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人说“春节永远是国人心底最深处的文化胎记”?
春节,文化,胎记为什么有人说“春节永远是国人心底最深处的文化胎记”?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有人说“春节永远是国人心底最深处的文化胎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落下胎记一样深深的落在人民的心里。几千年文化传呈下来,深受全国人民所喜爱和接受。春节像征春天的开始,劳动人民只有在这一天得到休息几天享受着炮声声隆隆,喜气洋洋的日子,宋代诗人王安石有一首诗,把春节描绘洽如奇份,“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不管你走遍天涯海角,不管多忙,多远也要回家过年,与家人团圆,给长辈们拜年,嗑头。可以说春节是全中国人民最开心的日子。是何等的幸福快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年一度的春节,辞旧迎新,回顾与瞻望,心潮彭拜。春节是喜悦溢于言表,红红火火中国年,我们喜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节”是五千年中华文化沉淀、酝酿、升华后刻在华人骨子里,镶在华人基因里的文化总称!她包含了中华文明的民族文化、伦理文化、社会文化、家庭文化、审美文化……说是民族胎记实不为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很准确。人的所有记忆应该都是有文化意义的,包括你最早的记忆,但春节是具有普遍社会历史的文化意义的,也是年复一年加深在你的记忆里的。所以对于个人来说,春节是你最早的最深的文化记忆,尤如与生俱来。在中国文化史上,春节历史悠久,虽然並不是最早的文化现象,但它在你亲历感受的文化中可以说是最具悠久历史的,具有文化的初始性,所以说是文化胎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冯骥才老先生说:‘’春节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道德、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传承载体,是中华文化形象最迷人的体现‘’。
春节前夕,在外工作的千山路远地奔往家里,一派团圆祥和气氛,把所有事情安排完善;给长辈‘’辞年‘’一一送钱、粮及物质,问长问短。打扫卫生,贴春联,挂彩灯,…。于是,年味儿来了!这就是生活根脉,价值追求
春节是老祖宗留下的迷人的文化风景,是农耕文明的象征
有农村流传的一句俗话:‘’小孩望过年,大人望插田‘’。就是过年有好的吃,有好的穿;什么好吃的都要留着过年吃,好衣服留着过年穿,总之过年要穿戴得整齐洁净漂亮,不管贫穷与富有,非常有仪式感,非 常有气氛!
辞旧迎新,吃了团年饭,大年初一(称新春,新年头,新年新岁)起,走家串户互相拜年,舞龙舞狮,唱戏看戏,大人扛着孩子看,好热闹哦!
在热闹的氛围里,大人们又一边不声不响地准备,修理农耕用具,规划禾种(稻谷种子)及其他种子,为春耕作准备,期待来年好丰收,真是一年之计在于春
从大年初一至十五,人们都沉浸在浓郁,美好的春节气氛里,感觉就是和平时不一样!
春节永远是中国人心底最深处的文化胎记,是文化,乡愁的精神园地,不必担心年味变淡,‘’因为春节是生活哲学,而生活之树常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非常认同“春节是中国人的文化胎记“这句话。
因为中华文明起始是农耕文明,无数个春种秋收的轮回,在中国人骨子里刻着春季是“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的烙印,这也让春节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
我们的春节,是迎接春天的节日,是一个迎来新生命、新希望的节日,只会出现在春天,出现在每年的1月份或2月份。
春节不同与其他国家最重要的节日,他们或是某位重要人物的生日-圣诞节;或是那种虽是同一个节日,但是可能在一年中任何月份出现的节日-古尔邦节。
中国人讲轮回,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六十年是一个甲子轮回,春天有着最特殊的意义。春天的节日,就显的极为重要。
不管离家多远,也会想着回家过年,就算回不到家乡,也要在所在地庆祝一下。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上一篇:“人要善良,但不能没有底线”。对吗?这个底线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