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读书永远是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你认为是这样吗?为什么?
的人,改变命运,自己的有人说读书永远是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你认为是这样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万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文化与科学的进步,能促进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有了文化才不愚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案是肯定的。读书让人明理,读书让人明智。知识渐渐变成多读书人的智慧。和年龄没有多大关系。活到老学到老的人心态永远年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所有读书都能改变命运,但不读书,将来会更难!
当下的社会发展,人们接受教育、获得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也给了普通人越来越多的机会,我们尊崇的知识分子,那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人,和当下的明星、网红比起来,越来越黯然失色了。
那些从农村、小城镇走出去的大学生,在城市里吃着外卖、住着简陋的房子,面对上涨的房租,消费无力的现状。
这些事实,都让人们深深的质疑,读书还有用么?读书能改变命运么?
但是,你如果出身底层,如果不读书,不拼成绩和学识,拿什么和别人比?眼界,见识,经验,还是人脉?
如果不读书,你的理解力、学习力、认知力都堪忧的情况下,连维持现状都不容易。最后,只会狭隘的得出个“读书无用”的结论。
读书的意义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获得机会
读书的意义无论理解成上学念书,还是自己的终身阅读,通过读书获得更多的机会。“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孟非早年没有好好在学校念书,但他因为读了很多的书,有非常强的表达能力,也在父母的人脉助力之下,才一步步走向今天的舞台。是多读书善表达给了他机会和命运的转折。
而通过念书,获得文凭也是敲开很多企业和机构的敲门砖。
2.丰富认知
读书的在学校里是接受基础的教育,走上社会后如果仍然坚持读书和学习,是和智者对话,也是最低成本的教育,在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是专业的精进、是各方面能力提升的基石、是不断挑战新目标的底气。
3.自我成长
对读书这件事情的认知,直接决定你自我成长的态度。我接触的学生中,很多一年读不了20本书,其实读书并不仅仅指在学校接受教育,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要通过读书升级思维模式,而不是低水平的勤奋。
4.一剂良药
把书读好了的人,看待人情和事理,会越来越通透;长久的读书,是不断和智者在对话,所以,读书也是现实世界中精神层面的一剂良药。
当然要说改变命运,绝不是某一个行为就能达到的。如果仅仅是接受学校教育而不持续通过社会的摸爬滚打是远远不够;如果仅仅是阅读不去行动、实践是没法真正产生结果。
读书未必改变每一个人的命运,但不读书多半会和很多机会擦肩而过。那些鼓吹读书无用论的人,往往拿一些个案当作普遍真理传播,实际上不读书成功人确实存在,那是其它方面的因素如人脉的助力、后期的努力等等,这些并不能说明读书是无用的。
以上,欢迎评论,感谢关注,也欢迎移步首页,加入我的圈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的,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
我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是小师范毕业,读师范的时候还不知道读书为何物,每天学习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后来我通过成人高考进入河南大学的成人教育学院,那时候也不怎么读书。也许你会问,不爱学习怎么能考上成人高考?成个人高考要求很低,两百多分就录取了,而且还有不考试就能进去读的预科班,属于先上船再买票型的。当然文凭也不怎么管用,拿着这个文凭去找工作,几乎找不到工作。我被逼迫着这样想:文凭没有用,我就只能拼实力了。读书的时候好好学,好好提升能力。不是为了文凭而读书,而是真正为了知识而读书。重内容大于形式,从成人教育学院的专科开始,我就已经建立起这种观念了。被生活逼迫,我硬是考上了研究生。读研究生第一年,我一年读了一百本书。我的导师经常在给别的班上课的时候表扬我,说让他们向我学习,多读书。研究生毕业之后,我凭着自己的能力进入一个本科院校工作,也一直没有放弃过读书。即使现在,我也从不间断读书和学习。我觉得,命运待我不薄。当我在成人教育学院时,建立为了知识而读书,而不是为了文凭而读书的时候,我就已经在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认为是没有错的,不要说过去了,就当今社会来说没有文化知识是根本不行的,过去说没有文化就做苦力,现在干什么工作都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才能适用。
上一篇:2020可以买房吗?还是再等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