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不是药神》告诉我们什么?
自己的,白血,的人《我不是药神》告诉我们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完影片五味杂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知是世风日下,人情淡漠?我并未太多感动,只是有两个疑问。一是,为什么药企不合理降低药价呢?剧情得知,正版与走私药,成分完全一样,药效完全一样。走私药500,那么正版药本钱应在这个范围内。关税?也是不可能的,科研投入太大吗?或许问题出在这里。
第二,为什么病友群主里,亦或者病友里,没有一个人来继承程勇的代理权呢?让病友们自己代理药物,自己卖药,程勇可以完全手把手交手给他们。而程勇退出后,他们就只是等着,等着救世主前来拯救,将一切希望都寄托给程勇。
不禁让我想起了片名《我不是药神》,是不是程勇对自己的呼声呢?不禁又感慨了一些东西,英雄?人们都渴望英雄,而现实是根本没有英雄的立锥之地。英雄最后都死了,纵观历史,谁逃过了?或许正是这样的牺牲,英雄才显得伟大,而更令人感动的是,英雄们从来都是甘愿牺牲的。所以,我不是药神,我不是神!衍生出来,没有神能救谁,只有自己能救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种良心的认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所有人不知道明天的惊喜和意外哪个会先来,就像现在的冠状病毒就是个深刻的案例,只有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一切,才会不留遗憾。最后,愿国家越来越强大,愿大家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加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短短6天上映时间票房超过18.9亿,豆瓣评分达到8.9分,是一部良心之作。
在中国现实中不仅仅只有格列卫,其他药品也一个样子,以至于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最害怕便是生病,“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了我们的共同感受。
欣喜的是看到电影的片尾一串串数字的改变,2002年,慢粒白血病的存活率为30%,到2018年,慢粒白血病的存活率上升至85%。这是中国医药改革,医学研究者与无数患者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真的希望中国人看得起病,吃的起药,一病毁全家的情况不要再出现了,那一天快点到来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善良的人在遇到见死救还是不救的时候 知道自己做事是在违法 也还是会忍不住选择救人和接受处罚 我知道犯法的事不能做 而《我不是药神》里的男主角知法犯法 我始终不会把他归为坏人这一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际电影节、电影金马奖和长春电影节奖项是它的成就。
人民日报用14个字“很久没有这么经典的中国电影了”,盛赞它。
“批判现实主义”、“善与恶的较量”、“人性的真善美”是它身上的标签。
徐峥说:“它可以不完美,但必须打动人。”
它以这样热血而又平稳的态度,向我们传达:原来有这样一些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艰难生存着,身处患难却满怀慈悲。
台前的电影角色,幕后的演员和普通人,台前幕后交相辉映,成就了这部电影的辉煌。 现实中的陆勇—影片主人公程勇
《我不是药神》是由真人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
影片主人公程勇是一名普通的中年男子。
他经营着一家保健品店,失意又失婚。不速之客吕受益的到来,让他开辟了一条去印度买药做“代购”的新事业,金钱和美好在他心中较量。在“买药之路”的商机和人性的美好不断冲击之下,该怎样自我救赎?
程勇曾经对白血病患者销售仿制药,利润倍增,可他怀有慈悲之心的一面是,在销售仿制药品时,会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会考虑大部分病人家庭因购买正规药品经济拮据,入不敷出,乃至倾家荡产。
于是,他在从印度公司购买药品代售给病人时,会按照病人的实际情况来相应收取代购费用。
当他发现同伴一个个死去时,终走上了救赎自己和他人的道路。
而现实永远比电影要来得精彩。
现实中的陆勇说:“我只是一名白血病患者,我不为赚钱。”其实,这不是陆勇为自己“贩卖假药”做无罪辩护。
“台前”,他是纺织品公司和国际贸易公司的老总。他与其他绝大多数白血病患者的贫困潦倒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促使他走上代购仿制药道路的,或许就是人性的善良、慈悲和正义。
三年时间、三张盗用的银行卡、印度赛诺公司、白血病人是他与恶的斗争的经历。
他一边拖着患病的身躯,一边冒着违法的风险,这其中的艰辛,谁能体会呢?而这一切本不是他该承受的,他本该可以过上安稳的生活,却选择了一条困难重重的道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