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们读过《弟子规》学到了什么?
弟子规,父母,自己的你们读过《弟子规》学到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通过学习《弟子规》,我的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过《弟子规》后,感悟很深,一个人一定要有孝心,爱心和感恩之心,积极上进,心态平和,多做善事,用心热爱国家,热爱家庭,热爱所有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弟子规》是清康熙年间李毓秀先生在朱熹先生原来读本的基础上修订的一个训蒙养正的读本,当时就在全社会流传,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后来《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成为四部重要的训蒙读本。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
《弟子规》虽然是几百年前的一个读物,但它是不过时的,就像人类的一些基本常识永远不会过时一样。任何时候,“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中孝的精神、悌的精神、谨的精神、信的精神、爱的精神、仁的精神、力行的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
我们的先人,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打基础,清朝时又补入《弟子规》。这四本训蒙读本里面,《弟子规》是基础的东西,更需要首先学的。它来自《论语》,但比《论语》更方便人们应用,为什么呢?它很条理化,一百一十三件事,一千零八十个字,三百六十句,非常方便人们用。《弟子规》是生命导航,是生命安全性的导航。
《三字经》开篇讲“人之初,性本善”,大前提是所有的人都是好人;孩子在读到《百家姓》中本姓的时候,他对自己的血缘就有一种认同感,一种敬重感,就会油然生起一种感恩心态。
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
温州孔庙每年寒暑假都举办“弟子规”学习班留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简单,就是告诉孩子要有边界,要懂规矩。大方向是这个,当然里面还有一些古代的礼数与现代不同的地方,可以剔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体现了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弟子规的开篇我认为是全书的精华,教育孩子要先教他怎么做个人,再去学习学文。这一点非常适合当下的社会,不能把孩子培养成应试教育的机器,其它一概不知,导致有些家庭培养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思想太激进,一遇到挫折就轻生。
至于教孩子怎么做人,不一定全都要按弟子规说的那样,但也有可取之处。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出门的时候告诉父母要去哪,省的父母担心,如果出了什么事,父母也知道到哪去找,便于救援。至于“居有常,业无变”就可以看情况了,现在社会发展要随势而行,不然费力不讨好。
还有很多例子就不一一列举了,这本书不仅孩子看,最主要父母要看,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会了孩子自然模仿学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上一篇:创业者如何应对假期延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