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清明上河图》是写实画作,那它的艺术性表现在哪儿?
清明上河图,北宋,艺术《清明上河图》是写实画作,那它的艺术性表现在哪儿?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清明上河图》是写实画作,那它的艺术性表现在哪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密,构图起伏有序,其笔墨技巧,兼工带写,活泼简练,人物生动传神, 牲畜形态,房舍、舟车、城郭、树木桥梁、河流、无一不至臻至妙,称得上妙笔神工。综数我国古代绘画,多有那种士大夫的孤芳自赏,实难找到类似“清明上河图”这样不惜以大量的笔墨。
描绘了数以百计的民众市俗生活与商业经济活动,将民众置于主人翁地位,并加以正确地艺术概括,这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是不多见的,就是在现代绘画中也是罕见的。此画的第一位收藏人是宋徽宗,是他用瘦金体亲笔在画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
《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全图分为三个段落:
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
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着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然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子顶装饰着 杨柳杂花,轿后跟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风俗和时间,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
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还有卖扫墓祭品的“王家纸马店”。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拉纤,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的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鸿,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在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像是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为船过桥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闻名遐迩的虹桥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水陆交通汇合点。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
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楼、酒肆、脚店、肉铺、庙宇、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还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着“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做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背筐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氏族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交通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绘声绘色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描写北宋汴京城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明上河图》是写实主义风俗画,具有历史参考价值。
《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范畴,也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
《清明上河图》描写的不是绝对现实,是曲谏现实。
如果把《清明上河图》类比文学作品,那么它相对应的应该是历史小说,比如不同于《三国志》的《三国演义》,内容与真实逼近,但主观思想明确,刻意勾勒情节,以称应中心思想。
《清明上河图》正是如此,你要说它描写的是北宋末年汴梁城的繁华景象,也没错,但并非如此描写这么简单,在京城繁华景象的表面之下暗藏玄机,勾画出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它是作者刻意将真正反映这种危机意识的生活景象交织在一起,达到一种曲谏现实的作用。
《清明上河图》对社会问题的反映,真实而又细致,隐匿却不失常理,采用“散点透视”顾全大局
作者张择端以画曲谏,提出对城防、安全、交通等诸多社会问题的忧虑。
通过真实得表现惊马闯郊市为伏笔,铺垫出全卷矛盾的细致的视觉中心,船与桥的险情和桥上文武官员争道交织成的矛盾高潮,还有前后出现的军力懈怠、消防缺失、城防涣散、国门洞开、商贸侵街、商贾囤粮、酒患成灾等场景,隐匿却不失常理。
整幅画采用“散点透视”艺术手法,描写出一处处真实的场景画面,通过各个细节进行的整合,展现出一幅整体北宋风俗画。
《清明上河图》通过细节刻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全图鸟瞰,侧面反映作者在画中想要表现的隐匿危机
街头打架斗殴,受害者一方不仅没人帮忙,反而被迫劝阻,而且街上发生这种事情,依然没有官兵阻止,此现象反映社会极度不公平和社会治安的失职。
城门口懒散疲惫的士兵盘地而坐,弃兵器而不顾,整日闲聊逗趣,一点城防意识都没有,还有一个士兵居然靠墙睡大觉,该幅画面表现出北宋军人士气脆弱不堪。
城门一侧,税务官与货主们产生矛盾,一车夫急得嚷嚷了起来,吵声之高,城楼上的人惊动后向下张望。北宋的冗税制度激发了官民之间的对立情绪,这一场景象征着当时紧张的官民关系。
上一篇:十五年后男孩比女孩能多多少?那时候娶媳妇还像现在这样难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