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清明上河图》画错一笔都要重画吗?
清明上河图,贡品,皇家《清明上河图》画错一笔都要重画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近10米的画,如果画错一笔都要重画吗?古人怎么做到一次不错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画家心都特别细腻,著名画家心就更加细腻了。留传那么多年的画,不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像清明上河图这么大的画卷,一笔画错了就要重画,我觉得太夸张了点儿。像张择端这样人物山水都得心应手的画家,慢说画错一笔,就是画错十笔百笔,肯定也不会去返工重画,只要稍加改动定会产生起死生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在此我突然想开了年轻时听过的一段相声,记不清是那二位大师演说的了。大概就讲了这么一个笑话:说有一位爱好舞文弄墨胡乱涂鸦的人,自荐要为好友画扇面,好友答应了他。并问他画什内容,他说画一美女西施吧,好友说行,于是将扇子交给他。过了一段时间,好友打电话问他扇子画好了没有,他回说对不起,不慎把西施画丑画坏了,不如将美女西施改画成大英雄张飞吧,朋友说行,那就画张飞吧;过了几天好友又打来电话讨要扇子,这个人说张飞也没改画好,还可以改成柳树;朋友无奈,答应柳树就柳树吧,反正夏天也过去啦。又过了几天他主动给好友打电话,商议不如将扇子全涂成黑色好!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肯定比为朋友画扇的人技高万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清明上河图》的版本有不少,张择端版、仇英版、陈枚版……我现以张择端版为例作答。
《清明上河图》作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作者,张择端,是北宋末年著名的画家。
对于张择端的身世,史书上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千百年来一直是个难解之谜。有关《清明上河图》及作者的资料只有85个字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石渠宝笈三编本”,后面第一个题跋者,金代人张著的跋文。
跋文全文如下:
“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
这就是关于张择端身世最早的记载,也是世上惟一的记载(可称为孤证)。他画尽繁华市井百态,世人却不知他身世,更不知他长相。
而这幅作品,本是进献给宗微宗的贡品。
贡品!贡品!贡品!(重要事情说三次)
大家都知道,宋朝的历任皇帝都非常重视文化教育,而且都对绘 画有所研究。
宋徽宗时期,他对国画艺术的贡献功不可没, 不仅大力支持并推动国画艺术的发展,扶持绘画突出的 贫民,还创建了中国美术教育“第一院”——翰林图画院。
宋徽宗在位时,广泛收集全国的古物和书画以扩充翰林 图画院,同时又设立了画学,完善科举制度来选拔和培 养绘画人才,可以说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古代宫廷画最为繁荣的时期。
而宋徽宗本身,虽然治国不怎么样,抛掉帝王这个身份,书画造诣在中国历史上也得排得上前列的。
画一幅这样的贡品,张择端会让自己的笔下出错吗?那是掉脑袋的事。
其二,
《清明上河图》无疑是一幅风俗画, 张择端,既然身为翰林图画院的画师,捧的是皇家的饭碗,皇家画师画技的高低,就是他们定期的KPI考核,决定了下一个阶段,他们碗里的伙食,是稠是稀。画不好,降一级,画技提升了,再晋级。
这样一来,皇家画院的画法属于严谨、精细一路,也就是说,哪怕《清明上河图》它是一幅,画着以世井百态,小老百姓不拘小节的日常,为题材的,内容俗、作者俗、体裁俗的“大俗” 之作。
从这个意义上说,《清明上河图》的确算得是,集所有大俗而成为经典的独特例子。
要画出烟火气的俗,也要符合皇家画院的KPI考核,那就得是达到“满幅皆笔迹,到处又不见笔墨痕。但觉一片灵气,浮动于纸上” 。
画面似乎是普通生活里的情景再现,似乎极其古朴稚拙,但这种简单中包含着北宋文人所崇尚的含蓄之美, 皇家画师,可不是只端坐画院里埋头苦画的人。
要出彩,还得仔细观察。也不知张择端为了这样一幅作品,观察了他所生活的这个城市多久,结交过多少俗气的小老百姓,才能做到了然于胸,不负了皇家画师的名号,这样一来,会让自己的作品出错吗?
其三,
既然是一幅“俗气”的作品,俗人的生活里,哪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
至今这幅图的争论还未停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的。
上一篇:本人高二普高生,想考导演,要不要艺考,还是就参加高考,上一个好大学?毕竟以后也可以成为导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