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俗语“富不离书,穷不离猪”真的是这个样子吗?
不离,的人,知识农村俗语“富不离书,穷不离猪”真的是这个样子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富不离书是有道理,读书能提高自已的文化水平。学习先进技术为自已创业打好基础,这样才能万无一失!穷不离猪,以前种田人家家户户都养有猪,可用猪粪作肥料。养猪是农民致富的门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道理。因为人一旦进入富裕阶段,现在的社会形式不是过去的突发式爆发啦。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才能保证财富永不丢失。所谓穷不离猪,侧是告知人们,自身经济条件陷入低谷时要有唯一生存的门路,保证吃饭,方可进一步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富了必看些书学文等穷了生活用钱那不养猪羊六畜不法來钱大盖农村人都要养畜目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富不离书,穷不离猪”,从字面上理解的话是在说“一个很富裕的人,他一定离不开书;一个十分贫穷的人,那么他肯定成天都在与猪打交道”。如果只是这么来看,其实这句俗语非常可笑,毫无道理。
但是它真的要表达的内涵却没有这么简单,他是在告诫人们:富裕的人千万不能离开书本,这样才能持续富裕,才不会做出有损道德的事情,要勤读书;穷人如果要过好日子,最好去找与猪相关的行业。
在古代养猪比耕种带来的收成更大,也更把稳一些。在那个年代,人们吃饭都是以素食为主,猪肉是一种奢侈品,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口。正因为如此,养猪成为了一种高端职业,除了需要丰富的知识以外,还需要一点点运气。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不难理解换成今天来说也是一样的,企业家永远不能离开书本,那是意识形态管理;员工如果你是行政就离不开“表格”,如果是策划就离不开“ppt”,如果是设计师那么离不开的是“ps”。
古人的智慧是从生活经验中观察总结出来的,我们今天的社会依旧适用。“王庶文讲坛”的意见是,这些俗语不要从形而上的角度去理解,应该走形而下的路线,毕竟中国古人时很朴实的,他们用朴素的价值观给予人们生活的经验,非常实用。
另外一点则是,“富不离书,穷不离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给自己很好的定位,定位完成以后找重点,不要盲目的去追求一些虚而不实的东西。比如一个穷人,整天拿着本书读来读去,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可是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证,是不是有一点本末倒置了呢?
又或者一个有钱人,不读书不看报不紧跟时事,整天待在猪圈里那么他的资产必将很快败光。
您的问题回答完毕,“王庶文讲坛”致力于文化领域的创作,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愿意去了解、学习和阐述,如果您感兴趣,欢迎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俗语\"富不离书,穷不离猪\"这话很对,凡是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养猪投资少,见效快,家里贫穷时这种付业正好适应这种需要,一年养两三头猪轻而易举,就够一家人另开销。读书需要时间,需要投资,但回报较高,因而就有了富不离书,穷不离猪的说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古至今,书籍对于人们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东西,它不像日常用品,有着价格浮动,书籍里面的知识对于人类来讲永远是无价之宝。古人常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那些富贵之人,每日除了处理日常公务之外,最爱做的事就属看书了。明代李诩在书中便写到过这样一句话:“人可一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书。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可以一天都不吃饭,但是不能一天都不看书,一天不看书,那边百事荒芜。从字面上来讲,就是人穷了就离不开猪了。用现在的话来说,要想发家致富,就得养猪。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古代人的生活中,猪肉可谓是最常见的,人们养猪的技术也比较成熟。在更早的以前,只有有钱人才读得起书,贫穷的孩子根本读不起书,只能到富人家帮忙养猪来养家,而到了更后面一点的年代,这句话的意思则是如果你想以后富裕,那么,你要多读书,如果要摆脱贫穷的日子就要多养猪,为什么会这样理解呢?在以前设有科举制后,大家更是勤奋读书,只要中了状元,那么,就可以当朝为官,摆脱贫穷,因此,那个时候即使家里再怎么穷也会砸锅卖铁的去供养家中唯一的读书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