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微信获得极大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腾讯,用户,功能微信获得极大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6、衡量你的价值,而非你应该怎样
微信认为增长并不仅仅是用户量的增长。相反,微信认为增长在于增加价值,比如说增加每天微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完成的事项。
与其它的社交产品不同,微信并不仅仅衡量用户增长或是信息发送数量 。相反,它还专注于衡量产品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微信也设定了关键业绩指标,但通常只有各部门的负责人才需要关注这些数据。微信工程师们每天收到的信号则是“你是否为用户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为实现成为人们每天完成日常任务这一工具的目标,微信设定了用户好友数量的上限,能够看到的推广信息数量等等。微信团队认为,过于嘈杂可能会破坏微信的实用性。
微信大力推广二维码作为线上线下的连接工具,直接推动中国O2O产业在2015年获得繁荣发展。先前,用户如果要与一款品牌或服务建立关系,他必须在网上搜索或输入网址。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微博)曾表示,二维码可以实现过去PC很难做到的对现实世界的一个标签。这从逻辑上能够解释微信为何选择首要推广二维码。二维码未在美国获得流行,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手机和社交应用不支持用户扫描二维码;第二,用户必须下载专属扫描应用,然后二维码将把他们导入移动网站,可以说要比简单地输入网址或在社交媒体上寻找品牌更麻烦;第三,早期使用案例集中于低价值、营销相关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只剩下垃圾信息。也就是说,尽管二维码是美国营销者的梦想,但它离实用性仍有太远的距离。
随着二维码被用户采用,微信又推出了“小程序”作为微信官方账户的延伸,使用户能够像使用网络浏览器一样更方便地访问服务。“小程序”是一款工具,让用户能够在微信内打开这些“应用”,而无需下载或安装任何应用。譬如本地的餐厅或商店,它们就不再需要设计自己的专属应用,而能够选择使用微信小程序。微信表示,这种对用户友好的流动会推动更高的购买转化率。与我们天天都使用的即时通讯相比,这些需求大多都基于低频的使用场景。
7、不玩收藏夹的功能
微信的核心产品理念之一是它是一款坚持以实用为导向的“工具”,这对产品体验至关重要。
绝大多数的产品经理专注于开发有“粘性”的功能和提高用户留存。不过张小龙担心,用户在一个功能上花太多的时间,可能会影响他做其它有需要的事情(比如说支付你的账单)。事实上,微信认为一款优质产品能够提升用户效率——让用户用最有效的方式完成任务并离开。张小龙以谷歌(微博)为例:一旦用户在谷歌上找到正确的链接,谷歌就会把用户直接导向需要前往的网站。虽然用户浏览朋友圈内容的数据令人欣喜,但微信团队担心如果用户在朋友圈看到太多的营销内容,不仅会干扰用户,而且会减少微信的长期价值。正因为如此,微信限制了朋友圈营销内容的数量。与之类似,微信还限制品牌和商家官方账号每天推送信息的数量。实际上,在微信上,用户甚至不会受到一个直接的订阅号推送提醒,而是在统一的折叠文件夹中看到所有订阅号内容,因为过多的推送提醒可能会影响到用户体验。
虽然微信已拥有大量的功能和服务,但产品团队依旧保持了非常简洁的用户界面。微信应用只有4个Tab:微信、通讯录、发现和我。他们一直严格局限让微信应用只有4个Tab。因为他们发现每增加1个Tab,会让最左边Tab转化率下降20%至30%。
总结
微信团队找到了保持团队活力,实现自我竞争,并开发出能够满足用户文化需求和强调群体互动的功能。更主要的是,他们一直致力于创建可以所有移动消费者都可以尽情使用的的简单工具。在这一点上,微信不仅仅是一款应用,它就是互联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们不禁要问,为何微信这一类即时通信产品能够在2011年一年内忽然走红,早先占据市场的Kik和米聊又为何渐渐衰弱,使微信霸占中国即时通讯的这片巨大蓝海呢,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将首先分析宏观环境对即时通信技术兴起的重要作用;其次我们将横向比较Kik,米聊和微信,并从中理解微信的成功因素;最后我们将分析微信在广告市场上的巨大市场价值。
(一) 宏观环境
1. 短信业务的深入人心
大家也许早就忘记了那个发电报,写信,BB机传呼甚至打电话的年代。现在连我父母这一辈六零后都习惯了有事没事发个短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拇指党。人们在短信平台上更易于表达;短信也不会像电话一样时时打扰对方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短信随时随地可以发送接受的简便性,使短信体验深入人心。也正因此,即时通信技术一经推出,人们很自然的就能接受它的功能,其本质和短信是异曲同工的。然而,由于即时通讯绕过了通讯运营商,直接通过网络发送消耗流量,其费用比短信更节省。而且其书面短信和语音短信的双重功能,能够完美的结合各类人群的功能诉求。
2. 智能手机的普及
智能手机自2002年登陆中国以后,其发展势头一直强劲。根据艾媒市场咨询2011年的一份调查显示,2006年国内智能手机销量为980万台,但增长率却高达99.8%;至2011年销量已经激增到5200万台。2011年仅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的用户保有量达2.23亿,占总手机用户的23.2%。同时,目前市面上的即时通信类软件几乎只能在智能机平台上运作,如android, iphone, blackberry和windows phone,因此正是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即时通讯才有了可以发展的平台。
3. 社会关系粘性化
最早在《Here comes Everybody –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一书中提出“湿世界”概念的美国学者克莱?舍基认为,未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再简单的由机关,工厂等社会制度捆绑在一起,而是可
1/3页
以轻易的组建任何群体。人们可以根据真实的人际关系互相交流,比如手机飞信;同样的兴趣找到朋友,比如豆瓣社区;可以根据地理位置找到相近的人群,比如腾讯微信。正是由于人际关系变得复杂化粘性化,人们越来越注重新颖的交友方式。而即时通讯技术便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交新朋友,把虚拟社交圈和真实社交圈粘合在一起。
横向比较 (二)
1(微信具有强大的后备支持力
微信的迅速崛起不得不归功于它背后庞大的腾讯集团。腾讯目前在我国是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其旗下的QQ聊天软件拥有超过7亿的活跃注册用户,同时QQ享有着极高的用户忠诚度。虽然这个“用户忠诚度”很大程度上是被迫为之——因为类似Micro Soft和QQ聊天工具的许多电脑软件相较其他产品,有很大的特殊性,即其网络型的宣传效应,它能够将消费者主动的转换成营销人员。比如对QQ来说,一旦有了一定的用户基数,由于转换到其他聊天工具,需要通知自己所有的好友,成本极大;而新加入的用户也不得不使用市面上已经最为广泛的软件。这会使得这类软件的市场曲线不是一般的钟形,而是S型曲线,用户数量会在某一时刻激增。因此,微信作为QQ的孪生兄弟,它的注册方式之一就是从QQ好友中寻找已注册微信的好友,因此微信能够很自然从QQ的用户群中继承了很大一部分用户。
上一篇:很多父母抱怨现在小学生作业是给家长布置的,你觉得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