8个国家又加入发达国家名单。其中,韩国成为继日本和新加坡之后的第三个亚洲发达国家。在这之前的10年,是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峰期。发达的经济基础是韩国文化产业能够快速发展的沃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消费人群外加政策扶持,废除内容审核加上分级制度,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最终促成了韩国电影产业的崛起。
上一篇:你开过方向盘在右边的车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