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高三学生寒假一直看手机,怎么办?
孩子,手机,自己的高三学生寒假一直看手机,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不要对孩子的课题横加干涉
纪伯伦说,孩子“凭借你而来......却不属于你”。
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却不能代替孩子过一生。当然也不能决定孩子的人生。而挫折和失败也得由孩子自己负责。
更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课题横加干涉,将造成不良后果。一,它会破坏亲子关系。二,一旦发生问题,孩子会把责任转嫁给父母,而孩子则无法成长。三,干涉孩子的人生,是父母不相信也不尊重孩子的表现。他们认为孩子无力承担失败,因此,也阻碍了孩子成长。
4.体罚没有任何意义
一般情况下,父母厌烦孩子的,不是其要求的内容,而是诉求方式。但是,有些时候父母也不会好好表达,也会感情用事。
所以,一来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好好用语言表达诉求。二来,对待孩子时,父母需要注意,体罚并不是教育,而是报复,是为了给自己的愤怒找一个正当理由。
此外,批评即使没动手,某种意义上,也等同于体罚。
三、如何让孩子会学习
1.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喜悦
学习是孩子自己必须解决的问题,没有谁能代替。
父母督促孩子学习时,不知不觉中传达了一个观点:如果考上一所好学校,就能实现人生的所有。但是,人生并不会因为考上一所好学校而一帆风顺。大人们从不把这个真相告诉孩子。
如果只注重考试结果,孩子很难体会到求知的喜悦。如此,孩子在升学希望不大时,就会放弃学习。
事实上,学习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它促人成长,不仅为自己,还能为社会作贡献。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这些。
2.父母不要开口只谈学习
“除了学习,就没有其他的话说了吗?”有些父母会遇到这样的控诉。
换位思考一下,开口只谈学习的父母是不是很烦人?!
如果真的希望在学习上能帮到孩子,父母可以参考以下三点做法:
①批评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孩子才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见。
②帮助孩子学会友好待人。人生不只有竞争,还有朋友。切莫让孩子成为学习很好,却只知道考虑自己的人。
③让孩子体会到贡献的价值感。引导孩子乐于助人。具体地对孩子说“谢谢”“你帮了大忙”之类的话。贡献感能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3.不要因为是考生而在家中享受特殊待遇
即使是考生,也不能享受特权。一个劲学习的孩子,和痴迷于工作、被爱情占据头脑的一些大人一样,都不是健康的状态。
如果父母说:“只要好好学习行。”孩子也许就会以学习为理由不去承担其他事。这可能导致孩子连学习这件事也做不好。
作为家庭一员,孩子在学习的同时,必须学会合作。一来人生的许多课题都需要合作。二是合作能让孩子有价值感。这样他们会更喜欢自己,更有自信。自信能促使孩子独立地解决各种问题,包括学习。
4.不要俯视孩子
没人能代替孩子学习。而学习的后果,都得由孩子自己负责。那么父母能做些什么?
①孩子不怎么学习时,父母可以认真地问自己有没有能做的事。
②不对孩子的学习横加干涉。父母可以在征得孩子的同意时,和他们谈谈学习的事。如果孩子不愿意,那就暂时不谈。同时,告知孩子可以随时找自己商量。
③平等地对待孩子。孩子和父母在知识和经验上存在差异,但作为人,两者是平等的。父母如果能平等地对待孩子,就不会任意地批评他们。孩子也会更冷静地接受父母的建议。
四、赋予孩子面对人生的勇气
1.不要认为自己不行
成长的路上,孩子可能因为一次失败,或者学习失利,从而产生认为自己不行的想法。这种想法会伴随人的一生。它让孩子无法喜欢自己,觉得自己没价值。结果不仅使孩子在学习上没自信,也会影响他们解决其他的人生课题。
有时候,孩子不愿投入课题,是不想面对结果。他们害怕付出行动却没有好结果,所以宁愿选择逃避。
因此,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赋予他们勇气,让孩子明白: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所有事。
2.学习应该认真,但不必过于沉重
孩子成绩不好需要道歉吗?
孩子学习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如果这次成绩不好,不用觉得辜负他人,也不必消沉,只需为“下一次”努力就可以了。
此外,父母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形成错误观点,使孩子认为没有好成绩就会遭受冷落。同时,不要说伤害孩子人格的话。不然,他们会更沮丧、更消极。
父母需要让孩子知道,应该认真学习,但不必让自己的负担过于沉重。
3.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生活中,父母往往只关注孩子的缺点和问题行为。他们聊起孩子,多数只提孩子这个不好,那个不行。但这并无益于孩子。
孩子的缺点像黑暗,投以光明就会消失。其实,就是要看到孩子好的一面。比如,孩子的思维跳跃,注意力不够集中,但是发散性思维较好,想象力丰富,更有创造性。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尽管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父母要尝试着、有意识地去关注孩子的长处和行为中好的一面。
4.帮助孩子靠自己的判断决定人生 孩子在遇到挫折和学习不理想时,难免会消沉和产生疑问。这时,父母需要做到两点。
①接纳孩子的真实面。孩子也许学习不努力、成绩不好,这和父母的理想会有差距。即使如此,父母也要去关注孩子的真实面,不要拿他们与理想中的孩子作比较。
当孩子体会到父母是无条件地爱自己、接纳自己时,他们会获得一种无可替代的安心感。这种安心感会促使孩子更有力量去努力。
②父母别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人生是孩子自己的,也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如果父母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可能让孩子怀疑自己,并产生抵触心理。这些状态,都将使他们无法冷静思考。
作为父母,所能做的、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靠自己的判断来决定人生,而不是替他们决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时候是人生最重要的时刻之一,,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你应该告诉他高三的重要性!
上一篇:贫穷和死亡到底哪个更可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