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面对父亲对母亲家暴,孩子应该劝合还是劝离?
父亲,母亲,孩子面对父亲对母亲家暴,孩子应该劝合还是劝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面对父亲对母亲家暴,孩子应该劝合还是劝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面对父亲对母亲的家暴,我认为作为儿女应该劝离】
家庭暴力分为身体和精神两种。任何损害家庭成员身体健康及人格尊严的言行,都属于暴力行为。在这里我要解释下,为什么面对父亲对母亲的家暴,我们要劝离而非劝和,原因有如下三点:
一、家暴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不是受害一方忍让、妥协、服从就能使施暴者停止伤害。
相反,女方越是隐忍,越是怀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男方对其伤害的越肆无忌惮。
二、施暴者一般具有过度的大男子主义者倾向,他们控制欲、占有欲极强,认为妻子就该服从他们的指令,认为妻子是他们的附属品。
一个从骨子里就没有把女性当作独立个体的人,他怎么会有尊重配偶的想法,这种男人会因为一点点的不顺从,而采取暴力行为,为的是彰显他在家庭中的地位及尊严。
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想要在短时间内改过自新那是不可能的,有句话说得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如果女性一味的在懦弱与委曲求全中期盼男人有所改变,也许在没等到改变之前,人已经倒在黎明前的黑暗里。
前阶段闹得沸沸扬扬的蒋劲夫事件,想必大家也看到了,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因为家庭暴力,不仅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也当众向女友道了歉。可是,仅隔半年时间,又曝出了家暴丑闻。而家暴的对象是新女友。也就是说,家暴不会因为受害人的改变而改变。要知道家暴是会上瘾的。
三、施暴者大多有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形成这种暴力倾向的原因有很多。如:原生家庭,一个从小在暴力家庭中长大的人,信奉拳头是真理,长大后会无意识的成为施暴者。所以说,父母间的暴力行为会对子女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社会压力,外界打压等等,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但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都不是施暴者的理由和借口。
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我劝离而非劝和。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自觉抵制家庭暴力,要勇敢的和家暴说“不”,对待家暴零容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劝合,没有孩子时,父母亲都过来了,现在孩子长大了,为什么还让父亲对母亲家暴?如果劝离,孩子也有问题,劝合的话,确切的说:是不让父亲在打母亲了,这时的母亲心中才是最幸福的,多年来的煎熬,终于没有白费,终于孩子长大了可以轻松点了,为什么劝父母离婚?就应该劝父母合好,为最佳!这才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面对父亲对母亲旳家暴,孩子应该站出来维护母亲,申张正义,喝斥父亲的家暴行为。不论哪方有理,动手打人就是无理,俗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动子打人就是小人,不值得同情。可有些人的儿女亲眼目睹父亲曾多次残暴地打母亲都无动于衷。
作为儿女的也想父母感情和和睦睦,想有一个完整的家,为了不影响下一代,只求劝合,不求劝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父母吵架和父亲对母亲家暴的孩子,尽量去至止和缓解家庭矛盾。家庭暴力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很大伤害和影响。家里出现这种事情,做为孩子应该阻止父亲的行为 ,劝和才行,毕竟是一家人。应该心平气和的找父亲谈一谈,多与父亲沟通,给母亲留一些尊严,给自己留一个完整的家。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不吵架,一家人和和睦睦过日子,自己感到是最幸福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了,只要是一家人,不管是父亲和父母自家的孩子,都要和和睦睦的在一起,你管是穷还是富,有钱没钱只要一家人团聚就是好的生活,快乐的日子,一家人没有那么好,有点磕磕碰碰的,这是难免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婚,何况是儿女。家暴是一种极其让人愤慨,极其没有素质的行为,儿女积极化解,父母双方做工作,用亲情去感化父亲,让他明白家暴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如果长久的努力都不能让父亲迷途知返,那就只有尊重母亲的选择了。
上一篇:独步逍遥修炼划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