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说:“得好便休,否则无休”?
欲望,知足常乐,的人为什么说:“得好便休,否则无休”?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橡胶在弹性内不变形!度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太上感应篇有祸福无门惟人自召。陈抟祖师有得便宜处不可再去。民谚有贪小便宜吃大亏。所以且行且珍惜,得好便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世界上的事,不会一成不变地只朝一个方向发展变化,好事有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有可能变成好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物极必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家讲中道不偏不倚,佛家讲衡守中道、不堕两边,说的都是凡事过尤不及的事物发展规律。\"得好便休,否则无休\",所含蓄的,也是这个中道之宇宙法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叫人适可而止,贪欲会招来祸害和麻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菜根谭》“得好休时便好休,如不休时终无休”
人肯当下休,便当下了。若要寻个歇处,则婚嫁虽完,事亦不少。僧道虽好,心亦不了。前人云:“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见之卓矣。
人无论做什么事,到达应罢手不干时,就要下决心结束。假如犹豫不决想找个好时机,那就像男女结婚虽然完成了终身大事,以后家务和儿女夫妻之间的问题还很多。
人们别以为和尚道士好当,其实他们的七情六欲也未必全除。古人说得好:“现在能罢休就赶紧罢休,如果说找个机会罢休,恐怕就永远没有罢休的机会”。这真是一句极高明的见界。
人在功名利禄头上往往很难作到急流勇退,能够像陶渊明和范蠡那样不恋桟功名而毅然回归田园的人实在难得,例如陶渊明在《归去来辞》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懂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物极必反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成语。所以我们国人经常说起中庸之道,中庸不是说碌碌无为,个性不鲜明。说的就是一个“度”的拿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无论做什么事,到达应罢手时,就要罢手。假如犹豫不决,不肯罢休,那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问题和麻烦,不得休止。
上一篇:会不会存在这样一种可能,中国的夏朝之前还存在着很多个以部落联盟形式的朝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