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孩子,父母,自己的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以身作则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背负着的是负起责任、承担义务、给予希望。
责任:对家庭负责,对家人负责,对工作负责,对社会负责
义务:照顾妻小,赡养父母,有利社会大众
希望:理性,不冲动;坚韧,不言败;沉稳,不涉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孩子一定要慎重,自己要有好的经济条件,然后还要有耐心和爱才可以考虑生养小孩!有了小孩要用心照顾好他的一日三餐,养成好的饮食起居习惯,还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平时多和孩子沟通,给他讲故事讲道理,从小就树立正确的的三观和健康的理念,学习上尽量考虑以孩子的优势和长处发展,绝不能以任何的理由对孩子有暴力的语言和行为,让孩子能在轻松自在开心健康的环境下成长!至于他长大成人后的前途,只能看他的学识和运气了,我们能做的只有陪伴孩子健康快乐的一天天长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人父母,不能只懂得生下孩子,更应该注重后天对孩子的培养和关爱,让孩子更加健康、全面的成长,那么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1、懂得尊重孩子,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对话, 平等沟通交流。
2、懂得习惯养成,懂得观察孩子的言行,真正发现孩子。
3、懂得人生规划,教育孩 子要对得起生命中的每一阶段。
4、懂得生存处世规则,教育孩子懂得做人做事。
5、让孩子学会基本的安全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6、家长学会控制自己情绪,不能在孩子面前失态,以免给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既然是要做“合格”的家长和老师,那一切自然都得从“合格”说起。
家长与老师都有同一项天职——就是教育孩子。但无论你打算怎样教育,都必须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这既是为人父母为人老师的千年古训,也是教育的规律。
倘若仅靠言词说教或是厉声训戒等方式,显然是违背规律的。
这也是绝大多数父母与老师因为从未认真观察思考孩子之所以为孩子,而仅凭感觉、习惯、“经验”施教却不能“育”的原因所在。
举个例子,有些家长喜欢用“不听活”、“不懂事”之类的词来标签孩子,用成年人的权威或暴力压制控制孩子,但他们却从未仔细去观察孩子,思考孩子为何如此。
这就是不了解孩子的表现。
可想而知,连父母都懒得或不懈花时间和精力,用心去观察了解自已的亲生骨肉,又何淡爱孩子,教育孩子呢!
更有甚者,常常要求孩子要感恩自已,自己却不尽为人父母老师的义务,这又怎配得上“合格”二字呢?
所以,毫无疑问的是“合格”的家长或老师首先必须是不停地通过学习,与孩子一同成长的人。
因为孩子的成长从未停止,所以学作父母或老师将是一项无止境的事。
当然,如果你认为只要“学习”了,就“合格”了,那可太便宜你了。
因为注重“学习”的父母太多了,但并非都能“合格”地养育孩子。换句话说,有“知识”
不等于能解决问题——因为知识只是工具,学习只是手段,目的就是帮助孩子茁壮成长。
有一个普遍现象不得不说——有的父母会说,真拿这孩子没办法,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管不住。
这样的父母可能认为只要这样做了就是已经尽到了做父母的义务。
事实上,这只是推卸责任的做法(将责任全推给孩子),因为归根结底这是父母或老师的成长速度已经被孩子远远甩到了身后。
这样的家长或老师贻害无穷。
相反,合格的父母或老师会清醒地认识到孩子千差万别,没有任何一种知识能解决所有育儿问题。
咱们接着说,要想“合格”还得尊重孩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待孩子更是如此。你不喜欢别人打骂斥责你,所以也不要将此施于孩子。
这就是人性的规律。
正是因为绝大多数人从未认真地尊重过孩子,没有见到这样的力量,所以压根不信尊重孩子意味着什么?其实你只要想想你自己的感受就能明白。
除了不断的学习与尊重这两点,剩下的就是引导。
很多人认为,孩子是教育出来的。
所谓教育,在他们眼中就是“我教你听”罢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
要是这样,这世间的教育就太简单了,压根就不会存在什么教育问题。
不管你信不信,孩子其实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自我教育出来的。
你就是一个例子——爸妈从小就就告诉你要好好学习,但你依然没有进清华北大。
这几天网络热议的“12岁男孩弑母案”恰恰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孩子将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比如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还是普通人等等,我们无法决定,也教不出来。
但是,教育的作用在于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根据每一个孩子的特点,父母和老师(尤其是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施以适当的引导,引导孩子进入一种趋势,这才是最重要的。
新闻中那位12岁男孩正是在父母为其营造的“趋势”中,走到了今天。
假设这个孩子若是生在另外一个非常棒的家庭,网友也不会在这则新闻之下只究其表地一位斥责这个孩子了。
OK,罗嗦了很多废话,因为时间的关系,还有很多一言难尽的关于教育的话题就不多说了。
但以上这三点可谓当下现实教育的“原点”。
你的一切教育手段均由此发端。
当明白了这几点,你才可能突破所谓教育的重围,真正走进一个孩子异常丰富精彩的精神世界。
上一篇:奇骏挂P档要用力正常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